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抑郁症正名:你所了解的“抑郁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抑郁症!

01、抑郁症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病”,它是一種“障礙”

抑郁症究竟是不是一種疾病?不同人對此有着不同的觀點。

我們上周分享了一篇由旅美學者、作家、同時也是心理咨詢師和心理治療師彭小華的文章。她認為抑郁症至今仍然無法以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的方式進行診斷,精神科大夫隻看症狀,不問病因,“這個診斷有着主觀性和随意性”。

她還認為抑郁症并不是生理疾病,而是個體遇到了人際關系沖突/傷害、人生挑戰、負性生活事件後,出現了痛苦、絕望的表現,卻被精神醫學和藥物“建構”成了“抑郁症”。

彭小華的有些看法我非常認同,但她質疑“抑郁症”這個診斷,我認為并不合理。

其實,“抑郁症”隻是我們中文語境裡的俗稱,它的真名其實是“重性抑郁障礙”,英文名稱是“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是“抑郁障礙”大類别中最常見的一種。下文我們還會談到這個大類别。

在英語裡,“disease”一般指的是有生理病變的疾病。而“disorder”指的是對個體生活造成了負面影響的精神心理或者行為問題,是以稱之為“障礙”,患者身體上沒查出什麼問題,但确實存在令其難以正常生活的障礙,這本來就不是一個生理疾病的概念。

隻不過,無論是“disease”還是“disorder”,在中文裡都習慣性地統稱為“病症”,于是就有了“抑郁症”這個俗稱。

是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抑郁症确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疾病”。但在廣義上,它确實屬于臨床疾病和障礙中的一種。

事實上,從大陸目前的情況來說,向大衆普及“抑郁症”這個疾病,讓大家意識到它的存在和特點,并理性看待,這是利大于弊的。相反,如果盲目質疑、甚至否認有“抑郁症”這個病,那将會有很多人深陷痛苦情緒,但得不到及時的重視和治療,很容易走上自殺的道路。

上個世紀,大部分人對抑郁症還沒有客觀的認識,他們覺得:哪有什麼抑郁症?所謂的抑郁症其實是那些人抗壓能力差,矯情,太敏感,自尋煩惱,鑽牛角尖,小心眼兒,一根筋,軸,懶……

總之,他們認為抑郁症是個人性格或思想的問題,純粹是“沒病喊病”,甚至是為了逃避現實而找的借口。别人的這種眼光令抑郁症患者産生強烈的病恥感和巨大的心理壓力,他們不敢、也不願意求助,更不求醫,最終很容易發生悲劇。

為抑郁症正名:你所了解的“抑郁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抑郁症!

圖檔來源于網絡

說實話,即使在現在,持有這種觀點的人還是不少。比如有的孩子已經出現明顯的抑郁症症狀了,但父母無法了解,還容易采取以下幾種錯誤的應對方式:

第一,父母覺得孩子隻不過是遇到了一些不順心的事,并認為那些并不是什麼大事。

是以他們往往會這樣安慰孩子,“你想開一點”、“這才多大點事啊,你不要耿耿于懷”、“你要學會放下”......父母認為孩子聽了會心裡舒服些,沒想到孩子更煩躁了,甚至沖着父母大發脾氣。

這是因為在某個程度上,父母講的這些話是“正确的廢話”。道理上是對的,但父母沒有意識到孩子已經生病了,這些話對于抑郁症患者來說起不到積極作用。

而且,抑郁症患者還很容易從負面解讀這些話,“父母總讓我要放下,他們就是在指責我不夠大度、豁達!”,“是啊,别人都能放下,為什麼我不能?我真是太沒用了”。這有可能導緻親子關系進一步惡化,又或者導緻患者更加自我否定,病情加重。

第二,有些孩子罹患抑郁症後,興趣和活動減退的症狀特别凸顯,學習和社交的功能受損很嚴重,也就是他們想像正常人一樣上學、交朋友,但他們做不到。

可如果父母不能了解這種抑郁症症狀的話,就很容易會覺得孩子懶,“這家夥明明沒有不舒服,怎麼就是不上學,還終日在家無所事事、睡懶覺、打遊戲?!”

