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據說大S媽媽氣到吃降壓藥?哎,哪個媽媽不是呢

昨天是三八婦女節,大S的新聞都看到了。

咱們這裡的留言區也很熱鬧。有些人說,大S真的好勇啊。有些人說,大S真的好發昏啊。

昨天還看到一個新聞叫:

據說大S媽媽氣到吃降壓藥?哎,哪個媽媽不是呢

氣到吞降壓藥。

這真的是媽媽每一刻被逼無奈的心情啊。

說真的,大S這麼勇,作為個體,我很欽佩。但如果是我女兒,估計也會操心了。

别多問!問就是媽媽操心命。

其實,當媽的人,誰不是經常想吞降壓藥呢!

我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人,而是僥幸能夠有一個平台跟大家交流,和大家一樣,每天接送孩子,每天上下班,每天也會被雞毛蒜皮的小事煩惱,以及累的時候,蓬頭垢面走過路邊。

好久沒跟大家聊育兒這事。索性趁今天跟大家聊一聊最近血壓飙升的情況。

我一直是鼓勵大家養育小孩,養育小孩過程,是會讓你體驗不同人生,和看到人的,但注意了:心髒支架爆火和血壓飙升,真的不是偶然的。

姐姐讀國小之後,有了更加客觀的标準,我反而是了然于胸了。不再有一驚一乍的感受。

日子總是充滿期待——每天回家檢查作業的時候,就像是在抽盲盒,是驚喜還是驚吓,都在一頁頁翻開中。

一年級的作業情況,并沒有太大的恐懼,當然,也沒有什麼值得興奮的。

我對孩子最大的要求是:三年級前,把習慣養好。這才是一切的基礎。

當然,這個過程的費媽程度,簡直了。

你沒看錯!費媽!

01

首先,是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調整。

姐姐的專注力一直還不錯,但這樣的不錯,也是老師的正向鼓勵為主。因為,距離那種擁有所謂的自驅力,實在相差太遠了。

平時,在家做作業,我是在她身後辦公、看書,是以,不能看到做作業的全貌。每天作業都能按時完成,也算不錯。

據說大S媽媽氣到吃降壓藥?哎,哪個媽媽不是呢

但大概也能夠感受到其他事物對她的巨大誘惑力

——比如,鉛筆斷了,就開始削鉛筆,削完一支再來一支。你跟她說,你别削了。她就反駁你:萬一前一支斷了怎麼辦。

一不小心,削斷了,于是再削。

——比如,作業做着做着,婆婆在樓下跟她說,要不要吃蘋果啊。本來以為吃蘋果10分鐘,結果20分鐘還沒上樓。

一年級的作業不多,偶爾還能摸魚,但不提高效率,三年級斷崖式下跌,也不是不可能。

周末,在圖書館之後,因為坐在她對面學習,終于感受到了一把腦充血。簡直不能測,一測180。

口算有一個叫“視算”。

我發現,她一到視算就喜歡擡起頭來,說是在思考,這眼珠子不停往其他地方瞟。

走神,赤裸裸的走神。

我問她:“你倒是看着作業視算啊。”

她說:“我思考就是這樣的。我不擡頭我想不出答案。”

因為在圖書館,是以她的頂嘴更加肆無忌憚。她知道,在公共場合我一定會保持體面。

為了讓自己血壓降下來,下午我就換了個座位。

看結果,比盯過程省心,不用接受煎熬。

先列計劃表,然後到點給結果。

我隻負責檢查結果,她負責把作業完成。

這樣的結果是,我看到她的作業單,隻需要在規定時間内看答案,這遠比全程盯着省心太多。

02

其次,要學會對抗外界幹擾。

我們家學習最大的幹擾,就是外公外婆,也就是我爸媽。我這輩子都沒想到,育兒路上這幾乎成了最大的絆腳石。

那天晚上10點多,我在朋友圈發了個Grace的視訊,我爸一早給我發資訊,讓我對她要求不要太嚴格,要保證睡眠。

作為他的女兒,從小也是經曆過每周末上興趣班,年紀大了以後進了藝術團,隔天還得騎着自行車去練習。

以前,我想放棄的時候,他總是告訴我:要努力,要堅持。然而到了現在,卻變成了“那麼努力幹嘛,身體要緊”。

對父母不能不尊重,但有時話說得太輕飄飄,幹擾就越來越多。

比如,小孩子要8點前睡覺。

我真是黑人問号臉。我們6點打球回來,7點吃完飯,學一個小時就睡覺?

比如,小孩子不要上太多興趣課。

我說:孩子喜歡上啊。

我爸說:還不是因為讨你喜歡才說違心話。

隻是到了現在,我也學會了自動屏蔽一些資訊:“該聽的聽,不該聽的不聽。但你千萬不要影響我,倘若影響我,就不要怪我撕破臉。”

03

以上兩點調整好心态,就到了

最後一步——定期全面複盤。

我說過的,Grace不是那種有自驅力,可以完全省心的孩子,一個普通到不能普通的孩子。

據說大S媽媽氣到吃降壓藥?哎,哪個媽媽不是呢

老師總是在我面前誇贊她,但對于作為父母的我,心知肚明。

定期複盤,成了我最重要的事:

1、每周,和她一起整理錯題。

很多人說,這事低年級沒有意義,比如Grace作業裡一周也沒啥錯題,但到了高年級,就挺重要了,這些習慣要先養成。

2、整理所有書籍。

每次,老人都會說我狠心,小小年紀讓她自己整理。但在我看來,整理不是體力活,而是腦力活,能夠讓她學會收納,并且對自己的書了如指掌。這樣,不至于每次都會問我,書在哪裡。

3、複盤壞習慣。

很多人說21天養成習慣,但在我看來,有些時候,父母是需要不斷提醒的。人的惰性,很多時候也是天性,父母要陪伴她去克服。比如,之前,她總是會亂丢馬克筆,但現在不會了,我讓她做了色卡,進行比對,一段時間下來,就清晰了很多。

前些日子,看到教育學家的一段話:

“教育孩子應該以表揚和鼓勵為主,表揚孩子的優點,鼓勵孩子改正缺點,引導孩子正确認識自己的錯誤,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孩子犯錯誤,先了解孩子犯錯誤的原因再進行教育,這樣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習慣教育也是同理。

真的要一步一步慢慢走,慢慢去克服,慢慢去調整。

調整的不僅僅是孩子,也是父母的心态。

經常說,父母要克服自身的焦慮。說真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也是懂了很多道理,也未必能當好媽媽啊。

中年媽媽如何降血壓?

很多時候,這解藥真的隻能自己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