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化強省深訪談|蔣述卓:精品力作是等不來的,作家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文、視訊/羊城晚報記者 孫磊 實習生 楊蕊

圖/受訪者供圖

文化強省深訪談

2月11日,在廣州召開的廣東省紮實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大會,對新發展階段文化強省建設進行再部署、再推動。

作為文化強省建設“六大工程”之一,“實施高品質文化供給工程”強調要打造高水準的文藝精品創作生産體系,更好滿足人民群衆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在文化産業大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之際,廣東作家如何創作出不負時代的精品力作?本期“文化強省·深訪談”,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專訪廣東省作家協會主席蔣述卓——

文化強省深訪談|蔣述卓:精品力作是等不來的,作家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1 和人民、時代緊密聯系成就偉大作家

羊城晚報:當下文學創作強調人民立場和時代主題,在具體寫作中該怎樣了解和把握?

蔣述卓:像梁曉聲的《人世間》,為什麼現在電視劇熱播,就是因為他寫出了平凡人幾十年的經曆,反映了人民的酸甜苦辣;廣東一些打工文學作品,就是在書寫人民,像鄭小瓊、王十月等作家所寫的“打工文學”,也是一種人民立場,跟時代是不脫離的。

過去有人說作品要不朽,就要藏之名山,跟時代、政治的關系不要太緊密,其實這是一種誤解,沒有哪個作品是可以超越時代的。像魯迅寫《阿Q正傳》《祝福》等作品,都是和人民、時代緊密聯系在一起,他才成為偉大的作家。

其實所有的作家都生活在這個時代裡,也是人民當中的一員。無論是科幻小說、兒童文學還是詩歌,作家所寫的就是人民的生活,不是說反映革命戰争題材、扶貧題材才算宏大,切實反映了這個時代裡平常人的感受的,也是宏大的。

現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人,到内地來創業,這個題材寫出來當然也是宏大的,這個宏大是背景的宏大,在這個背景當中,你去書寫任何生活,都是一種火熱的生活。

羊城晚報:說到到生活中去書寫,可以談談這些年廣東“深紮計劃”的成效嗎?

蔣述卓:廣東一直提倡作家要深入生活、紮根生活,“深紮計劃”已經派出了五六位比較有創作潛力的作家,紮根汕頭、東莞、江門等地。全省先後确定廣東重大現實與曆史題材、廣東重大現實題材和紅色題材、廣東省青年作家創作資金扶持選題等70多個,目前陸續迎來收獲期。

像不久前出版的陳繼明的《平安批》,紮根四個月,寫作六個月,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潮汕的文化表現得如此深入、細緻,非常難得。作家要到生活中去,要了解那個地方的語言、風俗民情。

文化強省深訪談|蔣述卓:精品力作是等不來的,作家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僑批題材小說《平安批》

深入生活的形式和本質跟以往相比沒有不同,但是當下生活的複雜性是以往不能比的,因為科學技術發展變化很快,對生活的了解需要更敏銳才能把握。

羊城晚報:這幾年廣東重點扶持的寫作選題,“本土重大現實題材”反複出現,您是如何解讀的?

蔣述卓:因為本土的重大現實題材代表了我們當地本土的變化,尤其廣東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科學技術、經濟有很大的發展。如果不加大對現實題材的重視,某種程度來說就是文學的缺席。

另一方面,對現實的書寫也有缺憾,就是金融、工業、科技等新興題材還是寫作的弱項,這個不僅僅是廣東,而是全國這方面的作家都不多,但廣東在這方面其實是有題材優勢的,我相信經過一定時間的沉澱和作家的努力,是能夠出來一些真正的好作品的。

2廣東文學創作迎來收獲期

羊城晚報:據您觀察,廣東的作家們現在主要在寫什麼?有沒有一個比較普遍的趨勢或特點?

蔣述卓:總體來說,每個領域都有人在深耕發力,張欣、張梅的城市小說;王威廉的科幻文學;陳崇正、林培源的潮汕地域寫作有所突破;胡永紅的兒童文學;楊黎光的報告文學;鄧一光的小說;馮娜的詩歌等。

廣東文學創作總體趨勢是向上向好的,尤其是年輕一代,非常活躍,在全國也拿了一些獎項。而且以往總是外來的作家比較突出,這幾年本土作家開始崛起,王威廉、陳崇正、林培源、南翔等人,都寫了不少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作品。

廣東文學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報告文學的傳統,這幾年有了很大的發展。《奮鬥與輝煌》《中國橋》《大國商幫》等,都是反映廣東本土的重大現實題材,從小康之路到商業曆史題材再到抗日戰争等,廣東出了不少力作。黃燈的非虛構作品《二本學生》也引發了廣泛的熱議。

文化強省深訪談|蔣述卓:精品力作是等不來的,作家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報告文學《廣東小康叙事》講述嶺南大地全面建成小康之路

不過,對革命曆史題材的書寫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尤其是思想高度和文學穿透力,作者應該有更開闊的視野和更高的思想境界。

羊城晚報:您曾提到,一個文化強省要有一部文學通史。正在編纂的5卷本200萬字的《廣東文學通史》在文化強省中将起到怎樣的作用?

