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娃差距大,長大後競争力也不同

一位資深的班主任老師說,帶班的時候,最怕班裡遇到“不講衛生”的小孩子。這些平時完全不在意形象的“鼻涕蟲”,總是随手把鼻涕往衣袖上一抹,穿着髒兮兮的衣服。時常還有随地吐痰、行為邋遢的惡習。有些時候,一個孩子感冒生病成了“傳染源”,班裡就是一片咳嗽聲,老師也很心疼無辜受連累的小孩子們。

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娃差距大,長大後競争力也不同

後來,老師在開班會的時候,發現了一個特殊的規律。但凡是平時不愛打扮,不在意整潔的小孩子,他的媽媽大機率也是不太愛打扮的媽媽。

原來是這樣,老師得知這樣的規律後,也是感慨萬千,即便再囑咐家長,多留心孩子的言談舉止,意義也不大了。因為,最該改變的人除了孩子,還有孩子的媽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孩子行為的榜樣。孩子在小時,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跟媽媽相處時間久了,就很愛模仿媽媽的行為。等孩子長大後,一舉一動裡,都透露着媽媽的影子。

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娃差距大,長大後競争力也不同

孩子媽媽愛打扮和不愛打扮,孩子會受到不同影響,差距很大

孩子的行為來自于模仿。一個不愛打扮的媽媽,給孩子灌輸的形象教育就是,外表造型很随意,穿着打扮不修邊幅。甚至有的媽媽工作太忙,個人有點懶惰,頭發油膩了不愛洗,行為上很随性。越是這樣不愛打扮的媽媽,越容易教育出不在乎外表的小孩子。

孩子越小,對美的認知就越不夠完善,不具備完整的心理結構。媽媽就像是孩子的鏡子一樣,孩子會對媽媽進行學習。這也就是一些小孩子,為什麼喜歡穿媽媽的衣服,喜歡跟媽媽搶鞋子帽子的原因。

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娃差距大,長大後競争力也不同

因為小孩子很渴望成為媽媽的樣子,是以在行為上就會模仿媽媽,跟媽媽的打扮差不多少,朝着媽媽的衣着趨勢發展。把媽媽看重的東西,也很看重,對媽媽忽視的事情也不重視,會受到媽媽潛意識的影響去做事情。

反之,一個愛打扮的媽媽,很容易就能教育出一個“幹淨、整潔、講衛生”的好孩子來,孩子早就把自己幹淨整潔,看作是一個人的穿衣基礎。然後,又會在這個基礎上,選擇衣服的花樣、顔色等,進行日常穿搭。如果孩子感覺這件衣服不好看,或是髒了,孩子自覺地就知道該換掉了。

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娃差距大,長大後競争力也不同

生活裡,一個愛打扮的媽媽,大機率會養出一個愛打扮的小孩子。相反,媽媽要是不太愛打扮,那孩子在形象上,可能會邋遢、不修邊幅、不幹不淨。一個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形象指數自然更高,大都比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孩子,外表更惹眼,日後的優勢也更明顯,競争力更強。

愛打扮的媽媽養出的孩子“競争力”更強

一個愛打扮的媽媽養出的孩子,形象好

孩子的容貌氣質,越端莊,越整潔,給人的第一印象就越好。外人給孩子的評分越高,孩子的人緣越棒,将來的機會也就越多。試想一下,無論是交朋友,還是學習或工作,誰會願意跟一個不愛打扮,整天披頭散發,衣着不整潔的人在一起呢?大家肯定都樂意跟打扮得體,穿着讓人舒服的衣服靠近。

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娃差距大,長大後競争力也不同

一個愛打扮的媽媽養出的孩子,人脈好

人脈就是資源,甚至是财富。一個孩子的好形象,舒服的裝扮和舉止,可以讓孩子進入良性的人際交往圈,交往跟孩子一樣,愛整潔愛打扮的朋友。這樣的孩子大都嚴謹認真,注重細節,比較熱愛生活,自律性較強。孩子和同類朋友在一起,圈子越幹淨,越容易積極向上。

一個愛打扮的媽媽養大的孩子,綜合素質高,日後競争力也更強,孩子更容易有出息。

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娃差距大,長大後競争力也不同

當然,并不是說,所有的媽媽都要打扮的花枝招展,在孩子面前穿着很潮流。媽媽們日常的穿衣标準,大緻隻要符合這兩條,就算是“愛打扮”的媽媽了。

第一條就是:媽媽穿着幹淨、得體、舒适

媽媽日常的穿搭,隻要幹淨得體,穿着很舒服,給人一種清爽簡單的視覺感受,就可以了。這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正向教育,未必要求媽媽多潮流,多麼時髦。那是一種錯誤解讀,媽媽們不必有壓力。

愛打扮和不愛打扮的媽媽,培養出的娃差距大,長大後競争力也不同

第二條就是:媽媽打扮不超尺度

有的媽媽過分愛打扮,穿着很個性化,甚至在孩子面前穿着性感衣服,雖然這也很好看,但對孩子的影響卻可能是負向的了。小孩子面前,媽媽不必像模特一樣趕時髦,不然也容易被孩子的同學非議:“她的媽媽穿成那個樣子,是不是不正經?”這對孩子的影響更大,會給孩子帶來精神負擔。

互動話題:您認為,孩子的媽媽愛打扮好,還是不愛打扮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