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做事缺乏責任心,試着讓他們參與家務,培養獨立性

“我家孩子實在太不讓人省心啦,不僅生活上總是做事情丢三落四,每天都要我們做家長的給他往學校送東西,孩子學習狀況也讓人十分擔憂,壓根兒就對學習沒有半點興趣,不管做什麼都不能做好,真的快要愁死了。”大早上就聽到同僚小周在跟我吐槽。

他家孩子已經13歲,但是不管平時的生活自理能力,還是學習能力狀況都讓人十分擔心,小周一直都抱怨自己的孩子心太大,太馬虎。

但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孩子有時候粗心可不代表是心大,而很有可能這是他們沒有責任感的展現。孩子的事情本來應該自己安排處理好,為什麼要假借家長的手去幫自己處理?

家長不要再為孩子找借口,孩子不是太馬虎,而是沒有責任心!沒有責任心的孩子一般有以下兩種影響!

孩子做事缺乏責任心,試着讓他們參與家務,培養獨立性

一、将會帶來什麼影響

影響1:做事特别馬虎

那孩子就像小周家的孩子一樣,平時自己的事壓根兒不上心,更不用說家人和朋友的事情。在他們的世界觀念裡,隻要他們過得開心和快樂就行,不用管事情是不是完美地做好,或者是件事的後果是怎樣的,而因為孩子這種缺乏這種責任心,在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們肯定也會因為效率差,做事不能保質保量,而給他們帶來負面的影響。

影響2:人際交往

不管是學生時代的小組互助也好還是之後工作中的合作共赢,因為人是群居動物,是以在交往密切和集體力量要求更多的情況下,如果孩子依舊是這種不負責任的态度,那對于他人際交往和生活工作肯定很少有人願意接納這樣的夥伴。

孩子做事缺乏責任心,試着讓他們參與家務,培養獨立性

二、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提高責任感

1.給孩子更多機會參與家中事務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正處于學習的階段,是以家中的事情不讓他們過多幹涉,但是孩子是家中的一份子,他們本身就有義務和權利來幫家人承擔一份自己的責任。

是以在平時到家庭事務中不管是家務也好,還是家庭大事也好,都可以采納孩子的建議或者請求孩子幫助,讓孩子更多參與家中的集體活動,一方面來說提高了孩子做事效率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會在生活中的點點小事中培養起孩子的責任性。

孩子做事缺乏責任心,試着讓他們參與家務,培養獨立性

2.把更多的事情歸還給孩子,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有的時候就是家長的包攬一切,才讓孩子逐漸失去了獨立意識,逐漸變得不管是精神還是生活都離不開父母,成為社會的巨嬰。

是以真正愛孩子,不是為孩子做所有事情,而是把更多的屬于他們的事情歸還,即便前方是問題和困難,也應該讓孩子自己獨自面對和思考。

即便孩子未來會失敗會跌倒,家長也要讓他放手一搏,因為隻有在不斷地試錯和磨練過程中,才能培養他的心性和能力,真正變成合格的大人。

孩子做事缺乏責任心,試着讓他們參與家務,培養獨立性

你家的孩子平時做事是不是也特别馬虎,平時大家是怎麼培養孩子的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聲明:文中圖檔均來自ins,部落客為@kidzootd,如果你在教育育兒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遇到了讓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歡迎一起來探讨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