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錢晉:關愛中的“憂”與“樂”

錢晉:關愛中的“憂”與“樂”

文/錢 晉

我們這個小家一共六口人,我們老兩口,兒子小兩口,還有兩個小孫女兒,共同生活在一套六十多平方的單元房裡,是二十多年前老伴機關配置設定的,屬于那種老舊小區還是頂層六樓,條件挺不好的,那個年代的裝修水準比之現在差距何其大,不光是落後,還特别擁擠,原始而笨重的家具以及滿滿當當的雜物擺滿了鬥室的各個角落,居住條件也就一個“湊合”。

其實,并不是大家非要擠住在這兒,兒子家是已經擁有一套比較大的高層住房,并且已裝修好正式入住了,我還在幾公裡外另有一套住房,完全可以分開住,享受更多的空間。在這裡住的原因,主要是兒子長年在上千公裡外的高鐵工地上工作,一年當中很少回家,兩個孫女在我們這兒附近的國小校上學,兒媳婦也得在家裡日常照顧她們倆的生活起居,督促她們學習,每周一到周五都在我們這兒,隻有到周五晚上或者是周六早上,才開車把她們帶回她們自己的家,去過一下她們家的小日子,而我和老伴呢,也趁機放兩天假,享受一下“二人世界”的難得清靜,并可以利用這兩天出去走走,去服裝城啊小商品市場啊,或是逛逛超市,采購一堆食物和日用品,為下一周的生活做準備,偶然也會坐車去近郊的某個景點一遊,也算奢侈一把。

這平常呢,我就和這一老一中兩小四個女人生活在一起,典型的“陰盛陽衰”,雖說是我在家庭的“地位”不算高,老伴,兒媳,兩個孫女,這才排到我,但總體還算是比較和諧的家庭,每天的生活平淡而充實,除了“開門七件事”,就是每天的接送孫女兒們上下學了。那可是風雨無阻,雷打不動的事兒,責無旁貸,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理所當然由我承擔。于是,在孩子們上學的日子裡,每一天的清晨六點,我們老倆便準時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忙碌,我們兩個人分工明确,她負責全家的早餐,我呢?負責兩個孫女兒的雜務,檢查一下書包,給水壺裡灌上溫度适合的開水……七點鐘準時叫醒大孫女,過上二十分鐘,再叫醒二孫女(倆孩子上學時間不同),洗漱、梳頭、吃飯,好一陣緊張忙活,待這一切在規定的時間裡完成後,便下樓騎上電動車送大孫女上學,然後回來再上樓接小孫女去另一所學校去上學。雖說是家裡離學校都很近,但一天下來,最少也得跑七八個往返,有時候大孫女晚上還要參加幾個科的補習,那我可就額外的“加班”,無怨無悔那是必須的。

如今這個年代,生活水準是大大提高了,孩子們吃的穿的都很好,在“4+2+2”結構的家庭裡,孩子們被精心呵護和寵愛着,但也很是“累”,每天的作業很多,還有額外的各種補習,還有特長,練歌、練舞、練琴、書法、美術……讓孩子每天十分疲憊,每天晚上不到十一點甚至更晚還不能入睡,既心疼也很無奈。因為,當今社會,各個領域都競争激烈,猶入“森林法則”,在這種大背景下,誰敢輕言放棄?誰願輸在起跑線上?那麼,隻有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惜一切代價,縱然生活水準和品質下降也在所不惜,這些被“學業”所困,被分數所累,一門心思想成為“别人家的孩子”孩子們,是幸福嗎?我真替他們感到累。

和兒子兒媳孫女們生活在一起,相處的基本上是和諧的,關系也比較融洽,但有時候也會有點小沖突,但不是屬于柴米油鹽這類瑣事,焦點主要集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作為爺爺奶奶的我們,因為“隔輩親”的緣故,特别疼愛這兩個小孫女,吃喝拉撒生活瑣事自不必說,孩子們日常用的學習用具、生活用品,隻要孩子們需要,張口就來,随手就辦,還有逢年過節生日禮物,壓歲錢、保險費用等,從不吝啬。但對于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我們老人與年輕人之間因為觀念上的不同而産生沖突和分歧,比如兒媳婦有時在督促和輔導孩子學習時,采用的方式比較嚴苛,要求比較高,甚至于是有點過份,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其實做為親生母親的她,對兩個女兒是相當疼愛的,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但在學習方面卻絲毫不含糊,常常是以而斥責孩子,或者是讓孩子打“疲勞戰”,“車輪戰”,使孩子身心疲憊。當初我們老倆尤其是我看到這種“胡蘿蔔加大棒”的教育模式時,出于長輩對孩子身體的愛護,有時會忍不住“見義勇為”一把,出言制止,但收效甚微,由此還産生了争論,有時言詞還比較激烈,雖說是事情過後,很快恢複如常,下回依然如此,誰也說服不了誰,誰也改變不了誰。唉,這也算是生活的一部分,正常也好不正常也罷,這個沖突就是那麼一直存在的,後來為了家庭的和睦,我選擇了退讓,從此我專司接送孩子之職,當然該掏腰包的事兒也當仁不讓,誰讓我們那麼親兩個可愛的孫女呢。隻是我始終認為,培養和教育孩子,應該權衡和協調好身體和學習的關系,健強的體魄、優秀的學業都重要,假如沒有前者,那其它的還有用嗎?“别人家的孩子”終歸是别人家的,我家的,隻要健康快樂就好。

月曆一頁一頁翻過,日子一天一天就那麼過着,轉眼間大孫女就要步入中學了,二孫女也要正式上國小了,将迎來更加艱巨的學習生活,“老翁老妪”力雖衰,也要盡力去發揮餘熱,為了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前程繼續去努力拼搏,助他們一臂之力。

夜已經很深了,外屋的燈光也終于熄滅,大孫女也上床了,很快會進入夢鄉,六、七個小時後會走進另一個循環,這寶貴的時間,對她而言彌足珍貴。而我,在伴随孫女兒的“筆耕”之後,展轉反側,難以入眠,我還在認真思考着更深層次的問題……

作者簡介

錢晉:關愛中的“憂”與“樂”

錢晉,1958年6月,太原出生,1979年參加鐵路工作,1979年1月至1986年1月,臨汾機務段蒸汽機車乘務員,1986年2月至2012年2月,太原北機段電力檢修工廠中的房間勞工、班組長、工廠中的房間排程,2012年3月至2018年6月,太原機務段信訪辦信訪員,6月退休。

圖檔除署名外,其它均來源于網絡

轉載請注明出處“溫馨微語”

轉發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