一、隔離期間易出現哪些情緒反應
當我們遇到一些突發狀況,出現一些緊張、焦慮的情緒,是一種保護性的正常反應。适度的焦慮可以提高我們的警覺水準,幫助我們适應環境和提高應對能力。常見心理反應有輕度的焦慮、緊張、心神不甯、坐立不安、警覺、失眠等,一般人體會經過短期(1周左右)的自我調适而自動緩解,不需要特殊處理。
二、以下情況需要心理援助
如果您或身邊的人出現嚴重自責,痛恨自己,感覺空虛;越來越遲鈍和麻木,出現沖動、憤怒和自傷行為;孤僻,拒絕建立親密關系;缺乏安全感,嚴重失眠,注意力記憶力下降明顯,災難化、選擇性關注消極資訊,想法偏執、敏感多疑等;或者出現明顯的軀體不适,如心急心慌、嘔吐、惡心、尿頻、厭食、暈眩、頭痛、胸悶、發抖等。如果您出現的這些反應,過度或持續時間超過2周,請找專業的心理工作者尋求幫助。
三、為何需要心理幹預?
心理創傷不像身體創傷那麼直覺、那麼被人重視和了解,但心理創傷也像身體創傷一樣,需要一個恢複的過程。假如不及時進行心理幹預,日後一些遭受心理創傷的個體很可能會出現一些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及時接受心理危機幹預,可以幫助自己更快地走出陰霾,減少各種心理疾病的發生。
四、心理健康自助評估

評分說明:此量表為4級評分的7個項目自評量表,總分為21分。總分>
評分說明:此量表共8個條目,每條從無到嚴重分為0,1,2,3四級評分,選項前面的數字代表相應分數。将各題得分相加,得出量表總分,即為相應結果。結果判斷:1-4分,無睡眠障礙;4-6分,懷疑失眠;6分以上,失眠。
五、隔離期間如何調節情緒
1.不恐慌,正确認識、承認并接納、允許且正常化
正确認識病毒,做好防護,頭腦冷靜、不恐慌,正确認識自己的情緒的表現,承認、接納并允許自己的脆弱和不足,承認和接納也是一種能力,做到既來之則安之,相信國家和政府。
2.适當表達和陪伴:傾訴、畫畫、日記、運動等
在等待核酸檢測過程中可以做一些讓自己心情愉悅的事情,如傾訴、畫畫、寫日記、室内運動等。陪孩子玩一些親子遊戲,增進感情,讓家庭關系更和諧。
3.自我關愛:飲食、作息、放松、正念等
學會照顧自己、關愛自我,飲食合理、作息規律,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每天可以進行自我放松和正念訓練。
(掃碼關注懷化市第四人民醫院抖音号或者視訊号,觀看放松及正念訓練視訊。)
4.尋求外界幫助
可以跟家人、友人電話或視訊聯系,獲得心理支援。嚴重的時候可以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您可以撥打懷化市24小時免費心理援助熱線電話: 0745-2480666。
八、外出期間怎麼做好自我防護
按要求佩戴口罩、勤洗手,盡量避免和減少到人員擁擠的場所,盡量避免直接用手觸碰公共物品,可随身攜帶速幹手消毒劑或其他有效的手消毒劑,盡量與他人保持距離(一米),當有疑似、确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出現時,應聽從從業人員指令,做好個人防護,不得私自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