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神節專刊】黃曉霞:我和我的女兒們

文友東方女士想聽我聊聊有關子女與學生教育的話題,當時雖沒應承下來,但心裡老惦記着。近日翻看舊作,看到31年前寫的這篇《我和我的女兒們》,文中記錄了我與孩子們共同成長的點滴——

我和我的女兒們

上篇

感謝女兒。因為有你們,我才成為母親,一個幸福的母親;因為有你們,我才擁有這麼多的希望、快樂與溫馨。

喜歡聽女兒叽叽喳喳的聲音,一回到家就圍着我說個不停。

喜歡傾聽女兒們上樓那熟悉的腳步聲,放學、晚自習回家,沒到七樓就聽見女兒喊媽的聲音。開門迎女,接過書包,即便我正在炒菜,也要關小爐門,我回家女兒也是歡天喜地來開門。

我們一起登山、到郊外踏青,去公園劃船、在江邊沙灘嬉戲,充分享受快樂時光。我們猜謎語、講故事、學唱歌、開家庭晚會(生日或你們興趣時),晚會組織者、主持人是小女慧芳。獲獎者将得到你們自制的書簽:條形、扇形、圓形,各式各樣,每次我都珍藏。受重視,小女趣更濃,還自辦“家庭小報”。

【女神節專刊】黃曉霞:我和我的女兒們

生日,家庭的節日,女兒的期盼,有香甜的蛋糕還有爸媽的祝福,每次我都精心準備一番。我的生日女兒也早早籌備,常常令我驚喜過望。收到的第一份生日禮物,是上國小一年級的芳芳用五顔六色的棉紗做成的蛋糕,上面有小羊、花兒、草兒,還有“祝媽媽生日快樂”的賀卡。新年我送女兒賀年卡,寫上我的祝福、我的期望,女兒也會送我自己制作的貼畫。

晚飯桌旁,是一天新聞的釋出“會場”,也是全家最快樂的時光。一位高位截癱患者堅持自學的故事感動了她們,我便帶她們登門拜訪,聽他講戰勝死神,刻苦學習的經曆。

晚飯後餘興未了,女兒會拉着我說個沒完沒了:用什麼方法解開兩個同學的心裡疙瘩呀;她們班被評上市六好文明班,她們是怎麼做的呀,趣事、煩惱事、喜怒哀樂一股腦倒來,真的很想聽女兒沒完沒了地說,隻是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進行點撥,取得成績我祝賀她們,并提出要求;被誤解受委屈了,告誡她們要冷靜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假如我是她又會怎樣?”學會寬容人,注意工作方法;有過失時我了解、體諒,不求全責備。

慧娟初當班長時,常與我聊班上的事,我們一起分析,探讨解決的辦法。兩年來,她進步很快,班主任在學期鑒定上寫着“組織能力、工作能力較強,能獨當一面開展工作”。

中篇

嚴格要求女兒,也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女兒的,我定會做到。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楷模,深知身教重于言教,一言一行對女兒影響深遠。從不輕易許諾,一旦答應,絕不失言。常告訴孩子們,“一件事,要麼不幹,要幹就認真努力幹好,不給自己留遺憾”,我的父親就是這樣對我說,我把它作為座右銘,如今我也這樣告誡我的女兒們。

我搞廣播工作,早出晚歸,晚飯吃得很晚。很喜歡看女兒吃飯津津有味的模樣,常戲谑:這麼貪嘴,當心長胖喲。女兒回敬:媽媽,我要長胖了,責任在你,我們又想和你一起吃飯,你又天天那麼晚才下班。再說和你一起吃飯又特别香,吃得太多,沒消化完就該睡了,還能不胖?

