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凝媽悟語
平時曬孩子遊玩、曬才藝的朋友圈和群聊,畫風突變,沒有了往日的恬淡閑适,取而代之的是孩子居家的無奈和煩惱。
有一幅畫很經典,2月底剛剛把神獸投放到學校,以為萬事大吉。可惜一個月不到,學校就重新給放了回來。
有一個詞很形象,“疫氣瘋發”,孩子們在家裡,老母親氣得發瘋。
有個朋友很典型,看到一朋友一天連續發了三四條消息吐槽孩子,既要陪老二上網課,又要監督老大,完成各種任務還要做好營養搭配,兩個孩子出現沖突還要中間調停,在這樣的狀态下,還不能耽誤手頭工作。一天腦袋轟轟,太費媽了。
看到這些,是不是感同身受呢?
現實打我們個措手不及,生活卻還要繼續,如果我們總是沉浸在負面情緒裡,不僅無濟于事,家裡更是雞飛狗跳,還有嚴重後遺症。
經曆過2020年,相信都會懂,家長焦慮,孩子學習效果差,親情關系面臨嚴重考驗,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療愈。
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兩次,這次要記住上次的教訓,調整心态和政策,讓孩子快樂學習,維護良好的親子關系。
轉變心态,不把孩子在家當成負擔
換個角度考慮問題,孩子在家未嘗不是好事,當你坦然接受孩子在家的事實,就不會過于煩惱和焦慮,看孩子也更順眼。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居家學習,反而感到很高興。因為孩子前段時間上延時課程,在學校裡待的時間太長,少了很多自由活動時間,孩子太辛苦。這次在家學習,反倒能讓孩子喘口氣休息一下。
從我家的情況來說,我是這樣考慮的,看大家有沒有同感。
睡眠時間增多:兒子上高中,平時早上6點起床去學校,晚上10點回家,睡覺到11點之後,睡眠時間不到7個小時。現在居家,早上6點20分起床,還能多睡20分鐘。營養更均衡:因為趕時間上學,兒子早上經常不吃早飯。在學校自選餐,他大多吃肉很少吃餐。在家裡,能夠按時吃早飯,還能做到葷素搭配,終于能多吃一些蔬菜了。更容易拉近親情關系:上學時間緊張,很少有時間相處,和弟弟基本不見面,現在每天都有時間相處,也是一個培養感情的契機。自由時間更多:學校管理嚴格,課外興趣時間有限,現在上課、寫完作業之後,時間就是自己的,能多安排一些感興趣的事情。
列舉幾條好處之後,發現孩子在家原來還有這麼多美好的事情,自然獲得一些歡心和愉悅,心态調整好了,做什麼都很有動力。
舍得放手,讓孩子對自己負責
孩子在家上網課,最擔心的就是學習效果不好,我們特别不放心,總是想插手。你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
怕孩子上網課的時候打瞌睡、做無關的事情、三心二意,然後忍不住推門而入,去看看孩子的上課情況。
看到老師要求交作業,就開始擔心孩子什麼時候才能寫完作業。尤其是當很多孩子都交了作業,自家孩子在未交作業名單的時候,更是心急如焚,忍不住催促孩子快點交作業。如果發現孩子沒交作業已成為事實,或者孩子完成的作業沒有得優,不問清紅皂白,先唠叨、批評一頓再說。
對孩子不信任,催促、唠叨孩子,沒有一點好處,隻會讓孩子産生抵觸情緒,反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學習更加不認真,寫作業更慢,品質更差。
我對此就深有體會,兒子上初二的時候,就是因為上網課,對學習失去了熱情,人際關系也很緊張。
孩子大都是喜歡學習的,也有自尊心和責任心,我們少插手他的學習,他反而有自主感和價值感,主動性更強。
最好的做法就是“少管”,和孩子約法三章,厘清責任。
我是這樣做的:我告訴兒子,隻負責在他不能起床的時候提醒他。上課、交作業完全自己負責,自己承擔責任。我都把釘釘設成了免打擾,偶爾去看看,眼不見心不煩。吃飯、睡覺我也不會喊他、催他。結果呢,兒子大多是自己醒來,不用叫醒。上課非常準時,作業也都按時上交了,吃飯睡覺嚴格按照課表時間來。有一次網絡問題,他沒有及時進入會議室,還特意跟老師解釋原因,這就說明他把這個事當回事了,學會了為自己負責。
這樣做,我心态很放松,也很輕松,孩子除了來自老師的壓力之外,沒有額外壓力,也能輕松上陣學習。
多讓孩子放松,别隻關心學習
雖說是居家學習,但學習不是全部,要注意勞逸結合。如果居家隻是學習,孩子非被逼瘋不可,一定要有休息放松的機會。
過去的經驗表明,網課的學習任務可能比平時還要多,孩子們學習很辛苦,我們更要體諒孩子的苦衷。
很多成人的工作時間是996,特别希望多一些休息時間。很多孩子的學習時間可是696,他們豈不是更累,更需要休息嗎!
學校也安排了運動時間,要鼓勵、帶動孩子一起做起來,學習之餘,獲得片刻放松,也是身體免疫力的保證方法之一。
除了運動時間,孩子用自己的學習效率換來的時間,也全部交給孩子,讓他自由安排進行喜歡的課外活動。
我現在很少跟孩子交流學習問題,說的最多的是“來,和弟弟玩一會兒。”兒子在課間的時候,就趕緊找弟弟,玩舉高高,算是一項運動了。
如果我們跟孩子強調放松的頻率,多過強調學習的頻率,孩子的心情也會比較美麗,心存一份感恩。
做好一日三餐, 養胃也能養出好心态
孩子在家,家長感到特别辛苦的一件事是,要給孩子做好一日三餐。
線下學習,很多孩子都會在學校吃飯,家長做飯的壓力不大。線上學習,一日三餐隻能靠家長。
雖然辛苦一點,倒是一個不錯的親子機會。
好好調整一下孩子的營養,保證營養均衡,讓孩子身體更健康。給孩子做美味可口的飯菜,滿足最基本的心理需求,吃好心情就好。
想到這一層,做飯也會變成一種享受,說不定廚藝大增。
不會做飯也不怕,做飯前利用強大的網絡搜尋一番,一定會知道怎麼做一頓色香味俱佳的美餐。
每次飯前提前計劃好做什麼,怎麼搭配,簡單準備一下食材,找一下烹饪方法,做起來其實非常簡單。
調整好做飯時間,使之和孩子的作息時間比對,形成一種習慣,也不再是負擔。
我現在都是6點、11點、5點做飯,肉、蛋、菜搭配好,孩子吃得很滿意。每次看到桌子上的空碗、空盤子,也是滿滿的成就感。
結語
孩子居家學習,是目前最安全的一種方式,我們調整好心态,不把這件事當作負擔,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和孩子和睦相處,孩子就會快樂學習,身心健康。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幹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