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不知道各位家長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成績很差或者不夠好,講的各種道理、學習的重要性甚至是很多的學習好方法孩子也都認同、接受,但卻總是做不到或者是堅持不了幾天。

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不願再聽那些道理也不愛聽那些所謂的好方法。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明明孩子也想學好,也知道學好是必須要努力的,但孩子就是做不到。

除此之外我們也經常能夠看到有很多的家長表示自己不在乎孩子的成績或者是勸說其他家長不要太過看重孩子的成績,并且會講很多如果家長太過注重成績對孩子的不好影響。

受此影響不少家長也會嘗試着跟孩子用“成績不重要”“關鍵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這類話術來安慰、鼓勵孩子。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但孩子的表現似乎總是不按照“劇本”來。

例如我們總是能夠看到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說某個孩子考試沒考好,回家後非常忐忑,怕被父母批評或者是怕父母難過總之就是各種忐忑,但當父母看到成績之後卻沒有預料中的發火、失望,反而是安慰孩子“沒關系”以及給孩子各種減壓。

最後孩子或者感動或者很羞愧覺得不能對不起父母的愛等等然後更加努力地去學習……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為什麼這種事情總是能在網絡上看到,但自己孩子的反應卻不是這樣的反應呢?

明明父母也嘗試去如此做了,但孩子非但沒啥情感上的波動,在行為上也沒啥改變,學習還是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作業還是好好寫甚至不寫,就連試卷上的錯題也不改,或者是即便改了還是繼續錯……

這些孩子真的如表現的那樣淡定從容,真的達到了寵辱不驚、鐵石心腸的程度了嗎?

多數情況下不是。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事實上絕大多數孩子最起碼是在他們完全接受、适應自己學不好或者是已經徹底放棄學習之前都是希望自己能夠學得非常好的。

他們也知道想要學好是肯定需要努力并且還要有一些适合自己的方法的,甚至有很多孩子到了高年級之後不需要老師、家長的幫助,自己就能夠把自己的各種不足、問題梳理清楚且還能夠找出非常正确、有效的解決辦法。

那為什麼他們最終還是沒有堅持去做呢?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對很多孩子來說,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了“成績”上面。

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其實是無法完全說服孩子“成績不重要”的,孩子也不傻,他們通過觀察是很容易發現我們這些成年人是如何“言不由衷”的。

因為我們這麼做的本身很多時候其實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而這是難以避免的。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絕大多數曆經風雨的成年人都達不到的境界,我們怎麼可能指望孩子就能夠達到?

“成績”是孩子們在整個求學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即便是在不公布成績、排名的當下,孩子們僅憑日常的作業、測試以及等級等等也能夠很清楚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更何況他們的日常學習、生活總也躲不過這些問題。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道理都懂但在做的時候就是另外一回事兒,這種情況不是孩子會遇到,事實上我們這些成年人日常不也時不時會遇到嗎?

好成績是非常重要的。

有好的成績才能夠提升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心,而更高的自信心會提升孩子的自尊心,當孩子有比較強的自尊心他就會更容易産生積極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習的内驅力也會更容易。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什麼學習興趣、學習态度、學習方法以及意志力等,如果孩子始終在成績上找不到自信,那麼他是很難獲得這些重要品格的。

到那個時候我們真的隻能去談“成績不重要”了……

但有家長一定會很困惑:“就算你說得對,但孩子學習就是很差,考不出好成績就獲得不了自信,得不到自信談其他的還有意義嗎?”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也是擺在無數家長、學生面前必須解決的問題,但請相信,這個問題真的去解決并不是特别的困難,但對父母的要求會稍微多一些。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首先父母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态,面對孩子的學習情況自己不能先亂了陣腳,我們表現出太多的急躁、緊張、煩躁等負面情緒,如果孩子年齡還比較小那麼會導緻他們産生更強的自卑、畏懼、自我否定等情緒表現。

如果孩子高年級了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了,則會讓孩子更加煩躁、更加厭學,而且很多家長還意識不到這樣的一個問題——有一些孩子本來也會覺得内疚、自責的事情,自己原本也想去做出改變的,但他們會因為父母的态度激烈而導緻最終選擇自暴自棄放棄改變。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是以父母首先不能慌,你越是表示出“凡事總有因,隻要能找到因,并去解決了因,問題就自然而然能被解決掉了”這樣氣定神閑的态度,孩子越是有信心能解決自己遇到的困難。

而如果你接下來真的能夠态度平和地跟孩子一起好好面對問題、分析問題、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大機率是能夠真心聽得進去的。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如果孩子覺得父母的肯定還不夠,那麼父母可以向孩子的老師以及親朋好友中孩子比較認可的人求助,讓他們給予孩子肯定。

