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總是不能注意聽講?兩步訓練“眼耳口鼻手”,孩子更專注!

文丨福林媽咪

一個簡單的指令,你明明說了很多遍,但孩子依然置若罔聞,你是不是很頭疼?很多孩子不聽話,是因為他無法專心聽講,這是注意力缺失造成的。

如果你發現孩子不僅在你面前是這樣,在任何人面前都是這樣,那可能不是因為你的溝通方式有問題,而是孩子的注意力出了問題。

孩子總是不能注意聽講?兩步訓練“眼耳口鼻手”,孩子更專注!

實際上,孩子的專注力有一個發育過程,在不同的階段他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是不一樣的,随着年齡的增加,孩子的專注力也會不斷發展。

兩歲,孩子也可以集中注意力7分鐘左右;

三歲,孩子的專注時間可以到9分鐘;

四歲,孩子可以集中注意力12分鐘左右;

五歲,這個時間增加到15分鐘,接近一刻鐘。

這也就是為什麼幼稚園的課堂,老師教學都是以玩為主,就是因為孩子們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太長時間。

孩子總是不能注意聽講?兩步訓練“眼耳口鼻手”,孩子更專注!

什麼是專注呢?

專注就是意識的聚焦。就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主題上,忽略背景的影響。

比如我們看到某個場景時,立即就能知覺出什麼是主題、什麼是背景。

台灣漫畫家蔡志忠先生就曾經說過:“置心一處,無事不辦。"蔡先生所說的置心一處,其實就是專注。

雖然我們很難百分之百集中專注力于目前任務,但是,專注力和肌肉一樣,是可以訓練的。關于孩子專注力的訓練有以下幾點參考:

1、教孩子給自己的大腦下一個正向指令

孩子總是不能注意聽講?兩步訓練“眼耳口鼻手”,孩子更專注!

我們都知道,任何外界的刺激都可能引起大腦的反應,是以任何刺激我們感覺器官的事物都可能導緻孩子分散注意力。

是以,專注不止在大腦,專注還在眼睛、在耳朵、在嘴巴、在鼻子、在手指尖。

要學會專注,就要學會置心一處。要做到置心一處,首先訓練置身一處,如何置身一處?

置身一處,就是訓練孩子做一件事的時候,要控住自己身體所有感官集中在那一件事情上。

你可以這樣來訓練:

當孩子準備讀書時,首先保持身體坐正,做幾次深呼吸,然後給自己的大腦下一條開始讀書的指令,告訴眼睛應該注視書本上的字,告訴嘴巴讀出眼睛看到的字,告訴耳朵同時聽自己讀書的聲音,告訴手和腳放在合适的位置,不能亂動。

孩子總是不能注意聽講?兩步訓練“眼耳口鼻手”,孩子更專注!

除了以上動作,在讀完一篇文章之前,其他所有的聲音、顔色、氣味、物體自己都聽不到、看不見、聞不到、不能摸,然後開始讀書,此時,所有的感官都隻關注書上的字,就能夠做到置身一處。

如果同時訓練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指比較困難,我們還可以分項訓練。

第一周,訓練控制自己的雙手,等到雙手不在亂動亂摸時,可以開始訓練眼睛。

當你的眼、耳、鼻、舌、身都隻能接收你所要做的那件事情對你的刺激時,那你的意識就可以聚焦在你的主題上了,這樣,就可以做到置心一處了。

孩子總是不能注意聽講?兩步訓練“眼耳口鼻手”,孩子更專注!

2、幫助孩子覺察自己的走神

孩子訓練感官時,可能經常會走神。

這時,我們應該不帶評判的接受孩子的走神,然後用善意的語言提醒孩子。

接納意味着改變的開始,你要帶着孩子一起接納自己的走神。你可以嘗試這樣提醒孩子:“啊呀,小手指有點開心,好像忘記自己在做的事情了,趕快把他喊回來吧!”

這樣不帶評判的提醒,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反而會讓他提高訓練的積極性。

慢慢地,孩子自己也會開始覺察到自己的走神。這是好的開始,可以建議他給自己設定走神的次數,以及在每次訓練時設定不走神的目标。

孩子總是不能注意聽講?兩步訓練“眼耳口鼻手”,孩子更專注!

每天接孩子放學時,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當天在學校自己對自己身體的控制情況,正回報會加強孩子對自己訓練的積極性。

随着控制身體感官的練習,孩子的專注力會慢慢提高。在每次有進步時,一定要對孩子提出具體而真誠的贊揚。

你可以這樣表揚他:“大腦這個司令官真不錯,可以管好手、耳朵、眼睛、鼻子、嘴巴,讓他們合作幫助主人完成好每一項任務。”

孩子總是不能注意聽講?兩步訓練“眼耳口鼻手”,孩子更專注!

你也可以邀請孩子講出他自己的感受以及得到的收獲,還可以用視訊記錄孩子每次的進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變化。

很多孩子上國小之後,家長聽到老師最多的回報,就是說孩子上課不能用心聽講,注意力不集中。沒有辦法集中注意力,這會在孩子上國小、中學之後很直接地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

如果你的孩子被老師反映,無法集中注意力,而且你在生活中也發現孩子經常三分鐘熱度,多動,那可能就需要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專注力的訓練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