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稚園,繪本和道具等物件都放在固定的位置,老師也會有意識地告訴所有孩子:“請把用完的玩具放回原處。”
r于是,所有人都會照做,幾乎不會有孩子固執己見,不肯執行。
r然而,一旦回到家裡,很多孩子似乎就忘記物歸原處這個習慣了,為什麼會這樣呢?
r我們可以想一下,家裡的物品是不是會像幼稚園裡一樣有固定的位置?
r父母是否會每次都像老師一樣堅決地提示和要求孩子“物歸原處”?
r孩子是否可以像在幼稚園裡一樣聽話而有秩序?
r如果家裡的物品沒有像幼稚園一樣有固定位置,孩子在家東西亂扔亂放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r作為家長,要和學校同步培養孩子整理收納的習慣,教會孩子将書、玩具、學校使用的物品、衣服等與同類物品放在一起,和孩子一起找到便于尋找或“取放友善”的收納場所。

r我們可以看到,在超市裡,蔬菜會被安放在蔬菜區,飲料會被集中放在飲料架上。
r而一旦缺少了“分類”秩序,就會給顧客帶來極大的不便。
r家長可以通過類似的生活經驗,引導孩子了解秩序的重要性。
r我們可以給孩子灌輸這樣的理念:
r同類物品統一安置,能有效地減少浪費,友善我們更快找到物品,擁有更整潔舒适的環境。
r當我們的家庭日常物品都得到了合理的分類處理時,孩子們會更加适應思維鍛煉、記憶整理,并進行創造性思考。
r物品分類有助于孩子們掌握思考技巧,通過這樣的“整理基礎内容”,孩子們能得到更好的思維訓練。
r來源于:
r收納,孩子受益一生的思維整理訓練/(日)廣澤克美,金花著.--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