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吹牛的奧利奧。
前幾天,一條新聞,讓無數網友瞬間氣炸。
事情是這樣的。
河南信陽,一名女子從外面回來,發現家裡一片狼藉。
打開自己房間,更是讓她瞬間崩潰。
零食、垃圾散落一地。
然而,現場的慘烈,遠不止這些。
她需要面對的,也并非隻是打掃衛生這麼簡單
——她的化妝品,遇上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劫”。
粉底液,被擠得到處都是。
粉餅,被直接搗碎。
口紅,被當成畫筆,滿地都是它的身影……
以上這些,幾乎都是價格不菲的大牌化妝品。
而這樣的“傑作”,均來自親戚家的兩名男孩之手。
來源:@星視訊
當時,她的媽媽正在做飯。
親戚家的孩子就這樣放飛自我了。
網友們看了視訊,紛紛表示血壓飙升:
“有代入感了,已經開始生氣了。”
“我看着就心梗了。”
難以想象,女子當時是如何按壓心中的怒火,錄下視訊。
後來,女子拍下“案發現場”,發給對方家長。
可她得到的,隻有親戚的一句:
“已經嚴肅批評了孩子。”
壓根沒有提起賠償的事。
媽媽也因為大過年的,勸自己算了。
損失慘重,她卻隻能自認倒黴,替别人失敗的家庭教育買單。
年關将至,熊孩子,真是讓人心生恐懼的存在。
他們破壞力極強,承擔責任的能力極弱。
然而,比熊孩子更可怕的,是背後失責的父母。
“失”在當下放任不管。
更“失”在平時沒有好好教育。
他們默許了孩子到别人家做客,可以肆意翻動,甚至是糟蹋别人的東西的行為。
就連孩子犯了錯,也隻是在電話裡以“已批評教育”搪塞一番,為孩子的過錯,畫上一個扭曲的句号。
不得不說,廢掉一個孩子,真的很簡單。
前段時間,刷到一條讓人匪夷所思的短視訊。
一對兄妹進入電梯裡,11歲的哥哥看到周圍沒有人。
于是,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在電梯裡做“伸展運動”。
男孩用雙手扶牆,再把腳蹬在電梯門上。
這時,他還沒來得及在妹妹面前展示“真正的技術”。
電梯内側的安全門一下脫落下來。
好在,出事沒多久,孩子就被救了出來。
好在,當時他們沒有站在電梯門附近,沒有掉進電梯井。
虛驚一場,但電梯嚴重損壞。
事發之後,物業找上門來,協商賠償問題。
然而,就在這時,比熊孩子在電梯裡的操作更讓人迷惑的一幕出現了。
一開始,孩子的媽媽在物業群裡,替兒子的“罪行”開脫:
“鄰居們都看看這個視訊,兒子腿還沒伸直,還沒來得及使勁呢,門就爆了,這電梯是紙做的嗎?”
“我咨詢過朋友了,是電梯品質問題,跟孩子沒關系。”
在她的潛意識裡,或許隻要自己閉口不談孩子的責任,就不需要賠償。
為了讓自己的借口聽起來更加冠冕堂皇,她話鋒一轉,試圖将兒子的過錯美化成功勞:
“要我說物業還得感謝我兒子,如果不是他碰一下,在大家在使用過程中說不定會出什麼事情呢,太可怕了。”
當她察覺到自己這番話根本立不住腳後,又打下一張“可憐牌”:
“因為這件事情他兩天沒有睡着覺,而且兩個孩子也吓得不輕,兒子本身很調皮,天不怕地不怕的,這次都吓到他了,吓的他都主動洗碗了。”
或許這位媽媽,是為了逃避賠償,才替兒子找盡借口。
但她忽略了自己的孩子正是樹立三觀的年紀。
她也是以錯失了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機會。
難以預估,這個膽大的孩子,在媽媽如此不分是非的庇護下成長,未來還會做出多麼出格的事情來。
或許這位媽媽,是為了讓孩子學習自己的“優良品質”。
——隻要努力找借口,就沒有推卸不掉的責任。
她就是要教會孩子一種自認為非常聰明地處理問題的手段。
孩子應該學會:隻要在社會上唯我獨尊占盡便宜,就不會吃虧。
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即便受再多的挫折,也無法增長一分見識。
渠是歪的,水勢必不可能直流而下。
一直以來,熊孩子事件在這個社會上屢見不鮮。
因為,總有人站在他們身後,替他們撐腰,成全他們的胡作非為。
而那些父母替他們找尋的借口、挖掘的理由,都将成為劣質的油,替載着孩子的汽車加滿,直至窮途末路。
