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作者:路咖汽車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現在的汽車釋出會分兩種,一種是以前的,一種是雷軍式的。

雷軍式的釋出會特征是,少講自己有什麼技術,主要講自己有什麼不同,有什麼功能,讓普通人聽明白。

傳統釋出會的特征是,主要講的是自己的技術,主要講自己多領先,有些自嗨。

會後,以及第二天的采訪,又是典型的李斌式習慣,不公布訂單數量,艾鐵成說“遠遠超出預期”。至于為何遠超預期,懂李斌的人都懂,之前透露樂道會用的BAAS租電模式,雖然在當天的釋出會和第二天的采訪環節,都沒有提及。不過,無疑,這就是李斌的核心殺器。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在現場看完樂道品牌和樂道L60的釋出會之後,很容易就能總結出相應的關鍵詞:

  1. 焦慮;2. 便宜;3. 不能失敗;4. 李斌式内卷。

探底15萬元的樂道L60?對所有人都是種真實焦慮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長期以來,販賣焦慮是個中性偏負的詞,不過用在這次李斌、樂道,還有樂道品牌主理人艾鐵成身上,這可以被翻譯為“明晃晃的吓唬人”,是個中性偏好的詞。不僅僅和雷軍一樣喊出比特斯拉便宜3萬元的價格,也在全車四處埋彩蛋。

多數人都能看懂一件事,在主打家用場景下,樂道對比現有産品的特點包括: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1.安全上是主力賣點,艾鐵成的第一項介紹是安全,且在全場釋出會上,關于安全的介紹和分析花費的時間最多。沒有講AEB,沒有遙遙領先式的金句,而是安全标配,最突出的一點是高于國标測試标準4倍的追尾碰撞安全,樂道做的是90km/h 70%偏置後碰,這在如今的汽車圈裡是個使用者關注問題,但專門去做和拿出來說的車企很少;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2.對空間的優化,樂道L60分别拉上了Model Y和RAV4來對比,鑒于2個1.83米的雙胞胎男子能同時在前後排翹起二郎腿,這種表現形式也是業内少有,使用者感覺的效果也是不錯。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當釋出會用重筆墨講完安全和空間後,恍然間讓人有種穿越到沃爾沃釋出會的感覺,尤其是艾鐵成此時開始在講車内的材料使用長效銀離子抗菌;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3.車内的智能講的的不多,車外的智能駕駛講了“沒有雷射雷達”“感覺硬體布局和蔚來NT2.0基本一緻”“用4D毫米波雷達比對感覺高速路況下的靜止物體”,再加上放出一長段的智能駕駛示範視訊,告訴所有人,樂道L60開局就有城市NOA;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4.以及關于駕駛的部分,分别包含之前預熱了很久的續航,低能耗,以及釋出會上忽然拿出來說的底盤調校。最終交出的成績單是,大量優化整車風阻、使用900V、使用新的Sic和電驅之後,入門續航555km、進階730km、最長1000+km。每100公裡能耗則是比Model Y的12.5kWh略低,至12.1kWh;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5.對設計的優化也是個看點,通過車尾、車側、車頭的很多細節,它成功的改變了“和Model Y長相差不多”的局面。而看過實車之後,其實也終結了之前的一個網絡讨論,即樂道L60和蔚來EC6有多大關系,而是更應該聊一聊,樂道L60和蔚來ET系列轎車有多少關系,以及會不會帶來操控上的好處。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看完上述的一切,再加上21.99萬元的預售起步價,再繼續進一步疊加2000元訂金抵扣6000元購車款,至9月上市前,還能再降4000元,蔚來老使用者購買樂道L60分别能獲得3萬-5萬積分,折合3000-5000元,以及最後的1億元充換電補貼。

最終疊加之下,樂道L60目前可見的價格,要比Model Y最多低4萬元。當然,鑒于各家車企如今都會在釋出會上繼續給出包括置換、金融、保險等方面的禮包,樂道L60的最低正式入門價格已經明晃晃的指向了20萬元内,一個車型衆多,但是目前還沒有明确殺出次序的市場。

當然,這隻是明面上的東西,繼續往下深挖,才是同時讓車圈和消費者焦慮的,如下: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1.有着天生行業第二(蔚來是第一)的出身,開局就有1000+座換電站的樂道,BAAS在樂道身上肯定會上。在蔚來車型上,BAAS能把車價拉低7-12.8萬元,如果這同樣發生在樂道L60身上,參考目前21.99萬元的預售起步價,它會直接沖到15萬元,和本田CR-V相同的區間,再往下一點,則是長安、吉利等一衆國産SUV;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2.講了續航,但沒有具體講電池容量,講了車内智能、座艙的螢幕,但沒有像蔚來釋出會上那樣講生态、晶片、其他拓展玩法,從商業邏輯上來考慮,這都可以是李斌和樂道的後手。距離9月正式上市,還有超過3個月的時間,市場可以深度内卷去拼殺,李斌可以看過之後再決策。而決策的規則也很明确,樂道加碼的空間其實不算大,因為不能傷害蔚來的基本盤。

總之,這一切融合下來,足夠讓中國車市充滿焦慮。消費者端,是一種等待之下偏幸福的焦慮,為了避免當年蔚來ET5的錯過風口,樂道L60在上市時就會做好爆産能的準備。行業端的焦慮,則是不太好跟上樂道節奏的焦慮。

25萬内SUV市場,誰會深度焦慮?

