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疫情常态化下,家長請這樣和孩子一起從容應對!

目前,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兩年多了,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到了所有人的生活,孩子自然也深受其影響。

他們會因為不能出去玩而焦慮,因為不了解病毒而更加恐懼......作為家長,從這次疫情裡,我們該教給孩子哪些真正重要的東西呢?請家長做好以下6件事。

疫情常态化下,家長請這樣和孩子一起從容應對!

01

正确對待孩子的情緒

從生物學角度來看,恐懼是人對生存的本能反映。疫情期間,面對傳染的不确定性,焦慮和恐懼都屬于正常反應,家長也沒必要在孩子面前裝作無所畏懼的樣子。因為新冠病毒,不少幼稚園停課,孩子們不能暢快地和夥伴們一起玩耍了,心裡難免更加焦躁。

家長不要輕視或回避孩子的感受,而是應該鼓勵孩子表達自己不舒服的心情,并告訴他們害怕、焦慮的情緒是很正常的,做到小心安撫、認真傾聽,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爸爸媽媽都會在背後支援和保護他們。

疫情常态化下,家長請這樣和孩子一起從容應對!

02

帶孩子了解病毒

病毒來勢洶洶,威脅着很多人的生命安全,孩子們心中有太多未知,是以更加容易恐懼。作為家長,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消除恐慌,了解相關的科學知識。

“什麼是新冠病毒?它是怎樣傳播的?如何預防這種病毒......”家長可以帶着孩子一起關注新聞,閱讀相關書籍,觀看紀錄片,用簡單易懂的語言或其他方式,讓孩子認識這一切。

03

做好生命教育

教育的本質說到底就是生命教育——培養完整的人,尊重生命,尊重個體。而自然教育和死亡教育作為生命教育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家長一定要帶孩子好好了解。

疫情目前,是生命教育的最好契機。萬物生而平等,對于我們的地球母親,我們應該保持敬畏之心。家長要教育孩子尊重自然、保護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可以帶孩子從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做好垃圾分類,教孩子學會保護環境;愛護動物;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

死亡教育一直是中國人的禁忌,目前新冠病毒肆虐,不免有種“不知道明天與意外哪個先來”的無常之感。對孩子來說,他可能不清楚什麼是死亡,死亡好像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孩子們需要知道“生老病死”,但我們必須用合适的方式和他們講述,讓他們知道死亡不是諱莫如深的恐怖與黑暗。

04

教孩子學會感恩

盡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聽起來十分可怕,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多負面的影響,但仍有許許多多的“城市衛士”正在一線和病毒抗擊着。

家長請這樣告訴孩子:

穿着防護服、戴着口罩的醫生、護士們,正冒着被感染的危險,在最前線救治被感染的病人;

傑出的科學家們正在實驗室裡緊急研究能夠幫助人們抵抗病毒的藥物,使我們的身體能夠頑強抵禦這種可怕的病毒;

熱血的建築勞工們曾經争分奪秒,用10天的時間建成了可提供1000床位的火神山醫院;用15天建成了可提供1500個床位的雷神山醫院;

善良、熱心的公益者在組織各種捐贈活動,助力社群防護,盡自己的所能為需要幫助的人們送去溫暖;

各行各業平凡卻又偉大的人們也正堅守着崗位,默默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正因有他們的守護和抗争,我們才能更好地生活着。父母可以多給孩子說一些在疫情當中無私奉獻的人、感人至深的事例,幫孩子樹立抗擊這次肺炎疫情的信心,也讓他們懂得感恩,珍惜生命的可貴。

05

做好親情教育

中國人曆來是内斂的,不善于表達愛的——特别是親人之間。新冠疫情兩年,我們見證了太多親人間的“生死相依”時刻。仍記得那則“65歲兒子感染新冠,90歲母親寫給兒子4字留言——‘要活下來’”的新聞,感動萬千網友。

疫情常态化下,家長請這樣和孩子一起從容應對!

06

積極配合幼稚園做好防護

疫情常态化下,幼稚園工作也變得更加複雜,幼稚園在一日正常的基礎上,多出了很多防疫的工作:健康監測、資訊收集、防疫環創……隻為給孩子們提供一個安全健康的環境。家長要了解幼稚園的工作,積極上報必要資訊、錯峰接送孩子、做好健康監測......配合幼稚園做好相關工作。

在家裡要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和生活習慣:勤洗手、勤洗臉;按時休息,适度鍛煉,勞逸結合,提高免疫力。要做好孩子學習的推動者:家長可以将從優秀的教育平台上學習到的知識,直接地運用到家庭生活中,讓親子相處的方式多樣化、多元化。

疫情很可能在将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影響着、改變着我們的生活。而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應該給孩子做好相關的教育,幫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讓孩子學會珍惜生命、關愛生命,從容應對生活的困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