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陳鋆
“高高的青山上萱草花開放,采一朵送給我小小的姑娘,把它别在你的發梢,捧在我心上……”在一首溫馨的《萱草花》的旋律中,患者與家屬正在插花,聽着醫生講述心理纾緩小課,還有抗癌故事分享。這是近日發生在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中心乳腺科“愈她 叙事空間”裡的情景,他們用這種特殊的方式關愛着“她們”——乳腺癌患者。
叙事醫療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
全球乳腺癌新增人數達226萬,已超越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症”。據《2020中國惡性良性腫瘤登記年報》資料顯示,大陸2020年乳腺癌新發病例41.6萬例,乳腺癌患者要面對的問題有治療、生死,還有身體不完整帶來的心理苦痛。
目前,人文關懷是惡性良性腫瘤患者不可或缺的需求,已成為惡性良性腫瘤治療、護理和康複的重要組成部分,叙事醫療也越來越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中山大學惡性良性腫瘤防治中心作為華南地區的重點惡性良性腫瘤專科醫院,建立了以叙事護理為中心的“心理健康叙事分享中心”。“愈她 叙事空間”是對癌症患者進行叙事護理的最新項目。
叙事醫學是醫學領域興起的以患者為中心的醫療模式,通過傾聽患者叙述、關注曾被忽視的情感因素、再現患者所講,以達到與患者共情,進而建立醫患間的互信,使患者得到良好的就醫體驗、醫生得到職業滿足感,實作醫學人文關懷的真正落地。
過來人分享抗癌故事
“我現在真的很好,我想把我的故事講給你們聽,希望你們今後比我更好。”本次活動的特邀嘉賓春春從湖南專門坐車來到現場,作為“過來人”她動情地講到。
“2016年11月7日是我人生最黑暗的一天,一向認為自己身體非常棒的我被診斷為浸潤性乳腺癌。”春春講到,在确診那一刻,她坐在醫院走廊上不知道往哪走,不知道要告訴誰,隻有眼淚嘩嘩地流。

抗癌女神的故事
“唐軍教授對病人像對親人一般,是他給了我莫大的信心!”手術定在11月10日,手術室門口,春春對着女兒做加油的手勢,手術很順利。
“隻要能活着少一塊肉沒事!”春春跟姐妹們這麼說。化療那段時間,春春用強大的内心來面對,每天坐第一班高鐵從衡陽趕到廣州,在中腫日間化療中心開始化療,中午吃了個快餐後,又趕當天的高鐵回程。“兵來将擋水來土掩!因為心裡接受了這一切 ,是以後面的治療并沒有别人說的那麼可怕。光頭也記得每天微笑,惡心就暫時不吃,感覺好點趕緊吃。”
經過自己食調和堅持運動 ,春春第一次複查結果非常棒!她喜歡唱歌喜歡跑步,參加了馬拉松協會、義工協會、詩歌朗誦俱樂部 ,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如今,春春已經走過了乳腺癌康複後的第6個年頭。
在歌聲與鮮花中,心得安慰
接下來,通過乳腺科周梅梅老師的引導,病友們一起哼唱《萱草花》,在舒緩的音樂聲中,她們精神得以放松。李娜護士長向患者們傳授保持健康親密關系的“竅門”,并和大家分享了許多丈夫、子女對患者的寄語。一個個勵志的故事鼓舞着每一位患者,面對家人們真摯的言語,在場的每個人都被這些親情故事所感動。
一起插花感受美
謝小明教授向患者科普了乳腺惡性良性腫瘤診療的最新進展,鼓勵她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态。
乳腺科還為大家準備了各式花朵,患者與家屬共同完成插花作品,在音樂聲中所有人都沉浸在插花的世界。素雅的滿天星,純白的百合,各色花朵将乳腺科裝點得春意盎然,在“愈她 叙事空間”,患者們皺眉得以舒展。(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檔 | 醫院提供
責編 | 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