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你家孩子的注意力不好”,“他在课堂上总是不好好听讲,总是容易分心”,“他在作业的时候老是边玩边做,注意力很不集中”。

听到这些话,父母是不是就很容易焦虑?关注孩子教育的父母知道,注意力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那些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学习效率很高。在听课时,他们会集中注意力,老师所讲的内容会记住很多。在写作业时,他们会全神贯注,所以他们的作业会写得又快又好。即使没有上学,在学龄前阶段,注意力集中的孩子再玩玩具、看绘画、听故事时也会更加注意,在幼儿园也能更好地配合老师的指导。

孩子们的注意力不集中是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事实上,这种方法隐藏在妈妈通常做的那些小事中。

“生活就是教育”,培养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尤其是母亲,不妨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1.在婴儿期多和孩子互动。

注意力是孩子持续地关注一件事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需要从小培养加强。直到孩子去上学,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经过一段时间的突击训练或训练班,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显著地提高。

如果从小培养孩子注意力,父母就可以放松一些。

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的注意力从出生就开始发展。声音和移动的玩具会吸引婴儿的注意力。随着各种能力的不断提高,孩子们也会对新事物产生好奇。

孩子还是婴儿时,播下吸引注意力的种子,然后浇水施肥,让注意力之树茁壮成长。

妈妈是孩子的主要照料人,在孩子的婴儿时期,要多与孩子互动,比如多和孩子交谈。当孩子吃饱了、不困时、放松时,看着孩子的眼睛,通过夸张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者用一些有图案的卡片、纸和色彩鲜艳的玩具来逗孩子们。同时,用强调和清晰的语言告诉孩子这是什么,这是什么。

婴儿期的孩子看似乎什么都不懂,但他们的大脑和身体发展很快。这个时候妈妈多和孩子之间更多互动,不仅可以培养各种能力,如语言、情感、注意力和自控能力,还可以使亲子关系更融洽、亲密。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2.和孩子说话时要“走心”,要教孩子学会听

一些妈妈说,叫孩子几声,孩子根本没有反应,就好像没听见一样,尤其是在一些公共场所,这会让父母感到很尴尬。事实上,孩子的这种反应也受到父母的影响。想想看。有时孩子和父母说话时,父母是不是也没有重视呢?

孩子不注意听父母说话,那他们可能也会不注意听老师讲课,在与他人交流时可能会错过重要信息。因此,学习“倾听”也是提高注意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父母和孩子说话要走心、要投入,父母的心思在场,孩子的心思才会也在场。

3.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

我们通常会发现,当孩子们做他们喜欢做的事情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并持续很长时间,比如玩游戏,但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他们不喜欢做的事情上。例如,当孩子做作业时,一会去卫生间,一会喝水,一会在纸上画一个小人。不管反正就是磨磨蹭蹭,三心二意。

孩子没有兴趣,没有动力,从内心就不想做,所以很难集中注意力。

兴趣是孩子内在的动机。父母可以鼓励、奖励、讲道理等外部动机,让孩子的注意力保持更长时间。

外部动机不要使用强迫或控制,这会让孩子反感。不仅不能激发内部动机,反而会影响内部动机。给孩子一些自主权,例如,让孩子们选择讲那种绘本,让孩子决定是先做作业还是先吃东西,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内在动机。只有当孩子愿意做并且喜欢做的时候,他们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保持更长的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小事你一定要知道!

4.温柔地对待孩子,

“不要大喊大叫”是许多家长的目标。每个人都知道对孩子大喊大叫是不好的,但大喊大叫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注意力,有些人可能不相信。

研究发现情绪紧张和压力状态下会影响注意力。

保持注意力需要控制自己,不要分心于其他事情,但当你紧张和压力大时,人们的控制能力就下降,从而就没办法集中注意力。

这时,你会觉得你的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或者什么都做不好。

因此,当孩子们学习和做作业时,不要对他们大喊大叫,也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孩子们对学习的注意力会更容易集中。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一旦感到快乐,就会非常投入他们所做的事情中去,并且迅速而出色地完成它。

家长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在评论区告诉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