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市值蒸發超5000億,2月份銷量跌出前三!蔚來到底有沒有未來?

時間眨眼來到了三月,各大車企也都紛紛交出了上個月的成績單。

在這數十份車企成績單中,最亮眼的無疑還是造車界“扛把子”比亞迪,在二月份僅有28天且還有7天春節假期的情況下,比亞迪的銷量依舊超過9萬輛,實作了對新能源車企的“一打十”;而讓人感到最失望的,則是“造車新勢力”之一的蔚來汽車。

市值蒸發超5000億,2月份銷量跌出前三!蔚來到底有沒有未來?

根據蔚來披露的資料顯示,今年2月份蔚來汽車共傳遞6131輛,同比僅增長9.9%;而同為新勢力的小鵬和理想則分别傳遞6225輛和8414輛,同比大增180%和265.8%,雖然傳遞量相差不大,但從傳遞量的增速來看,蔚來已經遠遠落後于小鵬和理想。

除了增速落後之外,從銷量上來看,蔚來更是跌出了“新勢力”前三——哪吒2月份銷量達到了7117輛,超過了小鵬和蔚來,曾經的“蔚小理”如今已經變成了“理哪小”,蔚來在新能源汽車行業中的先發優勢正在逐漸丢失。

在長跑比賽中有這樣一句話:跑得早不代表跑得快,更不代表就可以跑得遠;而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長跑比賽中,“跑得早”的蔚來已經在慢慢掉隊。

銷量大跌,蔚來掉隊

“完全想不明白,現在大家為什麼還買油車,除了能聞點汽油味,别的還有什麼好?”這是去年蔚來創始人李斌在NIO Day上發出了靈魂拷問。

可能沒有多少人會想到,幾個月前仍在大放厥詞的李斌,幾個月之後旗下的蔚來汽車就掉出了新勢力前三,而且下滑的勢頭越來越猛,想止都止不住。

市值蒸發超5000億,2月份銷量跌出前三!蔚來到底有沒有未來?

實際上,關于蔚來掉隊這件事,早在去年就已經有一些迹象。

根據資料統計顯示,自從去年的11月開始,蔚來汽車的銷量就開始呈現下滑的态勢。具體資料方面,2021年11月到2022年2月,蔚來汽車的銷量分别為1.05萬輛、9700輛、9652輛和6131輛,銷量逐月下滑,且2月下滑幅度明顯加大。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蔚來銷量下滑有着“缺芯”、春節、疫情反複、生産改線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過和同行相比,在同樣的大環境下,比亞迪、威馬、哪吒等車企都實作了不同程度的增長,而理想、小鵬雖然銷量有所波動,但蔚來的下滑勢頭卻更猛,掉隊的速度也更快,很顯然,蔚來的處境并非是外部所導緻,内部才是決定性原因。

而除了銷量下滑之外,蔚來的财報資料和股價表現也同樣乏善可陳。

财報方面,截至去年的三季度,蔚來實作營收262.4億,同比增長172.81%;實作淨利潤為虧損83.93億,同比下降103.78%,業績增長不增利。

而單看其三季度業績,實作營收98.05億,同比增長116.65%,雖然仍然保持3位數的增長速度,但卻是近幾個季度以來的最低數值;實作歸母淨利潤為虧損28.59億,同比下滑140.66%,同樣也是增收不增利。

市值蒸發超5000億,2月份銷量跌出前三!蔚來到底有沒有未來?

同比理想和小鵬來看,單單對比淨利潤這一點,理想和小鵬的情況要比蔚來好得多。

具體資料方面,理想去年三季度單季度淨利潤為虧損2151萬,而四季度更是盈利了2.955億,首次實作了盈利;小鵬去年三季度單季度淨利潤為虧損11.95億,四季度為虧損15.95億,雖然仍在虧損,但虧損的程度卻遠遠低于蔚來。

還有股價方面,雖然在2020年經曆了一輪大幅度的上漲,不過最近半年時間,蔚來的股價卻持續下挫。截至3月5日收盤,蔚來股價報收18.63美元/股,相較于前高66.99美元已經跌去了72%,市值更是蒸發807.6億美元,折合人民币超過5000億。

