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疫情期間線上課對于學生、家長、教師都是一大挑戰,其中更考驗家長,尤其是雙職工家庭。一邊要忙碌工作,一邊還要兼管孩子在家的安全以及線上課程,難免會容易無助煩躁。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為了幫助家長對孩子做好居家上課的家庭教育,深圳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與深圳市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給予家長以下建議。

了解接納孩子

洞察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

居家網課能在疫情期間保護師生安全,又不中斷孩子的學習,是特殊期間無法避免的選擇。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但要高效上好網課,管理好自己的學習、娛樂、生活作息,對于那些還在發展學習驅動力、提升專注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們來說很困難,極容易暴露問題,正如家長們經常苦惱的,如三催四請才掐點起床、邊吃東西邊學習、見縫插針玩會電腦、寫作業拖拉等等。

網課期間,孩子這些一再出現并且很難改變的作妖行為不斷地刺激父母神經,讓父母難以忍受孩子,耐心被消耗,于是常常條件反射地批評指責孩子,做不到情緒溫和地循循善誘。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然而,說教批評指責隻會引起孩子的心理防禦如否認自己的錯誤、憤怒地進行辯解、自責、對抗等等,這樣的行為伴随的負面情緒會降低孩子的學習意願,阻礙孩子激發動力去改變,唯有鼓勵、肯定、支援才能給予孩子正向改變的力量。

意識是行為的先導,認知是情緒的決定因素,先了解接納孩子才能耐心對待孩子。智慧的家長在思考如何幫助孩子前,首先會去了解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1

1.為什麼孩子就是拖拉?

網課期間最令父母頭疼的問題,一定是孩子起床、洗漱、上課、寫作業、睡覺拖拉磨蹭,孩子的拖拉磨蹭影響學習狀态、降低學習效果,還影響生活作息,并且打亂了父母的計劃安排,影響父母的工作,讓父母頭疼不已,忍不住轟炸孩子。

然而,拖拉磨蹭是大多數青少年成長中必然經曆的問題,就算是成年人,也有調查顯示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拖延。孩子拖拉,一方面是環境問題,沒有課堂氛圍,無法激發學習積極性,一方面是能力問題,是真心地做不到:

中國小生的大腦還未發育成熟,一般25歲大腦基本成熟,而目前孩子們情緒腦的發展要早于理智腦,做事情會更傾向于簡單的、愉快的事,而面對困難的、易引起焦慮的事,大腦會下指令讓孩子晚一點做甚至直接回避。

是以,幫助孩子對抗拖延症最好的方式不是催促,而是避免孩子對所要做的事産生負面情緒,激發孩子對所要做的事産生積極情緒。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2

為什麼孩子就是不能自主學習?

不能自主學習的根源在于沒有學習興趣,無法激活學習内驅力。

然而,每個孩子天生就有強烈的學習興趣,對這個未知的世界充滿着好奇,比如說每一個小嬰孩會忍不住去聽、看、觸摸、吮吸等方式去探索世界,這是人的最初學習行為。

那麼,為什麼孩子慢慢變得對學習不感興趣?那是因為在社會的焦慮裹挾中,“學習”這件事慢慢和很多東西捆綁在一起,如父母對孩子學習要求過高演變的壓力、學校較嚴重的同輩競争、長期經曆學習挫折得不到疏導而形成的習得性無助等。

而網課狀态之下,孩子更容易對學習産生焦慮情緒,這樣的狀态下,父母的說教催促批評隻能讓孩子想辦法敷衍了事,想要幫助孩子提升自主能力還得先想方設法激發孩子學習内驅力。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3

為什麼孩子就是易受幹擾?

