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隻是想把車賣便宜,李斌就不用這麼折騰了

作者:極客公園

和年初的預想不太一樣,李斌在 2024 年成為了車圈的頂流。原本,因為蔚來主品牌沒有在 2024 年推出新車型的計劃,不少人都為他捏了一把汗。這一年市場節奏極速加快,小米 SU7、理想 MEGA 等熱門車型在上市前就積累了巨大流量,成熟玩家比亞迪、吉利系等也在持續進行産品改款和疊代。

這些關注度主要來自短視訊平台。李斌下場做起了直播,親自測試續航超過 1000 公裡的 150kWh 電池,并在北京晚高峰挑戰蔚來自研的城市智能輔助駕駛。他還拉來王傳福、雷軍、何小鵬等衆多車企大佬,一起錄制短視訊。

這一切都是為進入大衆市場積累「路人緣」。

5 月 15 日,在國際家庭日及全國低碳日這天,蔚來在上海釋出了第二品牌「樂道」,首款面向家庭市場的中型純電 SUV 樂道 L60 預售價 21.99 萬元,正式進入大衆市場。

從高端純電到大衆市場,蔚來必須在激烈競争中争奪這塊大蛋糕。同級車型裡,純電的特斯拉 Model Y 在國内的年銷量已經超過 45 萬台;理想憑借家庭用車和增程的産品心智,在 2023 年突破千億營收,并成為首家盈利的新勢力車企。

按照計劃,樂道 L60 将于 9 月正式上市發售,并在今年第四季度大規模量産傳遞。是以,如果單論數字,樂道其實很難在今年内為蔚來财報做出巨大貢獻。但一切的目标都是為規模化做鋪墊,蔚來過往在多項技術研發以及充換電設施上投入了大量資金,它們需要更多車輛攤薄這些固定成本,才能最終實作盈利目标。

是以,對成立 10 年的蔚來而言,第二品牌的釋出既是一次厚積薄發的勢能下放,更是在智能電動汽車淘汰賽來臨前,一場不容有失的關鍵戰役。

如果隻是想把車賣便宜,李斌就不用這麼折騰了

「樂道」品牌含義:合家歡樂,持家有道 | 圖檔來源:樂道汽車

01 便宜不是目的,唯一的目标是賣得更多

蔚來一直是新勢力裡一個特别的存在。一方面,它的産品設計和審美幾乎得到了消費者的一緻好評;但另一方面,偏高的産品價格(除入門款車型 ET5、ET5T 起售價為 29.8 萬元,其餘均在 30 萬元以上)又讓它始終無法上量。

第二品牌的首款車型樂道 L60,定位是面向大衆和家庭市場。比起蔚來全系車型,樂道的入門款從雙電機變為了單電機,4 個 OrinX 的智駕晶片減少到了 1 個,去掉了雷射雷達,并且将基礎版電池包從 75kWh 降到了 60kWh。極客公園粗略估算,僅僅是以上硬體成本,就可以大約減少 4.5 萬元左右。

除此之外,蔚來去年底獲得了獨立的造車資質,并在合肥布局了兩座制造工廠,這些也都有助于樂道 L60 降低單車成本。李斌表示,樂道 L60 的單車成本預計将比直接對标車型 Model Y 低 10%。

樂道 L60 的預售價是 21.99 萬元,如果結合上市前 2000 元定金抵扣 6000 元的權益,可以低至 21.59 萬元,比對 Model Y 便宜了 3.4 萬元,後者 2023 年在中國市場賣出了超過 45 萬台。後續,随着 BaaS 購買政策(即車電分離的電池租用方案)出台,預計起售價有望來到 15 萬區間。

但無論是對蔚來,還是對其他任何車企,把車賣得更便宜從來都不是目的。目前中國汽車市場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價格戰,消費者也許沉浸在各個新品「增配降價」的幸福中,但除特斯拉、比亞迪、理想公開宣布實作盈利外,其餘新能源玩家還處于大額虧損狀态。

