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2,蔚來狂奔

2022,蔚來狂奔

撰文| 冷澤林

編輯| 王 潘

元宵佳節,蔚來在上海萬象城的NIO House召開了一場全體營銷Workshop。除了對春節期間蔚來的服務進行盤點,另一個小彩蛋或許更吸引大家的眼球。

會上,蔚來總裁秦力洪揭開了蔚來今年第三輛新車型的神秘面紗。

“我們會在4月中旬正式釋出一款全新的新車,也就是傳說的‘Gemini’雙子星,過去大家誤解了是一個全新品牌,其實是一款全新車型。”

據悉,該車型是一輛基于NT2.0平台打造的中大型SUV,智能化水準将與ET5和ET7保持一緻,尺寸則介于ES6與ES8之間,已正式命名ES7,售價應該也會介于兩者之間。

此前,蔚來方面已經釋出了ET7、ET5兩款新車,并分别将于3月底及9月開始傳遞。而ES7也将在年内實作傳遞,至此蔚來将有6款車型在售,且在非BaaS方案下,定價都在30萬元以上。

ES7也将是蔚來首次罕見地未在NIO Day上釋出的車型。

不同于去年理想推改款、小鵬添新車、蔚來賣舊車,最終導緻蔚來全年傳遞錯失冠軍,月傳遞量被腰部勢力超過的局面。今年的蔚來正在加速狂奔以占領豪華品牌市場,并有望重回新勢力第一。

多車型并售,蔚來提速

距離2021年已過去兩個多月,今年的新能源車企産品規劃也都相繼浮出水面,小鵬G9、理想X01、哪吒S、威馬M7、高合HiPhi Z等車型均将在今年實作傳遞。但要說一次性推出三款中高端車型的車企,暫時隻有蔚來一家。

新車型帶動傳遞量,這是目前大部分新能源車企的主要增收來源。

去年小鵬P7、P5,理想ONE改款都将這兩家企業傳遞量再次推上了一個高度,更多的傳遞量意味着能夠貢獻更多的營收,在目前各方勢力均想要分食一口新能源蛋糕的局面下,儲備更多的資金、投入更多的研發,有利于建立車企的護城河。

2022,蔚來狂奔
2022,蔚來狂奔

從上面兩張圖可以明顯看出,去年蔚來營收增速不及小鵬及理想,而營收的增加也能讓車企在研發投入上更為大膽,推動産品力的提升,以此形成正向循環。

另一邊,去年小鵬、理想相繼在港完成雙重上市,順利籌集到上百億港元的資金。相反蔚來由于使用者信托基金等影響,回港路途并不順利。

去年末蔚來李斌向媒體披露,目前暫無新的上市計劃,2022年将“重新做回自己”。這便意味着蔚來今年從外部融資的可能性較小。

而這三款基于NT2.0開發的車型或将成為蔚來的“及時雨”,以便在接下來新一輪新能源大戰中,累計足夠的資本和使用者基礎。

2021年最後一天,多部門聯合釋出了《關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财政補貼政策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指出,2022年12月31日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這也就意味着今年是補貼最後一年。年初各大車企也相應調高了售價,上漲幅度分别在2000-20000元不等。

雖說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攀高,但補貼徹底取消後的市場并沒有人能夠準确預測。如2019年新能源補貼的大退坡便引起了整個行業的恐慌。

是以,今年可以說是車企們穩定累計使用者資源的最後一年,而上一個寒冬也證明了,厚實的群衆基礎也将是車企們在未來競争中存活的一張底牌。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上遊供應鍊産能或将繼續影響車企傳遞量攀升。秦力洪也透露:“我們今年的傳遞目标由供應鍊說了算,今年産能會有所提升,能産多少就傳遞多少。”

這句話包含了兩層含義,其一,蔚來對于這三款産品的産品力十分有信心;其二,上遊零部件供應仍不容樂觀。

說回ES7這款車型,不同于此前的産品,從該車的命名上不難看出,ES7是一輛細分市場的産品。

ES8目前售價46.8-55.8萬元,ES6售價35.8-46.8萬元,而ES7作為一輛五座中大型SUV在定價上和它的前輩們應該是有一定重合的。

蔚來的ES6和ES8起到的是錨定作用(轎車同理),确定了蔚來品牌整體的價格區間,ES7則挖掘細分使用者的需求。而蔚來沒有選擇繼續上探或類似特斯拉那樣下沉,大機率是想加深其在這一區間的品牌強度。

實際上秦力洪也明确表明,ES7将對标寶馬X5L。

對标寶馬,加強中高端地位

這并非蔚來第一次對标寶馬。

此前,蔚來方面稱ET7對标的車型是寶馬7系等大型轎車,而ET5對标車型則是寶馬3系。

李斌也曾表示,蔚來會堅守自己的定位,BBA燃油車賣多少錢,蔚來電動車賣同樣的價格,比他們的服務、性能更好,智能化程度高,産品更有競争力,服務有競争力,這是蔚來的總體的政策。

不可否認的是,目前汽車市場依舊是燃油車為主導,要想從新能源潛在使用者中挖掘中高端市場還是較為困難,相反直接從燃油車市場搶奪使用者能獲得更多的增量。

2022,蔚來狂奔

根據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高端轎車零售排行榜寶馬5系及3系分列一二。在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整個寶馬集團總銷量達到了221萬輛,實作了有史以來最好的銷量。

但寶馬在純電領域的成績卻與之形成了較大反差,2021年全球銷量為10.3萬輛,雖然高于蔚來的9.1萬輛,但在中國銷量僅有4.8萬輛。缺少爆款,也有不少車型面臨或已經停售。

秦力洪也直言,在高端新能源車這個事上,蔚來和寶馬比不是後進分子。

是以,對于寶馬使用者來講,要轉型新能源大機率是要選擇其餘品牌。如果蔚來将“對标”這一概念植入消費者心中,同時寶馬始終拿不出有力的産品,那麼随着新能源滲透率不斷攀高,蔚來可承接的流量極為可觀。

此外,正如前文李斌所述,蔚來在服務和智能化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特别是服務方面,傳統車企推行的經銷商模式已經根深蒂,利益錯綜複雜,短時間内難以改變。如去年大衆推行的代理制銷售模式,也因為經銷商為賣車私下給予消費者一定優惠,成為了擺設。

在銷售端尚且如此,更難談售後服務等方面對于經銷商的把控。是以附加值也會左右一部分消費者購車時的決策。

不過此番種種,對于蔚來既是機會,也同樣是考驗。

面對即将大量增加的使用者,蔚來引以為傲的服務品質是否會有所下降,換電模式與直營模式也需要大規模投入進行建設和維護。蔚來在去年為了保證服務品質,便陸續回收了加盟的NIO Space所有權,是以大機率也不會再次開放加盟。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維持服務這塊招牌,大規模擴招也必不可少,短時間内湧入大量員工也可能造成管理上的困難。

蔚來要想站穩中高端品牌還需要不短的路程,但其加速的動作已經初現端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