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入門級豪華品牌的焦慮,其次是合資品牌15-20萬元的焦慮,再次是增程、插混等技術流派的焦慮。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譬如,就在講完安全和家用之後,已經有人将之和沃爾沃開始進行對比,燃油的沃爾沃XC60入門版車型裸車價如今不過29萬元,比樂道L60的預售價貴7萬元;

再有留下一切懸疑BAAS模式帶來的可能性,有着蔚來車價降7萬元的先例,再有着如今很多蔚來使用者已經很習慣780元/月租電池,樂道的電池更小,租金顯然也會更少,去計算全生命使用周期能省多少錢的思維路徑。是的,20萬元内的燃油車使用者是需要時間來扭轉自己的認知和消費習慣的。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但,樂道在釋出會上不斷提及RAV4,其實就是一種暗示和預埋。如,整體使用成本下,最終比RAV4一年省出1萬元,5年省出大學學費,這對于精打細算人群的吸引力也是存在。

最後,其實才是新能源細分市場的PK。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增程、插混人群,純電人群,換電人群,如今有着先天的思維路徑選擇差異。前兩者的使用習慣更偏向于油車,不希望有太多的續航焦慮,需要更多的安心感。蔚來的換電網絡确實有着自己的護城河和優勢,但對家用消費者來說,如果建設的覆寫度不足以普世,影響心智太難。蔚來自身的銷量,就展現着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好消息是,2025年,全球換電站數量要超過4000座,樂道使用者在之中能共用的數量,會超過2000座。也就是說,能大體上達到蔚來目前的使用效果,最起碼是解決了全國跑高速快速補能的環節。

當然了,關于樂道,很多事情還會繼續發酵。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比如,BAAS模式、智駕的訂閱模式,這對于20萬元内人群的認知,是個顯性挑戰。電子消費市場裡,破解版、綠色版盛行,各大App的付費會員主要靠送,這背後是種思維定式。已經花過了錢買車,但在使用部分功能時,還需要繼續付費。

盡管少數人已經對此适應和接受,但多數人群如今還不算買賬,為了不損害蔚來使用者的利益,訂閱模式還會存在。除非,蔚來、樂道雙品牌全部取消智駕訂閱。

比如,雖然是900V,但充電峰值功率200kW,這之中有LFP磷酸鐵锂電池的限制原因。有停車位和家充樁的使用者自然不太care,但基建不足的城市和地區裡,這會成為一定的勸退可能性。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總之,接下來的局面就變成了,有着10年技術研發、制造體系儲備的蔚來,面對價格戰時可以不再保持高冷,在樂道上應用的一系列技術儲備,三電能力上優于特斯拉,價格比特斯拉便宜很多;智能能力上,需要等到實車到手之後再驗證,但20萬元内畢竟沒有純血華為,第一梯隊站得住;換電、BAAS等等都是獨有護城河,但很明顯的一點是,樂道的使用者還是偏精英和思維開放的階層會先行購買,破圈的機會有,但難度也有。

全程不說的BAAS,車價降到15萬,才是李斌和樂道的殺招?

需要招聘新的銷售團隊,需要布局新的銷售網絡,需要繼續砸錢大量的做換電站,需要充盈的訂單來保持産能使用率,同時還得應對幾十家同價位車企繼續降價内卷。

需要錢,需要更多的合作,完成開花結果。

寫在最後

總之,樂道的出現,對當下的汽車市場來說是件好事。

不再是簡單粗暴的無意義内卷,樂道如果能快速成型,那最起碼能把車市的風氣帶好一些,拼的是誰的底線更高、技術儲備和制造體系更強,而不是誰能把成本更多的壓榨下去。或者是現款賣不動,趕緊換個名字換個造型換個方式來繼續降價。

留給李斌團隊的挑戰則是有很多,最明顯的是價格怎麼定,配置怎麼定,能保證銷量增長,卻又不沖擊或者小沖擊蔚來現有基盤的切身利益,畢竟二者身上有很多相同的運作和思維模式。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價格,距離正式上市時間還有3個多月,在目前的市場環境裡,需要給到持續的刺激,哪怕潑天流量的小米SU7,也是遇上了初期40%退單的場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