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遇到心理問題,是不是因為父母?

孩子遇到心理問題,是不是因為父母?

孩子遇到心理問題,是不是因為父母?

圖源丨微網誌@英雄映像_大咩

上圖最近在微網誌上引起熱議。

孩子的問題就是父母的問題;

父母不正常才會導緻孩子不正常;

父母病得更重;

父母需要治療

……

類似的評論很多,果真如此嗎?

青少年的心理問題,不能簡單歸咎于的父母教育

父母的唠叨、指責、高期望、嚴格要求、甚至懲罰等,這些确實可能給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

但孩子成長過程中除了接觸家人,還要面對同伴、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影響,學業的壓力,社交的壓力等等同樣可能給孩子心理造成影響。

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原因簡單歸咎于父母,也許會讓父母思考、羞愧和内疚,但其實無法有效去幫助家庭去改善親子關系、解決問題。

熱門微網誌中提到的這家醫院建議青少年父母也做心理評估的目的,也并非是想把問題歸責于父母、批判父母,而是通過評估全面了解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

為什麼要給父母做心理評估?

青少年因為心理疾病就診,同時評估父母的心理狀态有很重要的作用,這是将既往多年科學研究結果指導臨床幹預的一個展現。

首先,讓父母參與心理健康評估,可以更好地了解父母的精神健康狀态。

既往很多研究顯示,遺傳因素在精神疾病發病機制中起了重要作用,重型抑郁和廣泛性焦慮的遺傳度大約為40%;注意缺陷多動障礙、雙相情感障礙以及精神分裂症的遺傳度為60%~90%[1]。

疾病家族史地評估是精神疾病臨床評估内容中的一項,與青少年血緣關系親近的家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可以作為一個評估青少年精神疾病嚴重程度、病程發展、疾病預後的一個參考名額。

并且,在臨床工作過程中發現,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對自己精神狀态關注和了解程度不高,有些父母自身經常出現情緒波動、擔心緊張、失眠等症狀,但也從未引起重視,将其歸結于既往成長、工作或生活事件等,長期受不良心理狀态的影響。

還有一種比較極端的情況,青少年患者的父/母由于患有嚴重精神障礙而影響他們參與孩子的養育過程,這些青少年患者可能是在爺爺奶奶或者其他家人陪同就診,存在不願意暴露或隐瞞精神障礙家族史的情況,這也不利于青少年患者的治療和康複。

是以,父母作為青少年的一級親屬,評估父母的心理狀态對于更全面地評估青少年病情、更有效地制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作用。

比如,對于有嚴重精神障礙家族史的青少年患者,特别是有自殺家族史的青少年患者,治療過程中需要更密切關注相關風險、及時幹預,提醒監護人做好風險管控。

父母評估内容可能包含父母養育态度、方式等方面地評估,可以了解青少年

家庭環境情況。

了解青少年成長的“土壤”

環境因素在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中也有一定作用,而家庭作為青少年生活、學習和成長的重要場所,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育起着重要作用。

父母作為孩子生命曆程的第一位引路人,也是最重要的引路人,他們的狀态對于家庭關系、家庭結構和家庭教養方式等家庭環境因素都起了重要的作用。

是以評估父母的心理狀态,也是了解和評估青少年家庭環境的一個視窗。

比如:可以了解家庭結構是雙親家庭/單親家庭還是重組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還是多子女家庭;可以了解父母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夫妻關系、親子關系、同胞關系;了解家庭既往或近期是否有重要事件發生……

改善青少年成長的“土壤”

近年來家庭治療在青少年心理疾病幹預方式中很常見。

家庭治療理論[2]提出了用循環因果關系去注意人際關系中互相作用的循環,問題是關系互動的産物,青少年心理問題是在家庭環境中各種關系循環互動的産物,并非簡單的父母問題導緻青少年問題的線性因果關系。

這種循環因果關系視角能讓我們更全面地了解家庭互動情況,了解問題形成過程,而不僅僅是問題歸因。

從評估家庭結構、調整家庭關系着手,改善家庭環境,改良青少年成長的“土壤”。讓家庭成員能夠認識到問題是怎麼互動循環産生的,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臨床接診青少年家庭過程中,通常都有這樣的特點:

父母認為:高标準、嚴要求都是因為孩子自己管理不好自己、不聽話、懶惰、叛逆;

孩子認為:“壞情緒”都是因為父母批評指責、否認、不了解,互相指責、把自身問題歸咎于對方、認為隻有對方變好了自己才會好。

父母認為:問題的根源在于孩子,把孩子帶來治療,要求改變孩子;

孩子認為:父母各種無理要求令人感到深惡痛絕:“憑什麼他們不改變要我改變”......

