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會聚焦,這些聲音和新能源汽車有關

強國強芯,原料保供降價,補貼延緩,細數新能源汽車相關提案

文/曾佳

3月5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新能源汽車被再次提及,代表們也圍繞其行業發展的種種難點展開各類提案,是以要梳理相關提案,不如圍繞近年來新能源汽車所遇困局一一道來。

原料瘋漲,補貼退坡誘發開年漲價潮

随着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和儲能電池的需求擴大,大陸锂電池産量規模逐年擴大。根據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2020年大陸锂離子電池産量已達188.45億隻,同比增長19.87%。

兩會聚焦,這些聲音和新能源汽車有關

锂電池産量

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擴張之際,锂電四大主材(正極、負極、隔膜、電解液)的價格卻持續攀升,興業證券研究顯示,2021年初至2022年2月27日,磷酸鐵锂漲幅332%,電解液價格在六氟磷酸锂推動下上漲189%,三元正極材料在金屬價格推動下,年内普遍上漲超100%。

原料瘋漲的同時,政策東風也在悄然離去,此前多部門釋出通知,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在2022年底終止,今年12月31日後上牌的車輛将不再給予補貼。

新能源汽車在市場上主打價格優惠,賠本賺吆喝的方法在雙重壓力之下顯然無法繼續,近日,特斯拉、小鵬汽車、廣汽埃安AION S Plus、大衆旗下ID.6 CROZZ和ID.4 CROZZ等多款新能源車型都宣布了漲價的消息。

各代表圍繞補貼延緩、原料保供兩個議題展開了如下建議:

針對市場現狀,全國人大代表、銅陵有色集團副總經理丁士啟在接受中國證券報采訪時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受補貼政策的影響仍然較大,還未發展到完全依賴市場拉動的發展階段。”他建議延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并繼續免征購置稅車船稅至2025年。

持類似觀點的還有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他認為應延緩新能源國家補貼一至兩年、簡化前期補貼領取手續、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并從國家層面考慮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進行戰略方向調整。

而針對原料價格瘋漲,全國政協委員、甯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毓群建議,參照抽水蓄能建立新型儲能容量電價機制,多措并舉保障锂資源供應安全。

除漲價潮,困擾新能源汽車行業将近一年的晶片問題也被反複提及。

強國先強“芯”

在新冠疫情、俄烏戰争等一系列因素的影響,晶片緊缺危機已整整持續一年有餘了,據說國際咨詢公司AlixPartners預計,2021年度全球汽車行業将因為“晶片荒”損失606億美元,而就國内而言,晶片領域長期受制于外企,根據ICinsights報告顯示,到2020年,中國大陸公司僅占全球IC市場的5%。

兩會聚焦,這些聲音和新能源汽車有關

中國晶片占有率

正如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所言,短期要優先解決“缺芯”問題,但就國内形勢而言,中期要完善晶片的産業布局,實作自主可控,長期來看,要建構産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長期機制,實作長期可持續發展,王鳳英提出《完善整體布局 推動中國車規級晶片産業快速發展》。她建議:

短期優先解決“缺芯”問題;

中期完善産業布局,實作自主可控;

建構産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長期機制,實作長期可持續發展。

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也提出了關于修訂《道路交通安全法》相關條款、推動智能駕駛汽車快速發展的1個議案和5條建議,他認為中國汽車要強國應先“強芯”,加強汽車關鍵零部件産業鍊建設。

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表示要通過政策引導,多方協同,建立車規級晶片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标準,并成立第三方檢測認證平台;建議國家牽頭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晶片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參與,加快形成國産大算力晶片的研發、制造和應用能力。他提出《關于推進車規級、大算力晶片國産化 支援國内汽車晶片産業鍊協同發展的建議》,着眼“産業鍊補鍊強鍊”。

在政策引導之外,要提高電動汽車的市場競争力,還要從“電”本身入手。

電池安全、續航、充電樁、換電體系一條龍

近年,新能源汽車起火事件不斷,原因一般可以分為電氣化線路短路或者電池内部短路引起車輛自燃。

全國人大代表,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建議,為提高動力電池安全性能,促進新能源汽車行業健康發展,要加強頂層設計做好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推廣解決動力電池安全問題:一是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規劃,推動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的應用,助推其成為新能源汽車出廠的必備配置;二是逐漸對存量新能源汽車标配動力電池熱失控防護技術。

“找樁煩,充電難”一向是新能源汽車使用者最苦惱的問題,根據充電聯盟的資料,2022年1月全國車樁比基本處于3.8:1的整體水準。

兩會聚焦,這些聲音和新能源汽車有關

充電聯盟

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認為,目前大陸公共充電樁中快充占比僅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較低,導緻充電速度慢、排隊時間長、周轉效率低等問題依然突出,難以适應目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

對此,他提出三點建議:強化政策引領,統籌推進大功率快充網絡規劃布局;組建國家級創新合作平台,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加強建設服務保障,推動大功率充電基礎設施普及。

相對充電樁,全國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認為,車電分離的換電模式,與傳統的充電樁補電模式相比,具備高效補能和降成本兩大優勢,除此以外,他還提出了《關于推廣應用甲醇汽車助力交通領域碳中和的建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