易受幹擾是網課期間孩子與父母都頭疼的問題,極其影響學習效率,它和專注力能力有關,專注力能力不強則容易被幹擾。

孩子易受幹擾,可能是因為:

(1)專注力是一種能力,和年齡、成長經曆有關,同時也受基因遺傳影響,如有些孩子天生就專注力極強。如果家長發現自身專注力不強,請不要過度要求孩子能夠小小年紀就不受誘惑,家長不過度焦慮,接受小朋友慢慢長大。

(2)專注力也受環境影響,它像記憶力一樣,既能被損害,也能通過訓練得到提升。長期處于幹擾環境之下,孩子專注力容易被破壞。孩子上網課期間就極容易受到客觀環境幹擾,大腦受到來自各方各面的刺激如不潔嘈雜的學習環境、在孩子上課寫作業時父母頻繁提醒監視孩子、父母經常的争吵......

是以,想要幫助孩子不受幹擾,要花時間精力去評估孩子專注力水準,有意識科學地培養孩子專注力,幫助孩子營造良好的專注學習工作的氛圍。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4

為什麼孩子就是容易沉迷網絡?

居家網課期間,單調重複的生活令孩子們的旺盛精力無法排解,孩子們沉迷網絡的根本在于缺乏有趣的健康娛樂方式,是以缺乏快樂能量,躁動不安的孩子們更容易在網絡中遊戲、刷視訊、聊天進行心理補償。

人是關系動物,缺乏關系聯結會讓人缺乏生命真實感,産生生活無意義的虛無感,進而會選擇不良的成瘾方式麻痹自己。若是孩子已經嚴重到網絡成瘾,那很有可能是孩子的社會支援系統出現了問題,如親子關系、同伴關系有問題,讓孩子感覺到孤獨空虛困苦沒有支援,隻能将情感投入到虛拟世界當中。

是以,想要幫助孩子合理使用網絡,網課期間不受網絡其他資訊誘惑,需要幫助孩子建立正常有序健康有趣學習生活,有親朋好友的關心關愛,真實地對現實生活産生熱愛。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耐心持續給予智慧幫助

當清楚地了解孩子們的問題不是因為孩子懶惰而是真的還做不到,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原因,家長可以抗住80%的焦慮,才能持續耐心地調動智慧去幫助孩子,而不是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如催促、批評、打罵這樣無濟于事的方式改變孩子,讓孩子能夠高效上網課,并且避免産生親子沖突。

想要促進孩子自我改變,最重要的就是持續不斷地真誠地不敷衍地鼓勵、肯定、支援孩子。當然,除此之外,還要給到孩子實實在在的幫助:

幫助孩子緩解拖延症

(1)幫助孩子對易拖延的事減少消極情緒,如避免讓孩子對上課對寫作業這樣易拖延的事産生“我不行”“這很難”“做不好會被批評”等消極想法,這就需要家長們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少批評少催促,當孩子學習任務很繁重無從下手時,幫孩子把任務分成大大小小的目标,從簡單的容易的着手,從感興趣的科目開始并慢慢推進。

(2)可以嘗試舉例子、利用新聞事件等方式讓孩子直覺地認識拖拉及其後果,如為了讓孩子了解拖延導緻熬夜的危害,可以用形象生動的科普知識、用熬夜導緻腦損傷的新聞例子甚至是帶孩子去醫院由醫生科普的方式教導孩子。

(3)若嘗試以上方法都無效,很有可能是孩子目前即使拖延也可以解決問題,并不會帶來嚴重的惡果,隻是家長過度焦慮了。這種情況下,還需要父母放松心情,以牽蝸牛去散步的态度等待,讓孩子在經曆中切身體會拖延會導緻不良後果而自主發生改變。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幫助孩子高效學習

(1)避免對孩子有過于理想化的期待。很多家長希望孩子在家能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主動學習、高度專注,這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家長可以先換位思考,将對孩子的期待調整到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避免給孩子過度的壓力。

(2)了解孩子目前的學業水準,與學科老師們幫助孩子制定符合水準的目标,避免孩子自我要求過高,最後因能力達不到目标産生極強的挫敗感進而産生厭學心理;