廣東一小區内,有四個孩子在裡面玩得不亦樂乎。
因為他們的“玩具”,非常昂貴。
他們把别人停在小區裡的車當成畫闆,拿起鋒利的工具就往車身上劃。
場面十分“壯觀”
——30多輛車被劃得遍體鱗傷。
保修一共需要150多萬元,因為裡面不乏寶馬、林肯、奔馳等豪車。
本以為,這隻是四個年少無知的孩子的無心之舉。
然而,他們已經十多歲了。
按理說,這樣的年紀,本不該如此懵懂無知。
可看了家長們的反應,我對這四個孩子的做法,一點也不意外了。
四個孩子,即來自一個大家庭,又來自兩個小家庭,他們是表兄妹堂兄妹的關系。
當他們的父母得知孩子們的惡行,并沒有出來道歉賠償。
而是揣着明白裝糊塗,對這件事情不理睬、不過問。
孩子犯了錯,或許是家長教育的大好時機。
即便以前沒有給孩子做出一個好的示範,也能用讓孩子承擔責任來彌補。
可他們隻想着一味推卸,用袒護和漠視,表明自己的“護犢心切”。
卻不知,自己正在給孩子傳遞非常錯誤的價值觀。
完全沒考慮到,教會孩子分寸、教養、尊重、物權和擔當,對他們來說有多重要。
曾看過一位教育專家總結出來的規律:
喜歡打架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喜歡動手的家長。
習慣推卸責任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遇事逃避的家長。
野蠻粗俗,滿嘴髒話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口無遮攔的家長。
……
父母與孩子的行為舉止,像極了照鏡子。
孩子的一舉一動,要麼是在模仿父母,要麼是在父母的默許下完成的。
其實,一樁樁熊孩子事件的發生,倒黴的永遠不隻有事件中的受害者,還有那個熊孩子。
因為他們攤上了一個極其不負責任的父母。
在一次又一次犯錯中,得不到糾正。
在一次又一次的成長機會面前,被父母的包庇、縱容、溺愛等活生生給遏制了。
在父母的保護傘下,他們看似躲開了一次又一次的麻煩。
在溫室裡,順遂長大。
可他們卻忽略了:
那把傘隻能遮一下小雨,渡自己一程。
而溫室裡的花朵,終究不堪一擊。
1月23日,浙江台州。
一位媽媽為如何教育好“熊孩子”,做出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面對孩子總喜歡往頂棚上扔垃圾卻屢教不改的行為,她決定給他一個教訓。
她拿出一條非常粗的繩子,一頭綁着兒子,一頭用手緊牽。
再把兒子抱出窗外,給他一個麻袋,讓他把頂棚上的垃圾都撿回來。
那天,很冷。
兒子被凍得發抖。
繩子雖粗,但讓兒子撿頂棚上的垃圾,還是有一定的危險。
面對這些顧慮,這位母親并沒有改變教育孩子的想法。
直到兒子把垃圾全部清理幹淨,她才拉他上來。
這件事情,引發網友熱議。
有人覺得小題大做,完全沒有這個必要。
有人為這種家庭教育方式點贊。
水木君站後者。
孩子犯了錯,父母要做的,不應該隻有口頭教育,更不應該一味地偏袒。
而是給予他們一根“安全繩”,讓孩子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承擔責任。
那些真正合格的父母,從不以年紀尚小為借口,也不以小事一樁為理由。
而是以言傳身教,在孩子犯錯前後,教會他們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
正如複旦大學教授錢文忠所言:
“今天,孩子說不得,罵不得,打不得,甚至一個眼神都不行。
明天,說不定他就能提刀去殺人了。”
沒有規矩的家庭,對孩子來說,既是童年的天堂,也是通往地獄的出口。
很認同一句話:“教育最大的騙局,就是釋放孩子的天性。”
父母對孩子沒有邊界的縱容,将導緻他們越過道德的紅線,步入法律的雷區。
給孩子設底線、立規矩,才是為人父母的遠見。
點亮“贊”和“轉發”,願更多的孩子足夠幸運,在不懂善惡,分不清是非的年紀,遇到明事理的父母,得到正确指引。
願新的一年,再無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