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真的會有人有某種天賦卻被埋沒一生嗎?

真的會有人擁有某種天賦,卻被埋沒一生嗎?

有幸在自己的領域取得了一席之地的弗吉尼亞·伍爾夫想講一個故事,朱迪絲·莎士比亞的故事。你從未聽說過她,因為她不存在。

因為即使她存在,你也無從知曉她的消息。

朱迪絲·莎士比亞

我還想到了一位已離世的老先生,我記得他曾是主教。他宣稱: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将來,都不會有任何一個女人能有莎士比亞那樣的才華。關于這點,他曾在報紙上撰文論述過。他還跟一位來向他請教的夫人說,貓是上不了天堂的,雖然,他補充道,它們也有某種靈魂。

為了拯救一個凡人,這些老先生是多麼殚精竭慮!他們每進一步,無知的邊界便向後退縮了多少啊!

貓進不了天堂。女人寫不出莎士比亞的劇作。

話雖如此,我看着書架上的莎士比亞著作時,卻不能不承認,那位主教至少在這一點上說對了——在莎士比亞的時代,沒有任何一位女性能寫出莎士比亞那樣的劇作,完完全全沒有可能。

既然史實難尋,不妨讓我想象一下,假如莎士比亞有個天資聰穎的妹妹,假設就叫朱迪絲吧,那麼事情會如何發展呢?

考慮到莎士比亞的母親繼承了一筆遺産,莎士比亞本人很可能進了文法學校,很可能學了拉丁文——奧維德、維吉爾還有賀拉斯——還有基礎文法和邏輯學。

衆所周知,他是個頑劣的孩子,偷獵别人地界裡的野兔,可能還獵殺了一頭鹿,還不到結婚的年紀就倉促地娶了鄰家女子,婚後不到十個月,她就為他生下了一個孩子。

風流荒唐之後,他隻能背井離鄉躲開紛擾,去倫敦自謀生路。他似乎對劇院情有獨鐘,先是在背景門口為人牽馬,很快就加入劇團,成為一名頗有建樹的演員,生活在堪稱當時的世界中心的大都會裡,交遊甚廣,無人不識,在舞台上實踐他的藝術,在街頭巷尾磨煉自己的才智,甚至能到女王的宮殿裡表演。

與此同時,我們不妨合理推斷,他那位天資聰穎的妹妹留在了家裡。她和莎士比亞一樣,喜歡冒險,富于想象,渴望去外面見世面。

但是,父母沒送她去讀書。她沒有機會學習文法或邏輯,更别提通讀賀拉斯或維吉爾了。她偶爾會拿起一本書翻幾頁,書大概是她哥哥的。

可是,沒看幾頁,父母就會進屋來,吩咐她去補襪子,或是去看着爐子上的飯菜,總之不許她在書本紙筆上浪費時間。他們的語氣會很嚴厲,但态度是和藹的,因為他們畢竟是殷實人家,很清楚女人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也很疼愛自己的女兒——事實上,她很可能是父親的掌上明珠。

說不定,她曾在儲存蘋果的閣樓上偷偷寫過幾頁紙,但要小心藏好,或是燒掉。可惜,要不了多久,隻不過十多歲的她就會被許給鄰家羊毛商的兒子。她又哭又鬧,說自己讨厭這門親事,為此被父親痛打一頓。

後來,父親不再責罵她,而是苦苦哀求女兒不要讓他丢臉,不要因婚事讓他難堪。他說會給女兒一條珠鍊,或是一條上好的襯裙;說着說着,聲淚俱下。這讓做女兒的怎麼能不順從呢?她怎麼會讓父親傷心呢?

唯有與生俱來的才華讓她硬下了心腸。

她把自己的物品收拾成一個小包袱,在夏夜裡,順着繩子爬下了窗,直奔倫敦。她還不到十七歲。

樹籬間鳥兒的鳴唱都不如她的歌聲歡快。她和哥哥一樣,對于文詞音韻有最靈活的想象力。她也和哥哥一樣鐘情于劇院。

她站在背景門旁,說她想演戲。男人們當面嘲笑她。劇院經理是個口無遮攔的胖男人,更是一陣狂笑,嚷嚷着什麼小狗跳舞、女人演戲之類的蠢話——他說的是:沒有哪個女人可以演戲。他還暗示——你們一定猜得到他暗示了什麼。

她找不到地方訓練才藝。難道她還能去小飯館就餐,或是在深夜的街頭徘徊?不過,她真正的才華是在寫小說這件事上,渴望從男人女人的生活,以及對他們性情的研究中汲取充足的素材。

