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放手,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支援

經常有家長問我如何對孩子有效管教,更有甚者家長總是希望孩子能夠聽話。可結果總是适得其反,越是所謂的管教,孩子越是反感至極,越是希望孩子去聽話,孩子卻偏偏對抗有之。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結果呢?

我想告訴家長朋友們,“管教”和“聽話”其實都不太符合我們的教育規律。是以,在實踐中碰釘子也就在所難免啦。也許家長會問到:那我們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呢?在這裡張健老師想對家長朋友們說,對孩子放手,就是對孩子成長的最好的支援。

放手,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支援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走上康莊大道,誰又會希望看到孩子在路上絆倒呢?

于是,就有很多的父母會忍不住為孩子的将來籌謀策劃,但忘記了這是孩子自己的人生。如果父母沒有放手,幹預了孩子的世界,那麼作為父母常常會不自覺地把生活中面臨的壓力轉嫁給孩子,這就是父母們對孩子的過度關愛的原因。很多父母将孩子視為自己生命的延續,總是以父母自我為中心地對孩子提出各種要求。在父母過度關愛下的孩子,心靈的私人空間總處于被侵占、被填充的狀态,他們會想方設法地尋求解脫。其中,一部分人會表現得叛逆,對父母的疼愛全盤否定;還有一部分則會在父母的管束中妥協,變得過分依賴家長,判斷和選擇能力日益減弱。

事實上父母在孩子成長學堂裡履行愛的職責時,應多引導,少限制,給孩子一個寬松的心靈成長環境。要做孩子生活的導師,指導而不灌輸,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遇到需要孩子獨立面對的選擇時,應該敢于放手,把決定權交給孩子。孩子會在享受父母給予的自由時,慢慢強化自己的正确行為,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

放手,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支援

是以我希望父母要學會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與孩子保持适當的心理距離,不要過分幹涉。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生命個體,和孩子能夠平等交流,讓他們有更多的自主權,學會自我管理。

最後,我想告訴家長朋友們,孩子的世界五彩缤紛,我們不需要用大人的眼光去衡量孩子,不需要用大人的标準去要求孩子,我們需要做的僅僅是:對孩子要學會放手,但不能放任,更不能放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