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跨欄到雪車,上海小囡應清冬奧首秀!華麗轉型背後是中國冰雪的加速度

作者:廖昊
從跨欄到雪車,上海小囡應清冬奧首秀!華麗轉型背後是中國冰雪的加速度

2月13日,北京冬奧會女子單人雪車比賽在“雪遊龍”拉開帷幕,中國隊派出懷明明和應清兩位選手出戰。兩輪比賽過後,兩人的成績分别為2分10秒90和2分11秒15,暫列第5和第8位。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應清完成冬奧首秀,這位由徐彙區輸送的選手也成為第一名參與冬奧會角逐的上海女子運動員。

曾師從劉翔恩師孫海平

雪車,又被稱為有舵雪橇。許多人不知道如何區分雪車、雪橇與鋼架雪車這3個項目。其實,從運動員的比賽姿态就可以快速辨識。鋼架雪車被稱為“冰上俯沖機”,就是運動員在比賽中要俯卧進行,也就是“趴着”進行比賽。雪橇則被稱為“躺赢”的項目,運動員需要躺在器械上進行比賽。雪車最符合“車”的概念,運動員需在出發助跑後快速坐進“車”裡,完成比賽。

那麼,一個南方姑娘是如何與雪車結緣的呢?1997年出生的應清是徐彙區輸送的選手。2009年,年僅13歲的應清在上海徐彙位育體校注冊,以100米跨欄的田徑項目開啟了體育人生。

從跨欄到雪車,上海小囡應清冬奧首秀!華麗轉型背後是中國冰雪的加速度

2011年,應清進入上海田徑青年隊,次年又跻身上海田徑一線隊,曾師從劉翔恩師孫海平訓練過一段時間。彼時,這個上海小囡的夢想是有朝一日像劉翔一樣站上奧運賽場,為國征戰。

跨界選材助力華麗轉型

但是,一個奇妙的緣分卻為她的體育之路帶來了重要轉折。

2015年,北京與世界定下了一個2022的冰雪之約。當時,冬奧會近1/3的項目仍未在大陸開展過。于是,從那時起,“跨界跨項選材”成為中國冰雪“補短闆、填空白”的新探索。

也是在那一年,雪車項目開始在全國選拔年輕隊員組建國家隊。18歲的應清憑借田徑打下的紮實基礎,被中國雪車國家隊教練一眼相中。應清也搖身一變,從田徑場正式“跨”進了冰雪世界,成為雪車國家隊的一員。

“陸上已經不夠了,我得在牆上發揮!”

許多人說,跨界跨項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挑戰,但讓人驚喜的是,轉戰冬季雪車項目後,應清反而有了更高的舞台施展才能。2017年2月的雪車世錦賽上,成立剛剛一年的中國雪車隊第一次參賽,目的隻是鍛煉隊伍,積累大賽經驗。

從跨欄到雪車,上海小囡應清冬奧首秀!華麗轉型背後是中國冰雪的加速度

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雙人雪車比賽中,“初出茅廬”的應清和馬園園竟成功闖入決賽,取得了中國隊在這個項目上的曆史性突破,這讓不少人驚歎不已,也更加堅定了應清的冰雪夢。

此前接受采訪時,應清曾自我調侃:“我覺得陸上已經不夠我發揮了,我得在牆上發揮!”這話雖是笑談,但從跨欄到雪車,應清的确跑出了自己的奧運加速度。

中國冰雪跑出加速度

2019年,在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女子單人雪車比賽中,應清以1分59秒62的成績完賽獲得金牌。這枚金牌也是上海代表團在十四冬獲得的首枚金牌。經過本賽季多站世界杯比賽的錘煉與洗禮,應清的實力又有了明顯進步。

在國際雪車和鋼架雪車聯合會女子雪車選手本賽季最終排名中,中國排名最高的就是位列第11名的應清,她的隊友懷明明排在第14位。而在今年1月1日舉辦的2021-2022賽季國際雪車和鋼架雪車聯合會女子單人雪車世界巡回賽拉脫維亞希古達站比賽中,兩人又斬獲了第四和第五名的好成績。

從跨欄到雪車,上海小囡應清冬奧首秀!華麗轉型背後是中國冰雪的加速度

北京冬奧會是應清的冬奧首秀,憑借前兩輪的穩定發揮,她暫時排在第8名。根據賽程,女子單人雪車後兩輪的比賽将于2月14日9時30分和11時進行,屆時将産生該項目的最終排名,這位上海姑娘也将繼續拼搏,向更高目标邁進。

無論結果如何,這個出現在冬奧賽場的“南方身影”已經值得喝彩。因為在應清身上,我們看到了“跨界跨項選材”帶來的中國冰雪運動的“擴面發展”,看到了長期以來“夏強冬弱”“冰強雪弱”的體育格局正在被慢慢打破,看到了中國冬奧健兒在家門口的體育盛會上實作了“全面參賽、全面出彩”,更看到了中國冰雪靠着“補短闆、填空白”跑出了讓世界驚豔的中國加速度。

(圖檔來源:新華社)

【來源:勞動觀察】

聲明: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将及時進行處理。郵箱位址:[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