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一說起打人,家長們都會談虎色變,瞬間想到的都是:霸淩,熊孩子。可是,如果有人說,孩子“打人”真的不是打人,你相信嗎?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孩子“打人”不是打人的幾種情況。

1.引起注意

才上了三周幼稚園,安安媽媽已經被約談3次了,老師不無擔憂地表示:3歲的安安太淘氣了,在幼稚園裡特别愛動手,老師還好,好歹是成年人,被打一下也沒什麼,可是小朋友都是同齡人,他一不小心就把人家打哭了。再這樣下去,别說交到好朋友了,安安能不能繼續呆下去都是個未知數。

媽媽回到家,嚴厲批評了安安。可是,面對媽媽的教育,安安抵死不承認他“打”了小朋友,還委屈地哭了。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老師的提醒下,安安媽媽特意觀察了一下安安平時的表現,這才發現了不對勁。

原來,安安的爸爸媽媽工作忙,平時陪安安時也大都忙于工作,專心和安安說話的時候不多。有時候安安想說幼稚園的事,剛起個頭,爸爸媽媽已經自顧自談論他們的事去了。

一開始,安安隻是委屈地癟嘴落淚,以此引起大人的注意。時間久了,他發現需要拍打爸爸媽媽才能打斷他們,到了後來,他幹脆不多說了,直接上手打。因為,隻有這樣,爸爸媽媽才能停止交談,轉而注意到他。

沒想到,他居然把這個習慣帶到了幼稚園。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2.了解偏差

放長假時,媽媽帶4歲的明明去了農村外婆家,在那裡,明明有個同樣4歲的表姐,還有一個12歲的表哥,3個孩子玩得非常開心。

可是,第二周開始,情況有了變化:明明開始對表姐動手,有時候是推搡,有時候是腳踢,有時候直接就是一拳。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經常是,玩得好好的,明明一下就把表姐打哭了。

媽媽非常生氣,教育明明:“你是男孩子,表姐是女孩子,男孩子是要保護女孩子的,怎麼可以打人呢?再打就把你送回去!”

明明急得大哭,他是爸爸這邊家裡唯一的孩子,又沒有小夥伴,正是因為這樣,他特别喜歡外婆家,怎麼都舍不得走。

可是,即使這樣,他還是對表姐動手,為此還挨了媽媽幾頓打,依舊沒有用。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這天,媽媽發現,明明和12歲的表哥一起玩時非常喜歡互相推搡,互相捶打,兩人越鬧越開心。可是表姐隻有4歲,往往明明一推,她就摔倒了。

媽媽問明明:“這樣推來推去是不是非常有趣?”

明明點頭,還有些遺憾地說:“就是表姐愛哭,還是和表哥一起更好玩!”

媽媽恍然大悟:明明該不會是把推搡、打鬧當成了“喜歡”的意思吧?越喜歡越打。

經過再三确認,還真是:表哥大了,又疼明明,知道輕重,是以明明和表哥一起玩可以放開力氣,越玩越說喜歡表哥;對于同樣喜歡的表姐,明明也沒有省着力氣,結果,他最喜歡的表姐可遭了殃。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3.模仿

星星自小就喜歡動手,尤其是對媽媽和奶奶這兩個最關心他的人,他經常一不高興就是一下,有時候還會生氣地練練揮打,讓媽媽操碎了心。

在家裡時,大家都想着他還小,不懂事。誰知,上幼稚園的第二天,爸爸媽媽就被老師約談了。

家裡人覺得奇怪,因為老師提的要求是:父母一起來幼稚園。

老師委婉地說出了她的猜測:是不是家裡有急躁動手的人?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爸爸媽媽面面相觑,因為爸爸就是這樣的脾氣:一生氣就挨摔東西,打人。沒想到,這一舉動居然被星星學了過去。

老師說:孩子不懂事,以為這樣做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就模仿了過來。

其實,有的時候,孩子“打人”真的不是打人,至少在孩子的心裡真的沒有把自己的行為歸類為“打”。是以,如果發現孩子有“打人”的行為,第一時間就要了解孩子的情感需求,再根據不同的需求來引導和教育孩子,這樣比單純制止要有用得多。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具體來說,可以分為這幾個方法:

1.反應不要過激

有的家長發現孩子打人,因為怕他變成熊孩子,反應會很大,打、罵都有可能。其實,這樣是不對的,大人反應過激,除了吓到孩子,還有可能強化打人這一行為,讓他形成錯誤的認識:你看,爸爸媽媽都是這樣做的,我也可以。

這樣一來,不但沒有教好孩子,反而被情緒牽着走,給孩子錯誤的認識。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2.正确引導表達

孩子的心思沒有那麼複雜,也沒有什麼彎彎繞,他們出現奇怪的舉動,比如:忽然打人、急躁。尤其是,當這些行為出現在3歲以内的孩子身上時,家長一定要引導并幫助孩子把話、把想法說出來。

正是因為他們的表達能力還有待提高,想法與口頭表達能力不一緻,這樣的情況更要幫助孩子,讓他知道:想法不能靠打人來表達。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3.反思自身有沒有做好榜樣

古話說,有其父必有其子。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很多行為都影響着孩子,潛移默化中就被孩子學了過去。

是以,如果家裡有個愛打人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在無意識中的舉動影響了孩子,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4.不亂貼标簽

孩子一動手就是“不聽話”“熊孩子”。墨菲定律說:你越擔心什麼,就越會出現什麼。本想告誡孩子不要變成“熊孩子”,殊不知,刻意的提醒反而刺激孩子往熊孩子方向發展。

是以,不要給孩子貼标簽,貼上去可能就拿不下來了。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5.不看暴力鏡頭

随着科技的發展,電子螢幕也入侵了孩子的世界,而孩子的模仿能力很高,有時候一不小心就被他學了過去。

看灰太狼烤羊,就把自己弟弟捆起來;看卡通片會飛,自己也躍躍欲試,這些都是出現過的。孩子的分辨能力弱,我們也沒有能力24小時都盯着,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電子産品的使用,不讓孩子看暴力鏡頭。

孩子“打人”要制止,了解背後的情感需求,比單純制止有用得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