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娃被打後,聽爸媽的話“打回去”,後來咋樣了?結局讓人歎息不已

大家好,我是蕃茄媽媽!

01

前幾個月,我國中的同學舉行了一次聚會。雖然到場的同學不多,但是有一個人足夠讓人備受矚目。那就是同學小銘,小銘當年上學的時候,學習成績不是很好,而且經常有人欺負他,被捉弄、挨打是家常便飯。後來,他國中沒有上完就轉學了,一直沒有他的消息。

娃被打後,聽爸媽的話“打回去”,後來咋樣了?結局讓人歎息不已

這次,小銘來參加同學會,令同學們都大吃一驚。他開的車是一輛奔馳越野車,據說要有好幾百萬,戴的手表也和車子的價值差不多。這樣出現在大家面前,讓當年欺負他的那些人,都變了模樣。他們仿佛曾經是非常好的小夥伴,多年不見,十分親熱,互相交換着聯系方式。

回家以後,我就和老公說:“如果當年這個同學的學習成績,可以像他現在的财富一樣優秀,估計早就享受到了這樣衆星捧月一般的待遇了。看來,小孩的世界和大人是一樣的,隻有你足夠強大,才能避免被欺負。”

娃被打後,聽爸媽的話“打回去”,後來咋樣了?結局讓人歎息不已

于是,我們就孩子如何可以避免被同學欺負展開了讨論。老公說:“我們的孩子如果被人欺負,我絕不會叫他打回去,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隻是家長推脫責任的做法。因為可以動手打人的孩子,一般是不會被欺負的。如果孩子并沒有被欺負,家長一直強調用武力手段解決問題,還有可能會在孩子心裡種下暴力的種子。”

不得不說,我老公說的這一段話還真的是很有道理。

02

每一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怎樣可以防患于未然也是每個家長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家長确實也是這樣做,每天上學前都會囑咐孩子:“我們千萬不能受氣,有人打你,你就打回去。”教孩子打回去,能夠起到保護孩子的作用嗎?通過調查研究發現,效果真的是不太好。

娃被打後,聽爸媽的話“打回去”,後來咋樣了?結局讓人歎息不已

孩子如果每天被家長囑咐,要用武力解決問題,可能會變得比較暴力

我曾經在幼稚園見過一個男孩,他隻要稍不順心就會對小朋友大打出手。他如果犯錯,老師想要教育他,也會遭到攻擊。孩子嘴裡經常念叨的一句話是:“我爸爸說了,誰也不能欺負我,誰欺負我,我就要打他。”

什麼是“欺負”,孩子根本就分辨不清楚,而這樣的情況,爸爸也已經很難改變了。

心理學家班杜拉曾做過一個實驗,他把一群年齡在3~6歲之間的孩子,随機分成兩個組。然後,一個組什麼也不做,另一個組經常觀看一些打人的視訊。一段時間過後,每個孩子得到了一個洋娃娃,這兩個組的孩子,對待洋娃娃的态度截然不同。經常觀看打人視訊的孩子,對洋娃娃經常摔打,而另一組孩子對洋娃娃都是比較友好的。

娃被打後,聽爸媽的話“打回去”,後來咋樣了?結局讓人歎息不已

我們經常給孩子說:拳頭可以解決問題,這樣的孩子如果沒有受到别人的欺負,就可能變得會非常暴力,不懂得如何與别人溝通交流。就好像很多孩子喜歡看卡通片《奧特曼》,看完之後也會變得喜歡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心情,會動手打小朋友,也是一樣的道理。

性格軟弱、經常被欺負的孩子,家長教他打回去也沒有用,還可能會被打得更慘

從小到大,上學這麼多年,我也見過許多被欺負的同學。他們當中有的也曾經試圖反抗,可是,一般都是很難成功的。反而,你試圖反抗的意圖,被施暴者看在眼裡就成了挑釁,更容易激起他們的打人的意願。是以,還手,如果打不過,反而被打得更慘的人有許多。

娃被打後,聽爸媽的話“打回去”,後來咋樣了?結局讓人歎息不已

03

但是孩子如果被欺負了,家長不能讓孩子打回去,難道要眼睜睜地看着他被别人欺負嗎?當然不是的。防止孩子成為被霸淩者欺負的對象,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引導孩子,這樣做更有效。

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可以避免孩子受欺負。

一個人的氣場是可以吓走壞人的,特别是在小孩子之間。如果你的孩子是非常自信、開朗的性格,他會很小機率被别人欺負。一般霸淩者,會找那些膽小怕事的孩子下手,會降低自己被抵抗、舉報的幾率的。

娃被打後,聽爸媽的話“打回去”,後來咋樣了?結局讓人歎息不已

帶孩子鍛煉身體,成為身體強壯的人。

如果你是一個特别強壯的孩子,一般也是不會被欺負的。畢竟都是孩子,從視覺上來看,他們也不會選擇一個自己可能打不過的人來欺負。是以,父母多帶孩子鍛煉身體,孩子身體強壯才是最好的保護力量。

引導孩子成為善于交際能力的人。

孩子如果是有很多朋友的人,也會成為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孩子的朋友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他們會團結,會互相支援和保護,對打人者就是一種震懾。是以,多交朋友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法。

娃被打後,聽爸媽的話“打回去”,後來咋樣了?結局讓人歎息不已

避免孩子被欺負,口頭上說是不管用的,還要讓孩子從心理上和身體上都更有安全感才行。

互動話題:家長朋友們,你家孩子被人欺負過嗎?你當時是如何處理的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