(3)幫助孩子在居家網課期間有更多其他方面的成功體驗,如興趣愛好、勞動家務、廚藝方面等等。讓孩子有快樂的體驗以及成就感,會提高孩子的自信,這種自信也可以遷移到學習方面進而激發學習興趣。是以家長在網課期間要多與孩子交流,強化孩子在一些方面做得好的地方,讓孩子感覺到自己的進步能被看見,被父母認可,感覺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價值的,想要成為更好的人,進而願意在學習方面進行努力,調動學習積極性。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幫助孩子提升專注力水準

(1)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商讨、布置家中合适的學習場所。其次,家長也需修煉好自己,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打麻将、唱歌、開大音量看電視,不過度關注孩子學習進進出出盯着孩子等。讓孩子能更容易集中精力投入學習。

(2)網絡上有很多益智的提升專注力的小遊戲,家長可以積極去尋找相關資源,以遊戲的方式培養孩子專注力,此外也可以增加親子共同參與的活動,增進居家期間情感連結。

(3)7-10歲、10-12歲及12歲以後的孩子專注力水準分别為15-20分鐘、25-30分鐘及30分鐘以上。若孩子的專注力明顯不符合年齡該有的水準,應當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而不是一味埋怨孩子。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要忍住,他隻是大腦還沒發育好)

幫助孩子避免沉迷網絡

随着線上課開展,孩子們趁機使用網絡的機會增多,大多數家長對于孩子沉迷網絡的焦慮越發猛烈,忍不住把孩子使用網絡這件事當做“洪水猛獸”。

然而,網絡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特别是在網課期間想要通過一刀切的方式完全控制孩子使用網絡,幾乎不可能做到,也也不利于孩子與外界連接配接。并且一刀切的完全控制網絡的方式也會激發激烈的親子沖突。

是以,家長需要學會放下執念,允許“網絡問題”存在,然後跨越它,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更高效地投入健康的學習與生活。家長可以這樣嘗試:

(1)陪伴孩子加強居家活動。讓孩子不再沉迷于垃圾娛樂的最好方式就是幫助孩子有豐富的生活體驗以及健康的興趣愛好,尤其是在枯燥的居家生活當中。是以,家長需要帶動孩子每天有合理的運動、陪伴孩子做一些居家親子活動如一起下廚、做益智遊戲、散步聊天、鼓勵孩子堅持至少一項興趣愛好如音樂、繪畫等。

(2)共同協商手機網絡使用時間并嚴格管理。對青少年的網絡管控不能走向兩個極端,既不能一刀切也不能放任不管。可以綜合班級同學使用網絡的時間以及老師們的建議,與孩子協商使用網絡的時間,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不過度使用網絡。

(3)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親子支援并幫助孩子建立良好朋輩關系支援。無論是對孩子還是成年人,當一個人的生命需求被覺察、被關注、被了解、被滿足的時候,他能感覺到人生的意義,不想要虛度生活,自然而然就不會在虛拟世界尋找存在感。是以,家長需要經常性找機會與孩子獨處,與孩子深入聊天,尤其是與學習無關的話題,或者哪怕隻是跟孩子閑聊,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給予了解與滿足,也能滋養孩子。而對于青少年來說,同輩的肯定和認可也非常重要,要幫助孩子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及時疏導孩子與朋友的人際沖突,允許孩子每天有時間線上跟同學朋友聊天。

(4)及時帶孩子做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若孩子已經高度沉迷網絡,如情緒完全受網絡控制,不能使用網絡就産生強烈悲觀、沮喪和生活無意義感;除了上網其他什麼事都不想做,已經因為網絡問題颠倒作息、無法完成正常的學業任務等現象,請不要與孩子争奪網絡,而是及時帶孩子前往醫院就醫或求助心理咨詢師。

最後,建議家長每天起床後

默念三四五六(按需)遍:

“打罵解決不了問題,隻會激化家庭沖突!!!”

......

居家網課别着急,智慧錦囊交給您——家長心理調适篇

-END-

第一教育内容團隊

轉載 深圳市心理與家庭教育指導中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