他們非常不滿,對孩子提出了生活及學習各方面的要求,比如孩子要早睡早起、堅持體育鍛煉、每天學習多長時間等等。患病的孩子根本就完成不了這些任務,父母失望至極,可能會忍不住指責孩子。

孩子本來已經很壓抑了,父母的不了解和指責如同一把小刀割在孩子的心靈上,繼續對孩子造成疊加性心理創傷,孩子的病情不斷惡化。

第三,很多孩子是在青春期時出現抑郁症症狀的,除了情緒低落之外,有時還會很煩躁,較之以往更容易與父母發生沖突。

這時很多父母會将這類症狀與青春期叛逆相混淆。有的父母想着等這個時期過去就好了,有的則認為不能縱容孩子叛逆,而要更加嚴厲地管教,要求孩子懂事、聽話。這也會導緻更劇烈的親子沖突,孩子的病情愈演愈烈。

早在2015年,抑郁症就被列為了世界第4大疾患。還有更駭人的資料,抑郁症患者的自殺率超過10%,已成為僅次于癌症的第二大健康“殺手”。

抑郁症的危害性非常之大!

而如果想讓廣大父母意識到這些危害,就必須先讓他們意識到這是一種疾病,而不是“孩子心情不好了”“孩子懶”“孩子叛逆”,然後他們才會願意改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必要時尋醫問藥,努力想辦法幫助孩子恢複心身健康。

02、有抑郁情緒≠有抑郁症

随着大陸對國民的心理健康日益重視,再加上近十年來國家大力的宣傳、普及,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并了解“抑郁症”這種疾病,更可喜的是,越來越多人學會了尊重及了解抑郁症患者。這是社會的進步,是值得被肯定的!

但是,大衆對“抑郁症”的了解仍舊是比較表淺的,而且在很多時候,大衆所說的“抑郁症”并不是精神醫學中真正的抑郁症。

其中,主要是“抑郁情緒”、“抑郁症”及“抑郁障礙”這幾個概念大衆還搞不清楚,很容易混為一談。這會導緻很多大衆将不是抑郁症的情況也錯當了抑郁症。

為抑郁症正名:你所了解的“抑郁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抑郁症!

圖檔來源于網絡

“抑郁情緒”是幾乎每一個人都體驗過的、或者都會體驗到的正常情緒,也可以了解為“抑郁狀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較大、或者較多的困難、挫折及打擊時,就有可能出現抑郁情緒,表現為低沉、不愛說話、容易唉聲歎氣和哭。用網絡語言來說,就是“emo”了,但這不等同于抑郁症。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釋出的《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青少年抑郁檢出率為24.6%(其中重度抑郁為7.4%)。

很多人對這個資料有所懷疑,“平均每4個青少年裡面就有1個抑郁症?哪有這麼嚴重啊?”其實,這個抑郁檢出率指的是有過“抑郁情緒”或“抑郁狀态”的青少年,而不是抑郁症患病率。

不過,如果個體的“抑郁情緒”持續了2周以上,影響到了正常生活的話,那确實就有可能罹患了抑郁症,這需要及時重視。

那“抑郁症”及“抑郁障礙”又有什麼差別呢?它們之間隻是叫法不同嗎?當然不是了,這兩者最大的不同在于“抑郁障礙”包含的範圍更廣。

在世界上最權威的診斷标準之一、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下簡稱“DSM-5”)中,“抑郁障礙”含有7種:

破壞性心境失調障礙;

重性抑郁障礙;

持續性抑郁障礙(惡劣心境);

經前期煩躁障礙;

物質/藥物所緻的抑郁障礙;

由于其他軀體疾病所緻的抑郁障礙;

其他特定和未特定的抑郁障礙。

精神科大夫所說的“抑郁症”,主要指的是第二種,即“重性抑郁障礙”(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簡稱MDD)。以下是“重性抑郁障礙”具體診斷标準:

A. 在同樣的2周時期内,出現5個或以上的下列症狀,表現出與先前功能相比不同的變化,其中至少1項是下列的1.或2.

1. 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觀的報告(例如感到悲傷、空虛、無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觀察(例如流淚)

2. 幾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時間,對于所有或幾乎所有的活動樂趣或樂趣都明顯減少

3. 在未節食的情況下體重明顯減輕,或體重增加(例如一個月内體重變化超過原來的5%),或幾乎每天食欲都減退或增加

4. 幾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過多

5. 幾乎每天都精神運動性激越或遲滞

6. 幾乎每天都疲勞或精力不足

7. 幾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無價值,或過分的、不适當的感到内疚(可達到妄想程度,并不僅因為患病而自責)