是以,對于大多數車企來說,銷量才是盈利能力的核心名額。汽車行業需要在前期投入巨大的固定成本,如産品研發、工廠建設等,比起單車 BOM 成本,這些固定成本更需要一定量的單車毛利累積分攤。除前述提到的工廠共同外,樂道也是第一款使用蔚來 NT3.0 平台的量産車型。

樂道品牌将擔負起「走量」的重要工作。

5 月 16 日,蔚來進階副總裁兼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在媒體交流會上,用「遠超預期」描述了預售 12 小時内公司内部觀測到的訂單情況。除财報外,蔚來很少公開釋出銷量或訂單情況,此前在蔚來汽車 2023 财年電話會上,李斌曾經表示,他認為一個工廠每月一萬輛的産能,就能算得上合理和健康。

如果隻是想把車賣便宜,李斌就不用這麼折騰了

蔚來進階副總裁兼樂道汽車總裁艾鐵成介紹第一款車型 L60 | 圖檔來源:樂道汽車

02 為什麼要做第二品牌?

樂道的推出,也代表着從 2014 年以後開始創業的造車新勢力們,開始進入多品牌戰略階段。

除樂道以外,蔚來的第三品牌(内部代号「螢火蟲」)據悉将在一年之内亮相,而小鵬汽車的第二品牌 Mona 已經在 4 月的北京車展亮相,預計 6 月就将正式釋出。

對于歐洲的百年汽車巨頭或者汽車集團來說,多品牌是一種常見的經營政策,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單一品牌所能覆寫的價格區間有限。例如大衆集團旗下的産品從從幾萬元到上千萬不等,是以需要賓利、保時捷、奧迪、大衆、斯柯達等 12 個品牌來分别承載。

不過,歐美汽車集團的多品牌戰略,大多是以資本收購的形式進行,各品牌彼此的研發相對獨立。蔚來的發展路線更像另一個純電品牌——特斯拉,兩家都選擇了從高端到大衆市場的獨立研發路線,但特斯拉盡管擁有百萬級别的 Model S 到 20 萬價格區間的 Model 3 的不同車型,但并沒有選擇多品牌路線。

李斌并不認同馬斯克的做法,在媒體采訪時,他表示多品牌是他在 10 年前創業初期就基本明确的戰略方向,除了中途有過聯合研發的嘗試(後被放棄)外,始終堅定選擇這條路線。

2021 年,樂道品牌團隊正式搭建。

和單一品牌相比,多品牌需要單獨建設獨立的銷售網絡。從經營角度來看,這也符合目前兩個品牌不同的目标使用者畫像:70%-80% 的蔚來使用者來自一線城市,而樂道則希望走入下沉市場。

去年年底,李斌表示第二品牌計劃在 2024 年開出 200 家銷售門店,今天他更新了工作進度,表示在 9 月上市前,将有「至少 100 家門店」為銷售和傳遞做好準備。

如果隻是想把車賣便宜,李斌就不用這麼折騰了

樂道 L60 可以使用共享的蔚來第三代和第四代換電站 | 圖檔來源:NIO Power

但李斌明确表示,樂道不會考慮獨立拆分上市。除擁有獨立的銷售體系外,其餘大量基礎能力可以被複用,其中最有消費者感覺的就是換電。

「3 分鐘換電」是蔚來作為新能源産品核心的差異化功能,也在前期投入了大量資源。截止目前為止,蔚來在國内共建設了 2415 座換電站,其中第三、第四代換電站将支援蔚來、樂道以及其他車企的合作車型共用(這些車型預計要 2-3 年後上市)。據介紹,每座換電單日次數達到 60 次左右可實作盈虧平衡,而目前的平均值為 30 次左右。

和汽車銷售的規模化一樣,李斌并不擔心後續車輛數量增多給蔚來使用者造成體驗降級。「我們不怕換電的人多,多了就再建。現在用智能手機的人越來越多,信号和網速也不會越變越差。」