以上線性因果模式導緻互相指責,父母越指責,孩子越逆反、越玩手機、越不愛學習;而孩子越玩手機、越不愛學習又造成父母的指責和管控程度更新。

如此循環,問題越來越嚴重,關系越來越僵持,這些是父母與孩子互動循環的結果。隻有打破這個循環,重建立立積極的互動模式,才能解決問題,修複關系。

家庭杜絕“污名化”心理疾病是治療順利的重要保障

一提到“精神疾病”“精神障礙”等字眼,人們就常不由自主地想起新聞中出現的各種精神障礙患者傷人、殺人的畫面,也往往會是以認為精神病患者是危險且可怕的,這就是人們對精神疾病或精神障礙患者的污名。

污名不僅讓精神疾病患者背負了各種令人難堪的标簽,承擔了來自社會大衆的各種歧視與莫須有的指責,還會讓其承受更多壓力,在其本來就因為精神疾病而不堪重負的心靈上又增添新的傷口。

當這種現象發生在相對弱勢的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身上時,情況則顯得更加嚴峻,而家庭污名是青少年患者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挑戰。

在既往的一項研究中[3],有一半的被訪青少年表示,曾經受到過來自家庭成員的污名。這些青少年往往會受到家庭成員的一些消極對待:

如不被家庭成員信任、受到家庭成員的貶低或排斥等,體驗到一系列的負面情緒,如感受到孤獨、抑郁、挫敗感等;

也可能導緻其與家庭成員的關系惡化,在家庭中難以獲得情感支援,變得更加消極,自尊、自我效能感等進一步下降。在學習等能力上變得更不可靠,更不具有責任心,對他人表現得更加危險與冷漠等;

這些行為上的變化影響到患病青少年的人際關系及其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患病的青少年會更加無助,也更可能發展出一些不良的應對方式,如沉迷手機、網絡等,持續積累的負面情緒可能是以加重自身病情,甚至出現自傷、自殺的風險。

父母對于青少年患者是否獲得有關的藥物治療以及心理咨詢等心理衛生服務有着決定權。

如果父母對于精神疾病抱有錯誤的觀念,則很可能耽誤患病青少年的康複,甚至加重病情,或導緻其面對更多的壓力而産生更嚴重的負面情緒。

研究發現[4],父母對于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程度越高,更難發現自己的子女出現精神疾病,進而導緻其子女不能及早識别和發現問題,降低了更早獲得幫助、降低疾病嚴重程度的可能性。

是以,青少年父母自身的心理健康狀況,對于青少年心理疾病的認識,以及在青少年心理疾病治療過程中的參與度、配合度,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發展,對青少年心理疾病的早期識别、早期幹預、治療預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我們不僅需要給與青少年多一些關愛和支援,也需要給與青少年患者的父母多一些了解和支援,讓他們在幫助青少年患者康複的道路上多一些勇氣和力量。

參考資料:‍‍

[1] Cross-Disorder Group of the Psychiatric Genomics Consortium.Gene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five psychiatric disorders estimated from genome-wide SNPs.Nat Genet,2013,45(9):984-994.

[2] 家庭治療概念與方法(第11版),方曉義婚姻家庭治療課題組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年10月

[3] Moses T. Being treated differently: stigma experiences with family,peers,and school staff among adolescents with mental health disorders[J]. Soc Sci Med,2010,70( 7) : 985-993

[4] 污名對青少年精神疾病患者影響的研究進展.孫智信,杜亞松. J Clin Psychiatry,2022,Vol 32,No.2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