8. 幾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減退或猶豫不決

9. 反複出現死亡的想法,反複出現沒有特定計劃的自殺觀念或某種自殺企圖,或有某種實施自殺的特定計劃。

B. 這些症狀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緻社交、職業或其它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C. 這些症狀不能歸因于某種物質的生理效應,或其它軀體疾病

D. 不能用分裂情感性障礙、精神分裂症、妄想障礙或其它精神病性障礙來更好地解釋

E. 從無躁狂發作或輕躁狂發作

不過,大家看完上面的診斷标準之後,千萬不要自行診斷。如果懷疑自己或親朋好友有抑郁症的話,還是要找專業的精神科大夫作出診察。臨床中,抑郁症的診斷過程并不簡單,下一篇抑郁症專欄文章我們會展開詳談。

那大衆所說的“抑郁症”,其實就不見得是“重性抑郁障礙”了,很有可能是“抑郁障礙”這個大類别裡的其它類型。

03、這些精神心理障礙,容易被誤以為是“抑郁症”

還有,有些精神心理障礙完全不屬于抑郁障礙這個大類别,但也很容易與抑郁症混淆。别說大衆分不清,連很多臨床精神科大夫也未必能很好地厘清。

比如“雙相情感障礙”,也叫做“雙相障礙”。相信我們公衆号的讀者們對它并不陌生。顧名思義,雙相障礙有兩個“相”,一個是“躁狂/輕躁狂相”,一個是“抑郁相”,當患者處于“抑郁相”時,會出現重度抑郁發作,其症狀跟抑郁症的基本一緻。

有的自媒體文章說丘吉爾、梵高、達芬奇、海明威是雙相障礙患者,但也有不少文章說他們是抑郁症患者,可見很多人對這兩者分不清。

順便提一句,畫家梵高被稱為最著名的雙相障礙患者,“世界雙相情感障礙日”就定在了他生日的那一天。但梵高生前并沒有被正式被診斷過這個病,是他去世以後,精神科專家們根據他生前的表現作出的推斷。

為抑郁症正名:你所了解的“抑郁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抑郁症!

圖檔來源于網絡

而我們從多學科診療模式(MDT)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梵高并不是真正的雙相情感障礙,他應該是抑郁症并伴有其他嚴重的精神心理問題。

還有,很多人遭受了重大心理創傷後,罹患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複雜性創傷後應激障礙(C-PTSD),但沒有及時得到準确的診斷、有針對性的治療,也很容易出現重度抑郁發作,與抑郁症相混淆,患者想維權時還會困難重重。

比如2018年6月,甘肅慶陽一名19歲女生李某奕跳樓自殺。當時很多人一看新聞,第一反應就是,“哦,她是跳樓自殺的,那肯定是抑郁症了”。

但後來公安機關調查發現,在2016年,這個女生曾遭到其高中班主任吳永厚猥亵,然後她很快就出現了精神、情緒問題,随後被當地醫院的精神科大夫診斷為抑郁症。

李某奕的家人對班主任吳永厚很憤怒,嘗試報案、維權。但因為“抑郁症”是症狀學診斷,主流精神醫學認為它病因未明,不能證明李某奕的發病與被猥亵直接相關,最多隻是其中一個誘發因素。是以,當地公安機關隻讓吳永厚接受了10天的行政拘留處罰。

後來,李某奕的狀态越來越差,家人陪她到北京安定醫院看病,該院的專家認為她根本不是抑郁症,而是被猥亵之後出現了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這個準确的診斷更有利于女孩一家維權,但這時她的病情已經很重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自殺。她自殺後引起了輿論轟動,公檢法部門再次介入調查。2個月後,吳永厚才被逮捕;2年後,也就是2020年,吳某厚才因為犯強制猥亵罪判處有期徒刑2年。正義是來了,但來得太遲了。

類似例子還有很多。比如之前杭州“粉發女孩”遭網暴後,形成了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創傷,她罹患的其實是PTSD,最終繼發重度抑郁發作。但不少媒體均宣傳其罹患了抑郁症。

還有網上說的靠跳“鬼步舞”治好抑郁症,還走紅網絡的溫州農村夫婦,丈夫範得多曾遭受過嚴重的車禍,才出現了情緒症狀。他罹患的也不是抑郁症,而是PTSD。

04、在惡性事件中,抑郁症經常成了“背鍋俠”

除了PTSD繼發抑郁發作容易和抑郁症混淆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也很容易讓抑郁症“背黑鍋”。

