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本文轉自:棕榈大道大學申請

ID: palmdrive_undergrad

文:棕榈君

近兩年,“教育内卷”、“全民雞娃”、“佛系媽媽”等網絡熱詞接連沖上熱搜,引發社會各界大規模的讨論!

可就在這場不同觀念、不同階層之間的“家庭教育大戰”還未分出勝負之際,新一代年輕群體卻給自己的父母“狠狠上了一課”——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不久前,我偶然刷到這條微網誌,說的是一位立志成為“富二代”的男孩,每個月都會給爸爸寫一封家書,而家書的内容,則大緻分為三個部分:

1. 問候安康;

2. 觀察父親近來有些躺平,很不應該;

3. 肯定父親的努力,并表示如果再加把勁,明天會更好。

看到這,網友們幡然醒悟:這個故事的核心邏輯與我們熟知的“雞娃”現象何其相似,隻不過父母和孩子的身份,來個360度大反轉。

雞娃時代還沒結束,

“父母被娃反雞”的時代來了

一層石激起千層浪,在這封“骨骼清奇”的家書帶領下,該微網誌評論區也瞬間成為了一個針對父母的大型“絕地反雞”現場,分享幾個熱評,大家自行感受一下!

“俟我父得道,何愁我等不能升天”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年輕人不僅要自己努力,也要督促爹媽奮勇上進”

“别光顧着起哄,趕緊連夜給爸媽寫家書啊!”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與其抱怨環境,不如改變父親”

“雞父母算啥,我還見過雞自己導師成為院士的”

“如果有可能,誰不想啃一輩子老呢?”

“别問,問就是為了爸媽好”

……

看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是什麼感受,但我相信,那些整天“恨鐵不成鋼”、要求孩子成績名列前茅、絞盡腦汁也想把孩子送進名校的“虎媽狼爸”們,此時此刻,心裡一定五味雜陳。

正所謂風水輪流轉,當你還在用“雞娃”抵抗内卷時,有些孩子已經從家庭層面領悟到了“雞娃教育的真谛”——與其自己孤身一人卷,不如全家一起卷,從機率學的角度上考量,成功幾率還更高。

望父成龍,孝裡藏刀,屬實紮心。

不過,大家也千萬别認為,從未沒有給過孩子壓力的佛系爹媽,就不會被卷進這場“被娃反雞”的戰争!

看過電影《你好,李煥英》的人,一定記得下面這個橋段:

電影中,李煥英塑造的是一個主見與理性并存,内心強大,近乎完美的母親形象,她對女兒曉玲的期待也非常樸實,希望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但曉玲卻絲毫不像是一個被“佛系媽媽”養大的孩子,反之,她的性格糾結又複雜。

一方面,她極度自信,認為自己什麼事都能Hold住,另一方面,她又極度否定自我,而經曆了離奇“穿越”事件後,曉玲更加認為,自己之是以沒能滿足母親的期待,是源頭上出了問題。

于是,便有了媽媽被廠長相中當兒媳婦,曉玲挖空心思想讓媽媽抓住“改嫁”的機會,以達到逆天改命的目的——這戲劇化的一幕!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你以為這是最紮心的?生活遠比熒幕中的故事殘酷多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去年曾刷屏教育圈的一篇文章——《雞娃雞到最後,卻被娃反雞》。

作者一路把女兒“雞”進北京四中後才發現,原來在這所頂級高中裡,家長們雞娃的格局完全不一樣。

有的家長可以讓孩子放下學業去環遊全國、有的家長可以斥巨資送孩子去南極考察、有的家長可以請中科院的院士帶着孩子搞發明......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照這麼卷下去,何時才是個頭啊!

而女兒作為四中學生,更切身體會到了自己與同學之間的差距,經常一回到家就和媽媽“倒苦水”:

“你為什麼不能像那誰家的父母一樣,再賣一套房送孩子去美國讀大學?”

“實在不行,像那誰的爸媽一樣也行,崇文門一條街都是人家的鋪子!”

後來,女兒幹脆直接跟媽媽攤牌:

“媽媽你不如再努力一點?咱倆商量商量,期末考試我進年級前30,你争取提個幹?”

聽到這番話,這位媽媽感慨到:

“有些十五六歲的孩子,并不能了解什麼是‘世界的參差’,以為隻要自己努力奮進,就能獲得與同學們平等的起跑線,殊不知,前方等待自己的是已經落于人後的賽道。”

是以,佛系父母也好,雞娃爹媽也罷,無論給自己灌下多少教育雞湯,都不及被孩子打一次“雞血”來的刻骨銘心——

你羨慕别人家娃

孩子也想要“别人家的爸媽”

事實上,關于文中一開始提到的99年男孩,還有一個讓人始料未及的後續: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原博文已删除,來自網友截圖)

根據原部落客所述,這位“望父成龍”、想成為“富二代”的男孩,本身家境就非常不錯,而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努力的人,是以,這封“雞爹”的家書映照出的,并不一個想要坐享其成的躺平青年,而是一個父子互相促進、互相鼓勵的良好家庭教育典範!

毋庸置疑,“孩子雞父母”和“父母雞娃”本質是高度一緻的,即不願意輸在起跑線上。可起跑線到底指的是什麼?當然是父母的見識!

知乎上曾有一個浏覽量高達46.7萬的問題:

你身邊有優秀的父母嗎?他們有什麼明顯的特點?

一個99年男孩的“反雞娃”實踐:爸媽我想當富二代,你們再努力一下吧!

其中一位曾就讀于西北大學的答主的故事令我印象非常深刻,她提到:

我的父母和很多中國父母一樣,為我提供了最好的教育機會。從小到大,我在哪裡上學,我爸媽就會立馬搬到哪裡去,和“孟母三遷”比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國小到高中我都在海澱上學,但我媽的工作一直在國貿一帶,從我家到她的工作機關,開車至少2個小時。

北京的交通的擁堵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上了多少年的學,我媽就在路上堵了多少年,盡管如此,她從沒有和我抱怨過她的辛苦。

我們家的關系非常平等,我一直認為在一個暴力或者強權的家庭裡,在不尊重孩子的家庭裡,在不懂得傾聽的家庭裡,很難培養出一個有獨立人格的孩子。

是以,父母對我影響最深還是價值觀。

和很多中國父母不太一樣的是,我父母從未告訴過我“我給你提供了這麼好的教育,你一定要出人頭地”,他們從來沒有強迫我成為一個“成功”的人。

十八歲成人典禮上,父母給我寫了一段話:“Don't try to become a woman of success - become a woman of value."(不要試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要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

意思就是說,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與否很難定義,但能夠為周圍的人解決問題,或者說廣義地為社會解決問題就是“有價值”的,哪怕一輩子都默默無聞,但凡有價值的生活,就是值得的。

時至今日,即便出了國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我依舊深以為然。

看到這裡,大家發現了嗎?為人父母,之于子女,無條件的付出縱然值得稱道,但在一段優秀的教育中,孩子在接受父母這些付出的同時,更願意看到一個渾身閃光點的父母!

紀伯倫曾在詩中寫到:你們是弓,而孩子就像是弦上向前射出的、生命的箭。

優秀父母,不會替孩子決定該從哪裡上岸,隻是悄無聲息地劃動船槳,告訴他們風浪襲來之時,應該如何挺直脊梁去面對,如何抵達想去的地方。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