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回想一下,你家孩子遇到這些情況,會不會一言不合就哭哭啼啼呢?

做遊戲遇到困難

和小朋友鬧别扭

想要的玩具媽媽不給買

……

毫不誇張地說,大部分人類幼崽都是在哭鬧中長大的。也難怪大家常說,

孩子還小,哭很正常啊!

我家孩子就是愛哭,天生的,沒辦法。

話雖如此,還是要澄清一點:「愛哭」不是喜歡哭,而是孩子缺乏控制情緒和表達情緒的能力。

做父母的也可以想一下,平時孩子哭鬧的時候,自己又是怎麼做的呢?

父母這 3 種做法

讓孩子遇事隻會哭

越是小的孩子,越容易用哭鬧的方式表達需求、宣洩情緒。

1 歲以下的小寶寶可能因為餓了、累了、尿布濕了而哭鬧,父母及時給到回應和安撫就好。随着年齡增長,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自控力會逐漸提高,動不動就哭鬧的情況也會減少。

雖然對大人來說,孩子每次哭鬧都很讓人崩潰,但對孩子來說,沒有無緣無故的哭鬧,隻有沒被大人看到的情緒和需求。

換句話說,孩子哭鬧本是正常的表現,家長如何看待和應對才是關鍵。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圖檔來源:giphy.com

舉個例子,明明已經和孩子約定了隻看 10 分鐘視訊,時間到了,孩子卻撒潑打滾還想繼續看……這時,你會怎麼做呢?

下面有 3 種最常見的應對方式,來看看你是否是其中之一。

做法一:雖然看久了不好,但孩子鬧着想看我真是沒辦法,繼續給 TA 看個夠吧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這種做法是典型的無限制包容孩子的情緒。這樣的父母完全了解和包容孩子,是孩子眼中的好父母。因為不管是害怕打針,難過時崩潰大哭,還是生氣時打人、扔東西,父母永遠站在自己這邊。

這種過度包容,會讓孩子沒有邊界意識,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他們即使不開心,也不會說出來為什麼或者發生了什麼,隻要發洩就夠了。

哭鬧究竟是因為視訊沒看完就到時間了,還是單純想多看一段?外人根本無從判斷,隻能看到無休止的哭鬧。等到下次再看視訊,這種情況依舊會重制。

長大以後,這樣的性格很容易在集體生活中受到排擠。并且當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往往會感到深深的無助和恐懼,卻難以專注地思考問題和解決辦法。

做法二:不能看就是不能看,這種小事哭什麼哭?不許哭!别想裝可憐讓我給你多看一分鐘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和上一種做法剛好相反,這樣的父母對孩子的管束十分嚴格,不僅控制孩子的行為,連他們的情緒表達也要一并控制。

在這類父母看來,負面情緒是陰暗的,悲傷讓人脆弱,恐懼使人膽小,憤怒是挑釁、不尊重,眼淚和脾氣是孩子為達目的,用來控制父母的伎倆。

他們會用批評、懲罰,甚至打罵的方式,全面消除孩子的負面情緒。讓孩子誤以為悲傷、恐懼、憤怒等情緒是不正常的,出現這些情緒的自己也是不正常的。

遇到情緒問題時,這類孩子不僅不會面對,還會一味地壓抑,不去表達,不知如何是好,女孩容易變得憂郁,男孩容易變得沖動,這會大大影響孩子在學習、社交方面的發展。

做法三:不就是不能看視訊嗎,給你吃個棒棒糖開心一下,忘了這事吧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這種方法本質上是依賴轉移注意力來緩解孩子的情緒。這是因為父母覺得孩子還小,什麼也不懂,買根棒棒糖糊弄糊弄就過去了。

他們的口頭禅還有「不就是娃娃不見了嘛,多大點事」、「有什麼好哭的,羞羞臉」。

在他們看來,為這些小事哭鬧是「孩子氣」的表現,不必太過在意。于是隻要孩子表現出難過、害怕等負面情緒,父母就會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重新開心起來。

長此以往,孩子的情緒總是被忽視、被否定,導緻孩子在感受、調節情緒方面表現得十分遲鈍,容易産生自卑心理。

遇到問題時,他們隻會用簡單粗暴的方式發洩情緒,那就是哭鬧。長大以後遇到挫折很有可能會暴飲暴食,或者選擇逃避。而不是想方設法去表達、去解決。

上述的三種方法,對應的是三種不同的養育方式。著名心理學家、人際關系大師約翰·戈特曼将這三種方式對應的父母劃分為放任型父母、壓抑型父母和忽視型父母。

這三類父母當然都是愛孩子的,但總的來說,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都隻顧着解決孩子當下的哭鬧,卻都沒有教孩子正确面對或表達情緒。于是孩子遇到苦難和挫折,不懂得宣洩情緒和積極處理問題,隻會動不動就哭。

2 個原則 4 個步驟

讓孩子不再動不動就哭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包容也不對、轉移注意力也不好,那怎麼做才比較好呢?

