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這些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你家孩子的注意力不好”,“他在課堂上總是不好好聽講,總是容易分心”,“他在作業的時候老是邊玩邊做,注意力很不集中”。

聽到這些話,父母是不是就很容易焦慮?關注孩子教育的父母知道,注意力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非常重要。那些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學習效率很高。在聽課時,他們會集中注意力,老師所講的内容會記住很多。在寫作業時,他們會全神貫注,是以他們的作業會寫得又快又好。即使沒有上學,在學齡前階段,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再玩玩具、看繪畫、聽故事時也會更加注意,在幼稚園也能更好地配合老師的指導。

孩子們的注意力不集中是許多家長頭疼的問題。如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事實上,這種方法隐藏在媽媽通常做的那些小事中。

“生活就是教育”,培養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尤其是母親,不妨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這些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1.在嬰兒期多和孩子互動。

注意力是孩子持續地關注一件事的能力。這種能力不是憑空産生的。它需要從小培養加強。直到孩子去上學,發現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經過一段時間的突擊訓練或訓練班,孩子的注意力可以顯著地提高。

如果從小培養孩子注意力,父母就可以放松一些。

心理學研究發現,兒童的注意力從出生就開始發展。聲音和移動的玩具會吸引嬰兒的注意力。随着各種能力的不斷提高,孩子們也會對新事物産生好奇。

孩子還是嬰兒時,播下吸引注意力的種子,然後澆水施肥,讓注意力之樹茁壯成長。

媽媽是孩子的主要照料人,在孩子的嬰兒時期,要多與孩子互動,比如多和孩子交談。當孩子吃飽了、不困時、放松時,看着孩子的眼睛,通過誇張的表情、動作和語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用一些有圖案的卡片、紙和色彩鮮豔的玩具來逗孩子們。同時,用強調和清晰的語言告訴孩子這是什麼,這是什麼。

嬰兒期的孩子看似乎什麼都不懂,但他們的大腦和身體發展很快。這個時候媽媽多和孩子之間更多互動,不僅可以培養各種能力,如語言、情感、注意力和自控能力,還可以使親子關系更融洽、親密。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這些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2.和孩子說話時要“走心”,要教孩子學會聽

一些媽媽說,叫孩子幾聲,孩子根本沒有反應,就好像沒聽見一樣,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場所,這會讓父母感到很尴尬。事實上,孩子的這種反應也受到父母的影響。想想看。有時孩子和父母說話時,父母是不是也沒有重視呢?

孩子不注意聽父母說話,那他們可能也會不注意聽老師講課,在與他人交流時可能會錯過重要資訊。是以,學習“傾聽”也是提高注意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父母和孩子說話要走心、要投入,父母的心思在場,孩子的心思才會也在場。

3.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

我們通常會發現,當孩子們做他們喜歡做的事情時,他們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并持續很長時間,比如玩遊戲,但很難将注意力集中在他們不喜歡做的事情上。例如,當孩子做作業時,一會去衛生間,一會喝水,一會在紙上畫一個小人。不管反正就是磨磨蹭蹭,三心二意。

孩子沒有興趣,沒有動力,從内心就不想做,是以很難集中注意力。

興趣是孩子内在的動機。父母可以鼓勵、獎勵、講道理等外部動機,讓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更長時間。

外部動機不要使用強迫或控制,這會讓孩子反感。不僅不能激發内部動機,反而會影響内部動機。給孩子一些自主權,例如,讓孩子們選擇講那種繪本,讓孩子決定是先做作業還是先吃東西,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内在動機。隻有當孩子願意做并且喜歡做的時候,他們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保持更長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這些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4.溫柔地對待孩子,

“不要大喊大叫”是許多家長的目标。每個人都知道對孩子大喊大叫是不好的,但大喊大叫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注意力,有些人可能不相信。

研究發現情緒緊張和壓力狀态下會影響注意力。

保持注意力需要控制自己,不要分心于其他事情,但當你緊張和壓力大時,人們的控制能力就下降,進而就沒辦法集中注意力。

這時,你會覺得你的大腦一片空白,不知道該做什麼,或者什麼都做不好。

是以,當孩子們學習和做作業時,不要對他們大喊大叫,也不要給他們施加壓力。在輕松愉快的狀态下,孩子們對學習的注意力會更容易集中。

這也是為什麼人們一旦感到快樂,就會非常投入他們所做的事情中去,并且迅速而出色地完成它。

家長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在評論區告訴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