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吃飯太磨蹭,被罰到廁所吃飯,學會3個方法,讓孩子乖乖吃飯

導語

孩子是父母的心肝寶貝,孩子的一舉一動牽動着父母的心,父母送孩子上幼稚園,目的是讓孩子變得更獨立和得到良好的教育。

然而,有些人的做法,卻讓家長很震驚。

李女士的女兒在陝西的一家幼稚園讀大班,女兒一直嚷嚷着嗓子很疼,後來她帶孩子去檢查,醫生說孩子的嗓子被燙傷,以後吃飯要慢一點。

原來女兒在幼稚園吃飯要快,如果吃得太慢,會被老師叫到廁所吃,有的孩子一天三頓都在廁所吃。

為了避免去廁所,女兒每次都會迅速地把燙嘴的飯菜吃完。

孩子吃飯太磨蹭,被罰到廁所吃飯,學會3個方法,讓孩子乖乖吃飯

李女士很憤怒,去幼稚園了解了事情的經過,雖然最後事情得到了圓滿的解決,但是想到女兒這段時間被不公平對待,她還是覺得氣憤難平。

父母費盡心思保護的孩子,原以為在幼稚園過着快樂的日子,僅僅因為吃飯慢,孩子就要去廁所吃飯,這讓家長情何以堪!

這個老師的行為讓家長們議論紛紛,家長們一邊心疼孩子受到的傷害,一邊批評老師的做法太過分,擔心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孩子因為吃飯磨蹭,被罰到廁所吃飯,這種方式太粗暴了,結果反而會适得其反。

孩子被罰到廁所吃飯,這種教育方式要不得

1.吃飯磨蹭的問題得不到解決

有些人為了讓孩子們能夠按時吃完飯,是以制定了規則,沒有準時吃完飯的孩子,需要受到批評。

對于孩子來說,隻是換了個吃飯的地方,不喜歡吃飯的孩子,也一樣不會吃飯。

如果他們沒有深究孩子讨厭吃飯的原因,隻是一味地用粗暴的方式來管教孩子,這種做法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吃飯磨蹭的問題。

2.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吃飯原本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但是孩子因為吃飯太慢,被迫到不喜歡的地方用餐,這樣做不但會影響孩子的食欲,更重要的是損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這種地方讓人很不舒服,即使是路過也讓人難以忍受,更何況是讓孩子在這裡吃飯呢!孩子不但不會配合,而且還會對吃飯很厭惡。

孩子吃飯太磨蹭,被罰到廁所吃飯,學會3個方法,讓孩子乖乖吃飯

3.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

有些人利用自己的威嚴去迫使孩子服從,會更容易誘發孩子的逆反心理,一旦孩子試圖反抗,或者是沒有達到想要的效果,孩子可能會遭受他人的冷眼相待。

4.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有些人以“在廁所吃飯”作為對“孩子吃飯過慢的懲罰”,這種做法并不值得提倡,甚至還要禁止這種行為。

它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讓孩子對于吃飯和上廁所這兩件事産生排斥和恐懼的心理。孩子會變得害怕吃飯。

教育家陶行知說過,“體罰不足以使兒童改善行為,相反地,它會将兒童擠下黑暗的深淵。”

粗暴教育,是想要讓幼兒絕對服從自己,卻忽略了孩子的心智發育還沒有完全成熟,孩子需要慢慢自我完善自己,在包容中成長。

我們如何讓孩子愛上吃飯,提高吃飯的速度?

1.采取獎勵措施

對于吃得快的孩子,我們可以口頭表揚而且給孩子相應的獎勵,比如:獎勵小紅花。

受到肯定的孩子,吃飯會更積極,而沒有得到獎勵的孩子,會在心裡默默鼓勵自己,下次要更努力争取小紅花。

2.過小的幼兒,給予更寬容的就餐時間

有些孩子才3歲,自理能力還不過關,還不怎麼會吃飯。

這一類孩子吃飯不夠熟練,是以吃得慢,我們要對孩子有耐心,給孩子更多的用餐時間,讓孩子逐漸提升吃飯的速度。

孩子吃飯太磨蹭,被罰到廁所吃飯,學會3個方法,讓孩子乖乖吃飯

3.對于有入園焦慮的孩子,我們要盡量安撫

有些孩子在家是父母或者是老人喂飯,從沒有離開父母的身邊。

如今上了幼稚園,不但每天要上學,而且還要學會自己吃飯,會增加孩子的入園焦慮,孩子的情緒會比較激動。

對于吃飯更是無比的抗拒,我們要先安撫孩子的情緒,情緒得到釋放,孩子情緒平和的時候,我們再慢慢勸導孩子吃飯。

孩子吃飯太磨蹭,被罰到廁所吃飯,學會3個方法,讓孩子乖乖吃飯

結語

孩子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媽媽别過度代勞。

如果孩子在家裡,家長不允許孩子自己吃飯,而是追着喂飯,孩子在幼稚園吃飯也會不積極,等着别人的投喂。

孩子可能在幼稚園會我行我素,拒絕乖乖吃飯。

正常情況下,1-2歲的孩子,就可以嘗試着自己吃飯了。

3歲以上的孩子,父母就不應該給孩子喂飯了。

如果孩子決定要上幼稚園,父母第一件應該做的事情,就是培養孩子吃飯。

畢竟孩子從學會吃飯,到吃飯不磨蹭,需要時間去适應。

一開始,父母可以不限制時間,讓孩子自主吃飯,隻要孩子認真吃完,哪怕慢一點也沒有關系。

等孩子學會吃飯後,父母可以給孩子規定好時間,由長到短,逐漸減少吃飯花費的時間。

其實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很強,關鍵在于父母要給機會孩子去鍛煉,别過度溺愛孩子,舍不得孩子辛苦。

學會吃飯,這是孩子培養自理能力的第一步,父母真的疼愛孩子,就應該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

如果孩子主動吃飯,而且吃飯速度也快,在幼稚園讀書,父母不用擔心孩子會餓着,而且孩子吃飯積極,也會受到老師的表揚,上幼稚園更積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