蔣述卓:新中國成立以來到現在都72周年了,又碰上了現在這樣的盛世才修史,應該去寫一部廣東的文學史,而且文學通史不僅僅是寫70多年,而是從先秦寫起,不過整體是“厚今薄古”,古代隻有一卷。

近代廣東文學盡管時間短,但是成就高,中國近代文學在形式、内容、語言、題材上的重大突破都跟廣東息息相關,廣東的近代文學相當于開啟了中國近代文學,是以單獨一卷。現代文學一卷,當代文學兩卷。

《廣東文學通史》對于文化強省建設來說就是一個标志性工程,我們在回顧過去的時候也是總結經驗,在這個過程中建立一個新的起點。這部長達200萬字的文學通史,也将放在廣東文學館作為鎮館之作。

文化強省深訪談|蔣述卓:精品力作是等不來的,作家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2021年7月21日,廣東作協召開《廣東文學通史》編撰工作會議,正式啟動《廣東文學通史》編撰工作

羊城晚報:廣東文學創作與其他省份相比,近些年來呈現哪些特色?

蔣述卓:廣東文學的創作跟其他省份相比,這些年來呈現的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跟廣東的改革開放生活密切相關,尤其是對新移民生活的書寫成為一大亮點。

其中深圳和東莞打工文學是最早起來的,産生很多打工作家。這種底層寫作呈現了廣東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所産生的文化雜糅性。

3 不能僅停留在嶺南元素的呈現

羊城晚報:今天的廣東作家對嶺南的書寫與前輩有何不同?

蔣述卓:其實《平安批》在我看來就是對嶺南新的書寫和表達。當然,今天作家對嶺南的呈現跟以往老一輩的作家相比,還是有差距的,因為外地作家對嶺南文化了解得還不夠深入。

歐陽山是長期住在廣東,已經完全融入嶺南生活中了,無論是嶺南的語言還是風物,都需要摸爬滾打幾十年才能真的寫出其中的韻味。

另一方面,本地的作家可能更着眼于新的題材和形式,對于嶺南文化的呈現還比較少,這個也是接下來要重點扶持的領域。書寫嶺南,不能僅僅停留在嶺南元素的呈現,而是要深入文化底色,寫出文化厚重感,以及嶺南元素背後的文化積澱和故事。

羊城晚報:廣東不同地區的文學有着明顯的分野,惠州的小小說,深圳的打工文學、城市文學,增城、清遠的詩歌,汕尾的散文詩等,不同地方對不同的文學群體的虹吸效應,您是如何看的?

蔣述卓:這種态勢挺好,各地在不同領域發力,形成各自的特色,彙聚人才,推出作品。但各有特色的同時,寫出來的水準參差不齊,還缺乏大作、力作。

羊城晚報:也有作家認為這個不能心急,要有耐心?

蔣述卓:我認為還是要及時地反映,要跟上這個時代。好作品不是能等出來的,而是要去努力争取。

作家要有時不我待的觀念,努力提升自己,讀哲學,讀曆史,要提高自己,樹立起大曆史觀、大哲學觀、大時代觀,要有政治高度、曆史高度、思想高度,然後潛心創作出不負于這個時代的大作品。

4 大灣區文學要有新的特質

羊城晚報:廣東是一個很特别的地方,一方面對内有深厚的嶺南文化傳統,對外又呈現跨地域、跨國界的品格,尤其是當下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文學上又有了新的可能和面向,在您看來,廣東文學未來有哪些新的可能性?

蔣述卓:我們要有開放性,還要有世界性,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是有引領性的,代表了現代文化中最先進的一種文化,它會形成一個文化高地。粵港澳大灣區是沿海,是以我們要以一種面向國際面向世界的胸懷來看待,那麼它的文化必然也是相比對的。

任何寫作必定是把世界性和地方性本土性緊密結合起來的,粵港澳大灣區必定有新的現代文化品質,相應地,文學要有新的特質,新的思想,新的風格,新的題材,新的書寫方式。

文化強省深訪談|蔣述卓:精品力作是等不來的,作家要跟上時代的步伐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合作峰會在珠海舉行

羊城晚報:這幾年廣東網絡文學發展勢頭強勁,尤其是深圳,重點布局網絡文學産業,在您看來,網絡文學在廣東的發展前景如何?

蔣述卓:覺得網絡文學在廣東的發展前景還是很好的,廣東的網絡文學作家也比較多,這次廣東參加全國作代會的代表團裡就有好幾個網絡作家,這就說明廣東對網絡文學的重視,也說明網絡文學是廣東的一個強項。

未來廣東的網絡文學發展的前景,是進一步跨界到電影電視制作當中,然後進一步擴大它的影響。

羊城晚報:文學創作離不開良好的文學批評環境,“粵派批評”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接下來該如何更好地推動廣東文學的發展?

蔣述卓:“粵派批評”之前一直在梳理學術譜系,這個工作可以說告一段落了。接下來在文學批評上要有所發力。是以我強調“粵派批評”要有現實的針對性、開放性和務實性。

更重要的是,将來要更多地關注廣東的作家,無論是老一輩作家還是青年作家,尤其要大力扶持廣東的年輕作家,還有對廣東新的文學現象要大力地鼓勵。我們現在辦《粵港澳大灣區文學評論》雜志,就是想朝這方面努力,推薦評論廣東作家,包括大灣區作家。(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 羊城派

責編 | 吳小攀

編輯 | 孫 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