然後有兩件很重要的事情我們必須要注意:

1、主動去找孩子值得肯定的地方。

例如“優秀,你的書寫比之前好了很多啊!”“厲害,你坐在那裡學習的時間比之前都要長了!”“感覺你最近的精神狀态很不錯啊!”“錯題比以前少了一點,不錯不錯,有明顯進步,果然努力還是有效果的。”“這次沒完成作業的數量比上次少了,有進步,争取後面能夠都完成。”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總而言之父母要多去觀察孩子,然後去找各種各樣可以表揚、肯定孩子的地方,一定要注意跟孩子的過去比,不要跟其他人或者自己的目标去比,否則你可能真的一個優點、一個進步的表現也發現不了。

2、非學習的其他方面也要去找優點。

無論是孩子的才藝方面還是社交方面甚至是思想方面、知識面方面,隻要不是孩子“天生”的(例如相貌、個頭、聲音等)這些不需要努力就能夠得到的或者說跟努力、堅持等品質沒關系的方面就都可以去表揚。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孩子小的時候可以适當表示孩子既然能夠做好這些事情,那麼我們也相信他能夠在學習上也能不斷地越做越好。但如果孩子比較大了尤其是明顯心智已經成熟很多了就不要去這麼明确地說了,孩子自己會因為被肯定得多而不斷自己提高自信的。

有的家長可能會遇到孩子不配合甚至還會拆穿家長套路的情況,甚至還會明确告知家長“别來這套”,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還是很容易出現這種問題的。

這個時候千萬别覺得傷自尊、沒面子甚至覺得孩子“狗牙呂洞賓”之類的。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根據孩子的情況,看看自己是如何幽默地說句“我就是看你挺優秀的還不能說了嗎?”或者是“一是一二是二,不足的我們會說,但做得不錯的我們也能看得到啊。”就行。

總之要靈活一些,重要的是采取孩子不排斥的方式把積極的信号釋放出去。

在這個時期的孩子真的不一定對什麼樣的話會反感,家長需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出準确判斷才行。

而在這個問題上,外人确實是比較難幫得上忙。

3、多跟孩子的老師溝通、配合。

我很多時候總是說家長配合老師多一些,很少會說讓老師配合家長,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家長還真的需要老師的配合才行。

尤其是當孩子稍微大一點了,而家長要進行的是與過去反差很大的角色轉換時,孩子出現不信任的情況是很正常的,但如果一些問題(比如優點、進步的地方)也被老師肯定了,那麼也會提升他們對我們的信任感。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而且我們也需要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有些孩子在家和在學校是完全兩個樣子的,有很多優缺點還真的得是跟老師多交流才能知曉。

通過以上的努力,也是能夠讓孩子獲得積極的效能感,可以慢慢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而一旦孩子的自信心開始提升了,他的自尊心就會不斷提升,他就會希望在某些方面做得更好。

如果還能夠和孩子正常溝通的話就會友善很多,如果溝通比較困難的話父母就要多去觀察,我們要及時看到孩子想在哪方面做出改變,然後根據情況給孩子一些恰到好處的肯定。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如果必要的話也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幫助,例如很可能孩子因為基礎太差導緻自學難度很大、效率很低,這個時候可能就需要補習了,而孩子可能還不好意思說或者是猶豫不決,父母完全可以找到合适的機會主動提出來。

這樣既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關注的,又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真的想幫助自己。

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我們為孩子做什麼、付出什麼都盡量不要去談代價、談回報,不要去訴苦自己多不容易孩子一定要如何如何報答,這樣的話術隻會導緻孩子壓力更大,甚至是會馬上轉而放棄。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絕大多數“失敗者”對再次失敗是非常敏感的,而在此挑戰的過程中如果讓他們再去背負某些責任、壓力的話,他們很可能就會放棄,成人如此,孩子更容易如此。

不要把我們的孩子想得太堅強了!

當下的孩子心理素質普遍比較差,我們不能拿過去的經驗硬往孩子身上套,總是覺得事情很簡單而孩子之是以做不好都是孩子的錯。

如果作為父母能夠時常進行為什麼孩子在面對一些問題時解決起來很困難、我們能夠怎樣去積極幫助他們等等這類積極的思考,會更有利于孩子諸多問題的解決,您說是不是?

比起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讓孩子正面它的重要性,更有必要

是以,成績真的很重要,而作為家長,除了要關注比成績更重要的身心健康等問題之外,也不要忽略了對“成績”還應該有一個更高、更全面的認識,為我所用,而不是被它牽着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