近幾年出現的很多社會惡性事件,比如開車撞人的,弑母的,捅死同學的,故意在鬧市區跳樓自殺而砸死人的,媒體調查時發現,很多兇手都曾被診斷精神疾病,甚至發現他們的病曆紀錄上,有抑郁症或抑郁障礙字樣。

接着,網絡上往往會出現排山倒海般的、對抑郁症患者的罵聲。

其實,很多網友隻看到了表象。被診斷精神疾病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或者其它抑郁障礙,就算兇手真的被診斷過抑郁症,他們傷害别人的行為也往往不是源于抑郁症。

單純的抑郁症患者會完全地内歸因,總是自卑、自罪及自責,認為都是自己的錯,是自己給别人、給這個社會帶來麻煩了。是以,除非他們出現了幻覺、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狀,以為别人要害自己,否則的話,他們一般不會傷害他人,更不會報複社會。當他們決定自殺時,反而會極力避開人多的地方,希望悄然離去。

前段時間轟動社會的熱點事件:湖南張家界4人組團自殺,這幾個人很有可能就是單純的抑郁症患者。他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意願非常堅決,但是不願意傷及無辜,遺書裡還特意說明了他們的自殺完全是自己的決定,與景區無關。

是以,單純的抑郁症患者往往是非常善良的,而且很擔心自己會給别人帶來不便,更加不會有意傷害别人。

如果被診斷為抑郁症的患者作出了極端的、攻擊性的行為,其實是因為他們伴有嚴重的人格異常,最常見的是重度偏執型人格障礙以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而且這種情況被診斷為“抑郁症”是否存在誤診,非常值得懷疑。

為抑郁症正名:你所了解的“抑郁症”,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抑郁症!

圖檔來源于網絡

另外,不是出現情緒障礙的患者才會伴有重度人格障礙,很多沒有情緒障礙的人也有。像最近沖上熱搜的“男子火車上被陌生人持刀殺害”事件,男子隻不過跟兇手發生了口角,兇手就突然拔刀對他猛砍。

這種“匪夷所思”案件中的兇手,就往往是重度偏執型人格障礙,或者重度反社會型人格障礙。他們往往沒有抑郁症,因為遇到挫折幾乎不會内歸因,隻會把責任歸咎于外界。

是以,并不是抑郁症會導緻攻擊外界的行為,而是人格異常。隻是因為大衆不熟悉人格異常,就對抑郁症比較熟悉,是以一看到兇手曾經被診斷為抑郁症,就把“黑鍋”全往抑郁症上扣了。這樣是非常不公平的。

當然,這也不全怪大衆。因為就連專業人士——國内外大部分精神科醫生和心理衛生從業人員對人格障礙的認識也不足。

國内主流精神科臨床診斷仍是單軸診斷,隻有第一軸診斷(即抑郁症、強迫症、成瘾等),缺乏第二軸診斷,即人格方面的診斷。很多精神心理障礙患者其實有人格問題,而且相當嚴重,但常常被漏診了,是以病曆上并沒有記錄,給媒體、輿論和大衆留下極大的誤解空間。

希望大衆以後再看到一些惡性事件時,不要把惡行都歸咎于抑郁症,更不要用有色眼光看待被診斷為抑郁症的患者,認為他們是“害群之馬”。

當然,想要大衆的看法更積極、理性,我們這些專業人員更要繼續努力。希望更多的精神心理健康從業人員能加深對人格異常的認識,多普及相關知識,别再無意中讓抑郁症總是躺槍了。

其實,社會大衆從不知道抑郁症為何物、不認為抑郁症是種病,到現在對抑郁症越來越熟知,已經是很大的社會進步了。

隻不過,無論是精神心理衛生從業人員,還是一般的大衆,對抑郁症的了解仍有待深入。

抑郁症的主要病因其實是患者遭受了疊加性心理創傷,并不斷自我否定而導緻的。而每個人的精神心理狀态都是動态變化的,我們無法預知以後的人生之路是一帆風順,還是坎坷波折。

從這個角度上看,其實我們每個人隻要活着,就有可能罹患抑郁症;又或者因為出現了其它精神心理問題,但被貼上了“抑郁症”的标簽。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對“抑郁症”持有客觀的、正确的、科學的認識,避免在無意中“污名化”被診斷為抑郁症的患者,盡量與他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還可以學習一些如何令抑郁症更快、更好走向康複的知識。

如果能實作這一點,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會害怕成為“抑郁症患者”,患者群體也更容易獲得良好、友善的社會支援體系,加快康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