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能說會道”從來都不是貶義詞,尤其是形容到孩子身上,是父母對他們最高的希冀,也是旁人對他們最好的評價。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孩子能說會道,說明他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詞彙組織能力都很強。從小就頭腦清晰,可以應對各種突發問題,長大後自然也不會太差。是以父母都希望孩子會說話,勇敢表達心中的想法。

可是偏偏,有一少部分孩子,他們的表現總是差強人意。說話時明顯不利索,而且還伴有卡殼和遲鈍的現象,這讓父母特别着急。和同年齡段的孩子相比,他們的語言能力明顯落後很多,就連表達需求的能力都欠缺,如何展開社交呢?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老人說:愛笑的運氣好,愛說話的人,運氣也不會差。

如何才能提高孩子的說話能力呢?很多父母犯了愁,想要通過增加閱讀量的方式,使孩子積累更多的詞彙量,以便需要時使用。但其實,閱讀并不能解決根源問題,孩子說話出現“故障”,并不是詞彙量不足,而是表達及說話方式的問題。

眼下的重點,還是找到影響孩子語言發育的原因,這才是重點。所謂“對症下藥”,重心還是在于找到症狀,然後才能徹底改變語言現狀。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導緻孩子說話不利索的原因,大多是這樣

原因一:語言環境影響

若是父母的表達能力特别好,那孩子在說話方面,絕對會有一定的天賦性,這就是所謂的環境影響。在這個提倡說國語的年代,大多數父母都很注重語言教育,因為臨危不亂的表達,會給孩子更多信心。

但若是多人照顧的話,身邊難免會有說家鄉話的親人,還在如此紛雜的語言環境中,很難掌握說話的技巧。另外,不給孩子說話的機會,也是影響他們語言發育的隻要原因。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原因二:被恐懼因子圍繞

很多說話不利索的孩子,他們都特别膽怯,不敢大聲表達。這是因為平時父母的教育,給孩子帶來了莫大的傷害,讓他們在恐懼中生活。不管孩子表達什麼,都會被父母無情的拒絕,而且還會大聲吼罵。

試想一下,長期在緊張和不安的氛圍中,如何有勇氣表達自我呢?焦慮和恐懼,會成為孩子語言發展的絆腳石,嚴重的還會變成“口吃”。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原因三:模仿周圍人

說話卡殼,或者不連貫的孩子,不排除模仿的原因。尤其是三四歲的孩子,他們的好奇心實在太濃烈,再加上模仿能力極強,僅需一天就能學會别人的“缺點”。若是周圍有說話不利索的孩子,很快就會影響多個小朋友。

按理說善于模仿是好事,說明孩子善于觀察和發現。但前提是,要模仿對自己成長有益的事情,而不是諸多的缺點。關于這一點,父母要多加引導,多讓孩子像優秀的方面發展。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找到了孩子說話不利索的原因,接下來就是逐個擊破,幫助他們創造更好的語言學習環境。隻要堅持兩三個月,孩子的說話定然突飛猛進。

能說會道的孩子,都是時間的“寵兒”

确切的說,沒有生來就特别會說話的孩子,還需要父母不間斷的培養,隻不過他們的接收能力不同。

1、鼓勵孩子多表達

抓住一切時機,讓孩子多去表達,哪怕他們說的很慢,而且漏洞百出,父母也要多加鼓勵。都說熟能生巧,隻有多說話,才有機會進步。若是一味緘默不言,何時才能提高語言能力呢?

父母要充當“陪聊”的角色,多跟孩子聊天,當然話題要讓他們感興趣,不然無法引起他們的共鳴。孩子都很單純,即便是父母的“誘導聊天”,他們也很願意配合。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2、增加孩子的詞彙量

其實詞彙量也很重要,這是孩子語言表達時的底氣,越是充足的詞彙量,越是自信。最好的辦法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帶孩子走出去,讓他去接觸更多喜歡的東西,然後慢慢把這些詞彙量傳遞給孩子。

走在路邊,廣告牌、商鋪名和路标,都是詞彙量的來源。而且認字學詞的方式,最容易激發孩子的興趣,不會有太多叛逆的心理。隻要他們願意學習,都能朝着好的方向前進。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寫在最後:生活中,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看到他們閃閃發光的一面,而不是隻盯着他們的缺陷。表達能力不好,說不定跟父母平時的教育有大關系,是以父母也要适時檢讨。

孩子說話不利索,總是卡殼和遲鈍,父母該如何鍛煉?

本文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