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幾年的治療師工作,說心裡話,我最深的感觸就是——又苦又累,沒人懂得我們内心的焦慮。”
相信很多治療師,都有上述這位老師分享的這種感受,但“看到孩子努力成長着,跌跌撞撞進步着、又打從心裡為孩子和自己叫好”。
今天我們特别邀請了武漢漢口中心朱朝婷老師,從她的角度裡一起見證我們壯壯小朋友的成長軌迹。~
”這個虎虎的小男孩叫壯壯,他是個非常機靈的孩子。每次一個新玩具他總是玩一遍就會,但一到發音環節就各種逃避耍賴。“
我記得第一次給他上課時,那天他牽着我的手跟我愉快的進了教室,誰知下一秒爺爺奶奶剛離開壯壯便大哭了起來,我當時拿了一瓶泡泡水吹出許多泡泡。
壯壯見到五顔六色的泡泡,顧不得擦掉快流到嘴角的鼻涕,加入了我的遊戲,在自己吹出五彩泡泡後,終于露出了可愛的小酒窩。

壯壯的基本情況
● 壯壯的口肌能力整體較弱,有少量單音和疊音,發音欲望也一般。從這一刻起,我就知道他是适合在遊戲中進行學習的孩子,獎勵機制就顯得格外重要;
● 壯壯每次為了逃避練習口肌和發音,都會拉扯自己的紙尿褲,說着僅有的疊音“粑粑”,就在我一次有一次的建立規則,不妥協中,終于,壯壯有了進步。
關于課堂的那些小記錄
我們從最開始的蝦條雙咬到雪梨條、玉米棒、蘋果條到口香糖的單咬,實作了下颚骨力量及連續性質的飛躍。
這時兩音節的轉換有了明顯提升,“阿姨拜拜”“麼麼哒”“老師好”“擦鼻涕”等等,開始越說越多。
後來,我們開始學習h音系列音,我拿出“火爐”的卡片,引導壯壯發huo 音,還把手放在火爐上,做出非常燙的誇張表情。
沒想到壯壯他急了,把我的手指放到他的嘴邊大力的吹起來,并說“不不”“燙”,邊說邊抓起我的手要拿紗布包起來(紗布是用來包口香糖做下颌訓練的)還說燙——痛了——流血——拿紗布——包手——吹吹等一系列動作。
當時我真的有被感動到,我感歎那個習慣逃避任務,不關注周圍事物的小朋友有這麼暖男的一面,而且之前引導他發的音都在這場假象遊戲中運用出來了。
寫在後面。
我真心為壯壯感到開心,小朋友都是需要有效陪伴與鼓勵的,現在和壯壯接觸的時間長了,他也有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這一點一滴的變化我都看在眼底。
比如現在上課,我會問他,你想先做舌尖訓練器還是看卡片,他會準确表達自己的想法,用語言模仿,見到教室有新玩具,他會主動表達“老師,我要玩”或“老師,拿玩具”。
日積月累,越來越多的主動表達出現在課堂上、生活中,我們上課都是引導為主,孩子需要有自己的想法,需要發揮想象!
壯壯,你的改變老師都會看見的,盡管一路走來跌跌撞撞,但是你從來不缺考勤,這與家長的堅持是分不開的,相信你以後會越來越好的,就讓你在跌跌撞撞中變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