最後——其實她還很年輕,長得和詩人莎士比亞非常相像,都有灰眼睛,彎眉毛——演員經理尼克·格林對她心生憐憫,卻也讓她出乎意料地懷上了這位紳士的骨肉,是以——當詩人的心禁锢于、糾纏于女人之軀,誰又能揣度出那是何等的熾熱和狂暴?——在一個冬天的夜晚,她自殺了,死後被葬于某個十字路口,也就是如今大象城堡酒店門外停靠公共汽車的那個地點。

我認為,如果有哪位女性在莎士比亞時代擁有與其比肩的才華,她的人生走向必然大緻如此。

簡·奧斯汀

勃朗特姐妹

喬治·艾略特

我把這本書(《簡·愛》)擱在《傲慢與偏見》的旁邊,繼而想到,人們或許會說,寫出這段文字的女人要比簡·奧斯汀更有才華,但如果你把這段話從頭到尾地讀完,留意到文字間的突兀急轉,留意到那種激憤,你就會明白,她永遠無法把自己的才華完整而充分地表達出來。她的作品注定會扭曲,會走形。行文本該冷靜,她卻帶了怒火去寫。本該筆藏機鋒,她卻寫得愚笨。本該塑造角色,她卻寫了自己。她是在對抗命運。她怎能不受盡鉗制和壓抑,乃至早早離開人世呢?

我忍不住開始玩味一個念頭:要是夏洛蒂·勃朗特每年能有三百英鎊,那會怎樣——可這個笨女人以一千五百英鎊一次性賣斷了幾本小說的版權——如果她對這個大千世界、對那些充滿活力的城鎮鄉郡多一些了解,多一些人生閱曆,與更多同道中人多些交往,結識更多各色人等,那又會怎樣呢?

真的會有人有某種天賦卻被埋沒一生嗎?

夏洛蒂·勃朗特

在那段文字中,她不僅指出了自己作為小說家的不足,也點明了那個時代所有女性的欠缺之處。沒有人比她更清楚,如果不是在寂寥地眺望遠方的田野中消磨天賦,如果允許她去體驗、去交際、去旅行,她的才華将會換取何其豐盛的收獲。

但她不能去,這些事都是不被允許的,都是被禁止的,我們隻能接受一個事實:《維萊特》《愛瑪》《呼嘯山莊》《米德爾馬契》,寫出這些出色小說的每一個女人都沒有更多閱曆,頂多隻能進出體面的牧師的家門;這些小說都是在體面家庭裡的共用起房間裡寫成的;而這些女人們窮得連紙都不能一次多買幾疊,好去寫《呼嘯山莊》或《簡·愛》。

沒錯,她們中的一位,喬治·艾略特,在曆經磨難後終于擺脫了這種困境,但也隻能隐居在聖·約翰森林中人迹罕至的别墅。

即便隐居在那兒,她依然處在世人非議的陰影之下。“希望人們可以了解,”她這樣寫道,“任何未曾請求前來的人,我都不會邀來看我。”這難道不是因為她和一個有婦之夫同居嗎?哪怕隻是看她一眼,不就會折損史密斯夫人或任何順路拜訪的人的清白嗎?她必須屈從于社會習俗,必須“自絕于所謂的塵世”。

而與此同時,在歐洲的另一邊卻有一位男士,時而毫無顧忌地和這個吉普賽姑娘或那位貴婦名媛厮混一處,時而奔赴戰場,随心所欲、無拘無束地經曆豐富多彩的人生,再後來,當他開始寫書的時候,這一切都成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要是托爾斯泰也與一位“自絕于所謂的塵世”的有夫之婦隐居在修道院裡,無論從中得到的道德教訓是多麼啟迪人心,我想,他恐怕無論如何也寫不出《戰争與和平》了。

(節選自《一間自己的房間》)

橙子薦書

《一間自己的房間》

真的會有人有某種天賦卻被埋沒一生嗎?

作者: [英]維吉尼亞·伍爾夫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品方: 大星文化

譯者: 于是

出版年: 2019-11

“維吉尼亞 伍爾夫被認為是英國一流小說家。”——阿根廷詩人 博爾赫斯

“它刺痛我,使我流淚,不停顫抖。我被深深地打動了,以至于我想要盡可能地讀得慢些,再慢些。一個段落裡我會來回讀個三四遍,才會推進到下一個段落。”——美國作家保羅 奧斯特

“我三四十歲,五十歲,都讀過伍爾夫,六十多歲時,看懂了。”——中國當代作家 木心

“她(伍爾夫)将英語朝着光明的方向推進了一小步”。——英國作家 E.M福斯特

最近錯過了哪些熱轉推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