曆經坎坷,李斌和蔚來的過去

雖然如今面臨掉隊的困境,但實際上,這并不是李斌第一次遭遇困難。

作為行業中的明星企業家,李斌在1991年曾以太湖縣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在大學時拿到了三個學位,是行業中妥妥的學霸。

不過,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李斌的創業路卻并不順利。

在2000年時,李斌創立了易車網,成立了國内最早的汽車電商網;然而,由于網際網路在當時還未普及,剛開始時易車網一直不溫不火,沒過多久更是碰上了全球網際網路泡沫破裂,易車網遭遇大股東撤資、員工大批離職等情況,公司一度僅剩下7人,而李斌不得不創辦了一家廣告公司,持續為易車網“輸血”,這才讓易車網渡過難關。

市值蒸發超5000億,2月份銷量跌出前三!蔚來到底有沒有未來?

後來,随着網際網路逐漸普及,易車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10年成功登陸資本市場,市值一度超過了100億,而李斌也借此實作了财富自由;不過,愛折騰的李斌又開始繼續追夢,而他的下一個夢想則是新能源汽車。

2014年,李斌帶着蔚來汽車高調登場。因為有易車網創始人身份的加持,蔚來在推出後便受到了衆多消費者和媒體的關注;到了三年後的2017年,蔚來汽車釋出了首款量産版SUV車型,其車型一經釋出,訂單就遍布全國。

不過,雖然汽車發售,但因為電池技術上的缺陷,蔚來汽車發生了多起自燃現象,于是蔚來汽車隻能緊急召回4800多輛新車,李斌和蔚來可以說是出師不利。

後來,因為新能源汽車熱度下降,持續不能盈利的蔚來股價持續下挫,最低一度下跌到了1.19美元/股,投資人更是不顧虧損撤出了公司,蔚來一度來到了破産的邊緣,如果不是後來合肥對蔚來汽車進行了70億元的戰略投資,可能蔚來已經倒在了黎明之前。

由此來看,雖然目前蔚來的銷量正在下滑,但和之前的情況相比,李斌和蔚來尚沒有來到絕境。

死磕高端,蔚來還有未來嗎?

雖然還沒有來到絕境,但目前來看,蔚來的前景也并不樂觀。

此前,蔚來之是以能夠取得成功,很大原因是其專注高端領域的錯位打法模式,當一衆新能源汽車都聚焦于20萬以下這個價格區間時,蔚來卻将産品定位在了高端汽車上。

根據資料統計,2021年全年,蔚來汽車的銷售均價在44萬左右,這個價格超過了所有的二線豪車品牌,已經與奔馳、寶馬和奧迪并駕齊驅。

市值蒸發超5000億,2月份銷量跌出前三!蔚來到底有沒有未來?

不過,随着如今BBA等高端品牌開始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面對一線豪華品牌的挑戰,蔚來這家成立還不足10年的車企明顯底氣不足——因為一款高端車不隻是價格高就可以,而更需要長時間的口碑積累和技術打磨,但這些都是蔚來所沒有的。

此外,雖然作為行業中的先發者,但蔚來的技術卻并不先進。相比于比亞迪、小康等擁有核心三電技術的車企來說,蔚來的技術含量并不高;而更重要的是其生産也是由江淮汽車的工廠代工生産,不但需要支付高昂的代工生産費用,在疊代上也十分緩慢。

對于新能源汽車而言,技術的疊代是衡量一家車企“含金量”的關鍵,因為沒有了發動機之後,新能源車企之間比拼的無非就是誰有更高更成熟的技術。

不過,由于沒有自己的工廠,和其他新能源車企相比,委托代工的蔚來疊代速度十分緩慢。縱使距離首款SUV車型已經推出了4年多時間,但在外形、性能、續航等方面,蔚來的新車并沒有太大的改變,可以說是疲态盡顯。

作為昔日造車新勢力的“帶頭大哥”,在面對一衆新能源車企的挑戰下,定位高端但又缺乏核心競争力的蔚來已經逐漸處于下風;若繼續往這條路走,蔚來恐怕很難找到自己的未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