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有沉迷電子遊戲的熊孩子,該怎麼辦?

現在大家好不容易過年聚在一起,想找找過年回家的熱鬧勁。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感歎,沒有年味了。不僅我們成年人有這樣強烈的感覺。就連小屁孩都這樣說,我不禁也在想,時代發展了,物質豐富了,但年味哪裡去了。

春節後陪孩子們一起去老家,給長輩拜年。許多孩子聚在一起,本應該是最快樂的時刻。但我回頭看看那些熊孩子們,都坐在那裡,拿着手機玩遊戲的玩遊戲,看動漫的看動漫。除了偶爾發出幾聲“哈哈”的尖笑聲,大都在聚精會神的看着手機,默默不語。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小時候過年的情形。讓人不得不擔憂現在小孩的教育。

家有沉迷電子遊戲的熊孩子,該怎麼辦?

我們那時候過年,好不容易聚在一起,會一起你追我趕地玩遊戲,穿上新衣服,小心翼翼地藏好自己的壓歲錢,買幾本故事書,作為對自己的獎勵。而現在的孩子,手機已經成了唯一的玩伴,不管是一個人在家,還是跟小夥伴們聚在一起,都是跟大人似的,各玩各的手機。哪裡還有過年的味道。

因為管不住孩子玩手機遊戲,可能很多家長,都頭疼不已。特别是城裡,家裡都是一個孩子,家長要上班。上學、放學,就連老師布置作業,都在手機微信群上。再加上這兩年疫情原因,孩子上網課也要手機。孩子不接觸手機是不可能的。有些孩子甚至都是玩手機遊戲的高手,我們兩個大學生,都玩不好的什麼遊戲,9歲的孩子都了如指掌。有人說,八零後毀在電腦上,九零後毀在平闆上,零零後毀在手機上,說來說去都是遊戲惹的禍。

家有沉迷電子遊戲的熊孩子,該怎麼辦?

孩子的自律性查差,很難在學習和遊戲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家長又不能一天到晚,就盯在孩子的屁股後面去監督,反正隻要是下班回家,每次看到她,都是在不聲不響的玩遊戲,常常讓我氣不打一處來,訓斥,大罵一番,孩子吓得放下手機呆如木雞,也給我氣的血壓飙升,用她爸的話說就是“不玩遊戲,母慈子孝,一玩遊戲,雞飛狗跳,孩子玩遊戲嚴重影響了母子關系。

家有沉迷電子遊戲的熊孩子,該怎麼辦?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樊登老師推薦的一本葉老師的書,《邊遊戲,邊成長。科學管理,讓電子遊戲為孩子助力》。不禁若有所悟,頓開茅塞。在當今這個電子産品蓬勃發展的時代,如果你問父母們,影響他們親子關系的最大原因是什麼?恐怕回答遊戲的居多,而像缺少時間或者距離太遠這樣看似客觀的回答相對較少。究竟該不該讓電子遊戲背這個鍋呢?那麼,對于愛玩遊戲的孩子,家長除了阻止,訓斥,還能做些什麼呢?

我想起一個哲人說過,任何東西的出現,都有他存在的道理。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面性,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一無是處的東西。玩是孩子的天性,玩遊戲是一把雙刃劍,雖然很傷害眼睛,影響學習,但确實能夠釋放孩子的天性,鍛煉孩子的反應和動手能力,也能很好的開發孩子的智力。甚至可以作為鍛煉一個孩子多種能力的工具,是溝通的橋梁,是認識世界的媒介,是創新的園地,是滿足探索與好奇的空間,是讓人體驗專注和堅韌不拔等美好品質的訓練營。

家有沉迷電子遊戲的熊孩子,該怎麼辦?

在書中葉老師十分有條理地将遊戲分門别類,這些門類想必是葉老師在衆多遊戲中總結出來的精華。每一門類下玩家會得到的收獲,都有理有據的娓娓道來。這麼大的遊戲世界,如何為孩子挑選合适的遊戲呢?相關的遊戲名稱書中舉了很多,正面的反面的、常見的和不常見的,都十分詳細。另外了解孩子的性格類型,也是引導孩子成長十分重要的地方,葉老師很有創意地,用家喻戶曉的《西遊記》角色,講述了不同類型的孩子特點,想必這種創意的結合,也得益于葉老師的遊戲經曆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