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疫情常态化下,家长请这样和孩子一起从容应对!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两年多了,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了所有人的生活,孩子自然也深受其影响。

他们会因为不能出去玩而焦虑,因为不了解病毒而更加恐惧......作为家长,从这次疫情里,我们该教给孩子哪些真正重要的东西呢?请家长做好以下6件事。

疫情常态化下,家长请这样和孩子一起从容应对!

01

正确对待孩子的情绪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恐惧是人对生存的本能反映。疫情期间,面对传染的不确定性,焦虑和恐惧都属于正常反应,家长也没必要在孩子面前装作无所畏惧的样子。因为新冠病毒,不少幼儿园停课,孩子们不能畅快地和伙伴们一起玩耍了,心里难免更加焦躁。

家长不要轻视或回避孩子的感受,而是应该鼓励孩子表达自己不舒服的心情,并告诉他们害怕、焦虑的情绪是很正常的,做到小心安抚、认真倾听,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在背后支持和保护他们。

疫情常态化下,家长请这样和孩子一起从容应对!

02

带孩子了解病毒

病毒来势汹汹,威胁着很多人的生命安全,孩子们心中有太多未知,所以更加容易恐惧。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消除恐慌,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

“什么是新冠病毒?它是怎样传播的?如何预防这种病毒......”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关注新闻,阅读相关书籍,观看纪录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或其他方式,让孩子认识这一切。

03

做好生命教育

教育的本质说到底就是生命教育——培养完整的人,尊重生命,尊重个体。而自然教育和死亡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好好了解。

疫情当前,是生命教育的最好契机。万物生而平等,对于我们的地球母亲,我们应该保持敬畏之心。家长要教育孩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可以带孩子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做好垃圾分类,教孩子学会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死亡教育一直是中国人的禁忌,当前新冠病毒肆虐,不免有种“不知道明天与意外哪个先来”的无常之感。对孩子来说,他可能不清楚什么是死亡,死亡好像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孩子们需要知道“生老病死”,但我们必须用合适的方式和他们讲述,让他们知道死亡不是讳莫如深的恐怖与黑暗。

04

教孩子学会感恩

尽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听起来十分可怕,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但仍有许许多多的“城市卫士”正在一线和病毒抗击着。

家长请这样告诉孩子:

穿着防护服、戴着口罩的医生、护士们,正冒着被感染的危险,在最前线救治被感染的病人;

杰出的科学家们正在实验室里紧急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抵抗病毒的药物,使我们的身体能够顽强抵御这种可怕的病毒;

热血的建筑工人们曾经争分夺秒,用10天的时间建成了可提供1000床位的火神山医院;用15天建成了可提供1500个床位的雷神山医院;

善良、热心的公益者在组织各种捐赠活动,助力社区防护,尽自己的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们送去温暖;

各行各业平凡却又伟大的人们也正坚守着岗位,默默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正因有他们的守护和抗争,我们才能更好地生活着。父母可以多给孩子说一些在疫情当中无私奉献的人、感人至深的事例,帮孩子树立抗击这次肺炎疫情的信心,也让他们懂得感恩,珍惜生命的可贵。

05

做好亲情教育

中国人历来是内敛的,不善于表达爱的——特别是亲人之间。新冠疫情两年,我们见证了太多亲人间的“生死相依”时刻。仍记得那则“65岁儿子感染新冠,90岁母亲写给儿子4字留言——‘要活下来’”的新闻,感动万千网友。

疫情常态化下,家长请这样和孩子一起从容应对!

06

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防护

疫情常态化下,幼儿园工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幼儿园在一日常规的基础上,多出了很多防疫的工作:健康监测、信息收集、防疫环创……只为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家长要理解幼儿园的工作,积极上报必要信息、错峰接送孩子、做好健康监测......配合幼儿园做好相关工作。

在家里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勤洗手、勤洗脸;按时休息,适度锻炼,劳逸结合,提高免疫力。要做好孩子学习的推动者:家长可以将从优秀的教育平台上学习到的知识,直接地运用到家庭生活中,让亲子相处的方式多样化、多元化。

疫情很可能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影响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该给孩子做好相关的教育,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学会珍惜生命、关爱生命,从容应对生活的困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