我們不妨先了解兩個大原則: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情緒沒有對錯之分。每個人都能感受到快樂、幸福等積極情緒,也會出現難過、生氣等消極情緒。

壓抑型父母和忽視型父母不該把消極情緒等同于「壞情緒」,就是說孩子哭了、鬧了不一定是隻會帶來負面影響的「壞事」。隻有先了解、接納孩子的全部情緒,才能幫助他學習用正确的方式表達情緒。

其次,我們還應把情緒和行為分開。前面說過孩子的情緒沒有對錯,父母可以百分百接納,但行為有好壞之分,必須設立邊界。這也是放任型父母需要改變的地方。

在了解兩個原則的基礎之上,家長可以先教孩子表達情緒,再引導孩子怎麼處理情緒和應對困境。這裡再給到大家 4 個關鍵步驟。

1. 先察覺孩子的情緒,不必着急糾正行為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簡單來說,就是當孩子生氣、難過時,我們要能讀到他此刻的感受,并意識到「這是教孩子管理情緒的好機會」。

聽起來是不是很簡單?可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錯誤解讀孩子的情緒信号。

比如玩具壞了,孩子很生氣,把它重重扔到了地上。很多家長看到這一幕,隻讀到了孩子「任性、脾氣暴躁、不珍惜物品」,卻沒有意識到孩子此刻難過、憤怒的感受。

假如我們隻想着糾正孩子的行為,對他的感受視而不見,就會錯過教他管理情緒的好機會。

2. 與其問孩子「為什麼扔玩具」,不如問 TA「你是生氣/傷心了嗎」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看到孩子哭鬧,尤其是不清楚具體緣由時,很多家長都會急着問,「你為什麼哭呀?」可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要回答這個問題幾乎是不可能的。

一來,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有限,未必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二來,人處在強烈情緒中時是無法理性思考的,大人都做不到,孩子就更别說了。執着地問孩子「為什麼」,隻會讓他更困惑,更煩躁。

建議你改成這樣問:「你很生氣是嗎/怎麼把玩具扔了,能告訴我是怎麼回事嗎?」

問孩子心情,或者用「怎麼了」的句式詢問發生了什麼,更能讓孩子感受到了解,有助于我們找到情緒的導火索。

詢問過程中,記得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場去了解他的感受。隻有先了解孩子,和他建立聯結,溝通才能繼續下去。

3. 教孩子分辨情緒,讓他們感受被父母了解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孩子并不知道該如何正确表達情緒,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産生這種感覺,這到底正不正常。

在這裡,給孩子的情緒貼上标簽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戈特曼稱之為「給情緒之門安裝把手」。

就像我們很難打開沒有把手的門一樣,不知道情緒的名字,孩子就很難了解、記住和處理情緒。是以我們要告訴他,「你生氣/難過/害怕/失望了」。

讓孩子知道每種感覺都有名字,這些感覺很正常,爸爸媽媽能了解自己的感覺,不僅能增進親子間的信任,幫助他建立自信,也有助于他學會接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4. 把情緒和行為分開,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不想孩子動不動就哭,父母千萬别做錯這件事

想讓孩子遇事不再隻會哭哭啼啼,而是想辦法解決問題,把情緒和行為分開,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孩子因為生氣而扔玩具,我們一方面要接納孩子「生氣」的感覺,另一方面要讓他知道,生氣可以有很多種表達方式,比如用嘴巴說、深呼吸、捏解壓球等,但扔東西是不被允許的。這一步有助于孩子限制自己的行為。

其次,引導孩子解決問題也很重要。孩子就是因為解決不了問題,才會用哭鬧的方式發洩。假如我們幫助他想出辦法,比如把玩具修好、找大人幫忙、換種新玩法等,今後再遇到類似的事情,孩子就會把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而不是哭鬧上了。

約翰·戈特曼把采用這種「先認識情緒,再管理行為」教育方式的父母稱為「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

能看得出,這類父母對孩子的情緒十分敏感。一旦覺察到孩子的情緒變化,會及時給予關注,了解并認同孩子的情緒。最重要的,是要指導孩子用恰當的方式表達情緒,并對孩子的行為設定界限。這也是前文三種類型父母欠缺的地方。

教會孩子表達情緒、處理情緒并不是件易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導和孩子的反複練習。但隻要方法對了,孩子就會向着好的方法發展。

内容合作專家 陳豔

中科院兒童心理學博士

複旦大學金融碩士

稽核專家 蘇靜

國家認證心理咨詢師

策劃:美麗

監制:阿童木

題圖來源:站酷海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