并且,對于不同品牌的車型,後期也預計會有不同的服務方式——這也是多品牌戰略帶來的優勢,畢竟相比于定義某個服務為某品牌專屬,會比定義是「某幾款車型專屬」要容易多了。

蔚來汽車總裁秦力洪告訴極客公園,盡管第三代以後的換電站都擁有支援不同品牌的能力,但具體在營運過程中,可以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調整,「這種靈活調整的能力可以以分鐘為機關進行」,并且蔚來和樂道車主都可以在手機 App 裡檢視每個換電站的實時排隊情況。

此外,樂道 L60 預計在傳遞時就将具備城區 NOP(智能領航輔助駕駛能力)。

03「便宜」可能還不夠

樂道品牌寓意「合家歡樂,持家有道」,主打家庭使用者市場,曾經有過在迪士尼任職經曆的艾鐵成成了品牌操盤手。

在品牌釋出會上,艾鐵成的首秀得到了大多媒體的認可,幾條創意十足的宣傳片展示了樂道 L60 在空間、舒适性、駕駛體驗等産品素質上的出色表現。

如果隻是想把車賣便宜,李斌就不用這麼折騰了

面向家庭市場的樂道 L60 | 圖檔來源:樂道汽車

Model Y 和 豐田 RAV4 是釋出會上反複用來對比的兩款車,這樣直接對标競品的方式在蔚來過往的釋出會上并不常見。由此也可以看出,進入大衆市場後,競争壓力顯然比高端市場更大。

現階段,樂道可能會面對以下幾個主要的挑戰:

第一,銷售能力。開 200 家獨立銷售網點,并不隻是砸錢這麼簡單。蔚來過往 70%-80% 的車主來自一線城市,是以在下沉市場裡,其實還缺乏足夠多成功的經驗。就像艾鐵成在釋出會上反複強調的一樣,大衆市場的消費者需要他們「一分一分地」摳成本,這和過往的使用者畫像可能差異極大。不過,從目前網傳的樂道汽車銷售招聘資訊推測,樂道的前兩批銷售門店仍然會從省會城市和收入相對較大的二線城市入手,并不會十分突兀。

第二,激烈的外部競争。實際上,從去年宣布将釋出第二品牌以上,就一直有聲音說蔚來可能選擇了一個不太好的時機。畢竟市場也太卷了,很多車廠老闆都公開表示在「虧錢賣車」。是以李斌也說,這款車「會優先追求銷量,而非毛利率的增長」。

第三,更加敏感和挑剔的消費者。事實上,随着網上一系列關于 L60 車型的硬體配置資訊出爐,就已經出現了一系列批評的聲音,包括使用麥弗遜懸架、入門款電池隻有 60 度等。在媒體交流會上,李斌其實對這些問題也做了詳細的回應,但在這個價格區間裡,也許比起主觀的「體驗」,部分消費者對能看見和量化的「參數」更為敏感,更何況他們現在還有很多個其他選擇。

如果隻是想把車賣便宜,李斌就不用這麼折騰了

樂道提出的「家庭用車價值公式」| 圖檔來源:樂道汽車

2023 年,李斌在蔚來科技日上詳細介紹了蔚來 12 項全棧的研發投入,并在第四季度進行了大規模内部調整,蔚來手機等邊緣部門減員,銷售團隊擴容近一倍。在激烈的市場競争和多變的資本環境下,李斌正在依托過往的研發投入,進行種種提效的改革。

而樂道 L60 是提效後的第一個正式産品,從數字上看,它肯定不可能成為蔚來在 2024 的「救世主」,因為實際大規模傳遞的時間其實隻有一個季度,但它卻可能是當下觀察蔚來最好的一面鏡子。

*頭圖來源:樂道汽車

本文為極客公園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系極客君微信 geekparkG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