一次女兒問:媽媽心目中第一重要的是什麼?我知道你期待的答案是“女兒”,可我說“第一重要的是工作”,女兒嘴撅起來了,不高興。雖這般,但對媽媽,女兒很了解很支援。一次去外地開會,想到第一次要把女兒撇在家這麼多天,真正放心不下,一再地叮囑這、囑咐那,雖然女兒們一再保證絕對遵照執行,在外仍牽腸挂肚。一進家門,便迫不及待問起,她爸說,女兒們乖極,每天放學回來自覺地安安靜靜地學習,電視也不看。每天對好鬧鐘,姐姐早早起來做好飯,喊妹妹起來吃。自己洗衣,爸爸衣服一換下也拿去洗,還沒忘記晚上十一點喊爸爸起來上夜班……哎呀呀,累煞我兒。女兒說:媽,再該放心了吧,以後出差開會什麼的,自管去,不必記挂。

我熱愛我的工作,為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38歲報名自修《漢語言文學》大專課程。讀書,除了喜愛,還有就是為孩子做榜樣。

白天上班,晚上去自修輔導站上課,一次生病發燒,那時一西公路在建,上班要翻過一座山梁去一門坐車,下石階時,燒得暈暈的我一腳踏空滾了下來,身上青一塊紫一塊。下班沒回家,正昏昏沉沉偎在沙發裡,工作室門開了,娟兒背着書包走進來——她放學也沒回家。“怎麼來了?”“來陪讀。”女兒買了面包、點心,“你肯定沒吃飯,快吃,吃了我陪你去上課。”女兒攙着我去了自修輔導站,我聽課,她在旁邊做作業。

自修考試前幾天,精神高度緊張,吃不香、睡不着,女兒給我按摩,稚嫩的手在我肩背上抓抓捏捏。第一天考試回家,叮囑女兒看完電視喊我起來複習,便蒙頭躺下。淩晨一點半,娟兒喊醒我,問為何不早叫我?女兒說,想讓媽媽睡足6小時,好有精力考試,鬧鐘對到一點半,鬧醒她,再喊醒我。并告訴:見媽媽吃不下飯,妹妹已煮好了粥,還放了紅棗,在高壓鍋裡,媽媽莫忘記,吃了再去考試。我好感動,覺得考不好,真對不起女兒。

家清貧,日子艱難,女兒小姑上大學,我将結婚唯一的一床新毛毯送給她,家裡用的是一床用口罩拼接成的毯子,已快20年。

家裡還是黑白電視機,去年舉全家之力花了1100元買了台“華樂”冰箱,兩個女兒将攢了十幾年的壓歲錢、零花錢,加上作文獲獎的錢,共330元傾囊相助。女兒學校要開攝影課,她堅持要自己攢錢買照相機,錢很難攢,在家吃早餐,省下早點錢。

家中幾件不規則的舊家具,幾塊木闆自己動手釘一個書架,不靠牆放,便會倒下。她們不貪嘴、不買零食,沒有一件高檔衣裳,穿的不少是親友送的,或我用舊衣改的,但女兒從來不争,有時我問女兒:有沒有覺得當媽媽的女兒很委屈?

【女神節專刊】黃曉霞:我和我的女兒們

下篇

女兒同學間玩《你之最》填卡遊戲,“你最好的朋友?”女兒填的是“媽媽”。同學們羨慕極,也讓我美極、幸福極——能被女兒當成朋友。

我留心觀察,努力走進女兒的内心世界,女兒渴望能被當成一個獨立的人,和家長一樣平等的人,希望得到朋友般的友誼與信任。十六、七歲的孩子愛幻想、非常敏感,哪怕發現一點點的不信任,就會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封閉起來,堅冰難融。

女兒的同學來家,我熱情友好接待,不介入談話、不去打擾。走後也不好奇打聽:誰呀?來幹什麼?這樣她們會很反感,認為不信任,像個“包打聽”。其實也不必問,女兒談的趣事,多會跟我說。女兒都有自己的抽屜,擁有自己的天地,裡面存放着珍藏的小玩意:同學送的賀卡、生日卡,書信、日記本,還藏有那些所謂的“小秘密”。抽屜沒上鎖,但我從來不去翻看,尊重和信任,才能使女兒向我敞開心扉。

我們心相融,常常女兒想什麼、想說什麼、想做什麼,一個神情我就知道,女兒的喜怒哀樂我能感覺到,有時我們會脫口說出一模一樣的話來。她們想對我講的,會主動跟我講,不想講的,我也不去追問,但她們對我無話不說。

