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墨楊
一個輕松愉快的時代,為什麼要一本正經的閱讀書籍呢?這本書完全沒有必要,作者告訴你,吃飯時不宜看,如廁時适合讀。
墨楊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平時有不太嚴重的身體小毛病,你是通過什麼來治療的呢?其實我們大多數是通過網際網路搜尋,視訊、線上醫生等來尋診,然後自己去藥店買藥自己治療。這麼做到底對還是錯呢?
我們一起看看這本《人體維護說明書》也許對你的身體健康有所啟示。這本書的作者是格雷厄姆·勞頓是《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志的執行主編和專欄作家。他畢業于英國帝國理工學院,持有生物化學學士學位和科學傳播碩士學位。
他于2019年入圍英國新聞獎“年度科學作家”,并多次入圍英國科學作家協會的獎項。他出版過兩本書:《萬物起源》(The Origin of [Almost] Everything)和《這本書可以救你的命》(This Book Could Save Your Life)。
《新科學人》主編英式冷幽默爆笑科普日常小毛病。落枕、脹氣、燒心……人體出問題大全,一本正經、科學嚴謹的重口味冷知識百科!一書看透身體的風吹草動,那些不要緊卻很煩的頭疼腦熱。
随着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我們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更加警惕,特别是對那些看似輕微的症狀。它們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身體是一台非常脆弱的“精密儀器”,在很多時候都多多少少會出毛病。在這大學學而有趣的書中,科普作家格雷厄姆·勞頓便向我們介紹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小毛病,以及如何正确(和錯誤)地應對它們。
閱讀《人體維護說明書》,你要切記,本書并不關注那些足以讓我們去醫院或卧床休息的疾病,而是收集了許許多多相對輕微卻又惹人心煩的小毛病,以及那些不會造成嚴重影響,但需要我們長時間忍耐的疼痛和折磨。
墨楊覺得這是一本自助式的門診醫學參考書。《人體維護說明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别是疼痛、皮膚、耳鼻喉、腸胃、外部攻擊、自我傷害。作者勞頓以簡短的章節和新穎、幽默的方式介紹了生活中随處可見的小問題和小現象:從黑頭到凍瘡,從抽筋到痔瘡,從打嗝到蟲蜇,從花粉症到中暑……
你和你身邊的人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遇到的那些小毛病。它們的确煩人,但換個角度又會讓你感到慶幸,讓你珍惜每個“不完美,但還湊合”的日子。
作者一再強調他是一名科普作家,而不是一名醫生。是以這本書沒有資格提供具體的醫療建議。如果你的某個毛病已經影響到你的生活品質,或是情況逐漸惡化,或者你已經開始感到困擾,請直接去看醫生, 不要考慮本書的意見了。
據說,古羅馬的将軍們在凱旋時會特意安排自己的奴隸在自己耳邊低聲說“memento mori”意為“記住,凡人終有一死”以此來警示自己,不要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我們身體的這些小毛病,它們是在我們耳邊唠叨的聲音,反複提醒我們,我們隻是肉體凡胎,這些小毛病會某一天變得糟糕,而且這一天必将來臨。是以你趕到身體狀況馬馬虎虎,你就滿足吧!畢竟殺不死你的東西,隻會讓你變得更強大。
《人體維護說明書》是一種出乎意料的文學體裁,人忍不住一直往下讀的醫學參考書。
墨楊世無雙,贈君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