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春日讀書興味長

春日讀書興味長

“春日讀書洗墨硯,南風吹來綠窗花。”不妨讓時光慢下來,在明媚的春光裡,金色的陽光像一杯淡淡的清茶,歡快的小溪像一首悠揚的小提琴曲,還有馥郁的花香和啁啾的鳥鳴,像你此刻美好的心情。

取一本心儀的書,在蔚藍的天幕下慢慢地讀,在和煦的春風裡細細地品,仿佛走進一座充滿無窮妙趣的春山,那是怎樣的一種享受啊!

春日讀書之樂,樂在閑适中的幾分安然。南宋翰林學士兼侍講葉采的《暮春即事》雲:

雙雙瓦雀行書案,點點楊花入硯池。閑坐小窗讀周易,不知春去幾多時。

他截取了暮春時節讀書的片段,屋檐上兩隻麻雀跳動的影子在書案上移動,點點楊花飄落在硯池上。詩人悠閑地坐在窗下潛心讀書,竟不知春天悄悄過去,光陰裡潤滿縷縷書香,其讀書之樂可想而知。元初的翁森不願做官,隐居教授,建立了名聞遐迩的安洲書院。翁森作有《四時讀書樂》,言其春日讀書之樂雲:

山光照檻水繞廊,舞雩歸詠春風香。好鳥枝頭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讀書之樂樂何如,綠滿窗前草不除。

翁森認為大好春光正宜讀書,喳喳叫的鳥兒是陪讀的夥伴,落花流水也是極美的文章,莫讓青春韶華催老了蹉跎歲月,人生唯有多讀書好啊!讀書之樂樂在哪裡?樂在院外芳草綠滿窗,也渾然不覺......民國儒醫熊伯伊博學多才,酷愛讀書,所題座右銘《四季讀書歌》通俗易懂,播揚海内,關于春日讀書說得更是淺顯直白,動人心扉:

春讀書,興味長,磨其硯,筆花香。讀書求學不宜懶,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語莺歌希領悟,桃紅李白寫文章。寸陰分陽須愛惜,休負春色與時光。

春日讀書興味長

春日讀書之樂,樂在品讀中的幾點感悟。俗語雲:一年之計在于春。春日勝景雖然美麗,但畢竟短暫易逝,是以說春光是寶貴的,更需要珍惜。唐末詩人王貞白曾在江西廬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讀書,有感而發寫下《白鹿洞詩》,其一為:

讀書不覺春已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指引,周情孔思正追尋。

這是一首惜時詩,記述詩人春深時讀書的感悟,他在行人逗笑嬉鬧中,潛心研讀周公禮法、孔子儒學,難能可貴。最為後人所推崇的,是勸勉世人珍惜光陰的千古名言“一寸光陰一寸金”。比王貞白稍早的晚唐詩人杜荀鶴出身寒微,生逢亂世,數應不第,返鄉閑居,卻勤讀好學,詩書傳家。他曾為其侄的書堂題詩:

窗竹影搖書案上,野泉聲入硯池中。少年辛苦終事成,莫向光陰惰寸功。——《閑居書事》

該詩先寫書堂春日的優美環境,在此讀書豈不妙哉。最後告誡子侄要在少年時發奮苦讀,為一生的事業紮下根基,切莫有絲毫懶惰。

春日讀書興味長

朱熹是南宋理學家,更是大學問家。他主張讀書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朱熹經常在春天讀書,寫有不少關于讀書感悟的詩作,以簡潔通曉的詩句闡述至理名言。在這首《觀書有感》中雲: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他觀察平滑如鏡的一方水塘,因為有源源不斷的活水注入,才如此清澈明淨,進而悟出讀書做學問也要像一池春水,隻有不斷充實新知識新能力,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朱熹在另一首《觀書有感》中寫道: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朱熹讀書之餘到江邊漫步,見到昨夜春水大漲,那艘平時擱淺的大船幾個人推都推不動,現在卻像羽毛一樣輕,自由自在飄行在水流中。由此他想到了讀書,隻有功夫下到了,讀書增多了,知識積累豐富了,理想之帆才能揚起,事業之舟才能乘風遠航。朱熹還有一首傳誦千古的名作《春日》,不妨把它看作春日讀書感悟,詩曰: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詩面是寫春景,結尾卻耐人尋味,這萬紫千紅的春天是一浪浪東風吹拂而來,那麼人生之春怎麼來呢?也需要勤學苦讀、砥砺奮進的浩蕩東風啊!是以朱熹在《勸學詩》勸誡我們: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春日讀書興味長

春日讀書之樂,樂在書香裡缭繞的高雅。古訓有雲:“詩書傳家遠,忠厚繼世長。”“有田不種倉廪虛,有書不讀子孫愚。”讀書是一種高雅行為,是可以傳承繼世的好家風。五代後唐的翁承贊為禮樂名家,東南茂族,也是詩書之家,他曾在春日寫有兩首《書齋謾興》,其一:

池塘四五尺深水,籬落兩三般樣花。過客不須頻問姓,讀書聲裡是吾家。

其二:

官事歸來衣雪埋,兒童燈火小茅齋。人家不必論貧富,惟有讀書聲最佳。

兩首詩作皆拙樸通曉,字裡行間洋溢着以讀書為榮、以讀書為樂的情愫,不論春寒春暖,不論花開花落,也不論貧窮富貴,皆“讀書聲裡是吾家”“惟有讀書聲最佳”。

春日讀書興味長

讀書也是辛苦的,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春天“亂花漸欲迷人眼”的喧嚣。北宋詩人王禹偁的《清明》曰: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昨夜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詩人早年臨窗攻書,發奮苦讀,過着山野僧人般的清苦生活。即使在清明節,人們都去踏青賞景,他卻向鄰居讨來燈火,抓緊時間,在靜靜的夜裡獨自用功念書。南宋詩人楊萬裡春日與友人叙談讀書之感,他寫道:

春半花全退,詩人尚道遲。惟應讀書苦,聲調作吾伊。——《和周仲容春日》

春已過半,花兒都要謝了,可我們不要以為光陰匆匆,懈怠于讀書。讀書雖然艱苦,可那琅琅的讀書聲聽起來不是很有韻味嗎?讀書之樂,樂在鬧中取靜、苦中有甜。

春日讀書興味長

清代詩人蕭掄謂說:

人心如良苗,得養乃滋長。苗以泉水灌,心以理義養。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讀書有所見作》

草長莺飛、柳綠花紅的春天正适宜讀書,讀書會使人像春天的禾苗一樣,需要心靈的清泉濯洗、灌溉,才能不斷汲取養分,茁壯成長。隻有日日讀、月月讀,才能耳清目明、心智聰慧!

-作者-

劉琪瑞,男,山東郯城人,一位資深文學愛好者,出版散文集《那年的歌聲》《鄉愁是彎藍月亮》和小小說集《河東河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