好書、好文章我們互相推薦。女兒迷上了三毛(其實是被我拉進去的,我向她們推薦三毛在撒哈拉),借回三毛的書,看後必定要推薦其中幾篇與我。我也實在是喜歡看的,再忙我必看完,和她們一起讨論,談書中的故事與現實,明辨是非。常拿來影視中、生活裡、社會上的人和事進行讨論,聽她們的見解,增長見識,提高她們觀察社會的能力。

朋友就要交心,我也和女兒談自己,談快樂和煩惱、成功與失敗,給以借鑒。孩子是我文章的第一讀者,寫出的文章,先讀給女兒聽,讓女兒談看法,有些地方還是按女兒的提議來修改,激發了女兒對寫作的興趣。

鼓勵支援女兒走出去參加各類活動,去鍛煉提升,讓社會認識自己,接受社會的挑選。

1990年,黃石電台《一周博覽》欄目舉辦“長征杯”大中學生有獎征文活動,我鼓勵慧娟投稿。她按時收聽每期廣播征文,寫下了校園一事,寄出後播出,獲得三等獎。

1991年4月,黃石“挹江杯”作文大賽,慧娟報名參加。作文寫到一半,不知怎麼往下寫,問我,我想挖掘她的潛能,打消其依賴思想,便自顧看書不理睬。她不高興,但見我正忙着自學考試複習,不好意思糾纏,40分鐘不跟我說話,撅着嘴一旁寫作文(家裡隻有一個書桌),這篇作文《雪兒》獲得了一等獎。

慧娟參加學校《我愛我的專業》演講,她和我一起推敲演講稿,演講獲得第一名;

5月,黃石電台“黃石文學第六屆朗誦會”,姐妹倆一起參賽,姐姐朗誦妹妹的征文作品,參賽者800多人,獲獎率僅5%,慧娟、慧芳姐妹倆雙雙獲獎;

小女芳芳喜歡做手工、畫畫,畫的“植樹節節徽”向黃石日報投稿被刊登;畫的《醜小鴨》獲黃石市第二屆“蓓蕾杯”少兒書畫佳作獎。當時我建議她選送另一幅《台灣回歸祖國》去參賽,她堅持,我沒強求她按我的意願,尊重孩子的選擇。

看《中國婦女報》,慧娟問怎麼不參加《怎樣當個好媽媽征文》?我說實在慚愧,不知道自己這個媽媽當的究竟如何,女兒說:以身作則就是最好,她班上很多同學不願意和媽媽一起,很久不和媽媽說話,她們的媽媽很“煩人”,如果我的媽媽不去自修,不這麼忙,可能也會來“煩”人。她還對我說:“媽媽,以後我也會去自修深造的,也知道很難很苦,說不定我會急得抱着書哭,說不定我會氣得将書丢到地下再去撿起來,說不定我會恨得将書一揉再抹平……也許不會,我向來愛惜書的。雖說自修會很苦很難,但我會堅持。”我聽了很感動,也很慚愧,她說的那些“虐書”行為,我多有過。

1991年10月

補記

往後的9年間,女兒們相繼走上工作崗位。讓我備感欣慰的是,她們找工作沒讓我操心,沒送禮,也沒求人。

1995年長女慧娟經過筆試和4次面試、試鏡,以主持人類總分第一名的成績走進黃石電視台,還自修了《新聞》大學。

次女慧芳上大學期間,拿着她在報紙上發表的一些文章作敲門磚,暑假自己去《東楚晚報》(1998年)、《楚天都市報》(1999年)、《北京晨報》(2000年)當實習生,遭遇冷落、坐過多天冷闆凳,她主動去接熱線跑新聞,采訪稿屢屢見報,2000年大學畢業,被《東楚晚報》聘用。

【女神節專刊】黃曉霞:我和我的女兒們

作者簡介

黃曉霞, 老三屆,企業退休。熱愛生活,喜歡讀書寫作。拾掇生活中感動自己的人和事,綴成散文集《歲月無痕》。

【女神節專刊】黃曉霞:我和我的女兒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