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家長說的這些話,會打壓孩子的學棋積極性!

“幾道題,就需要做1個多小時”

“這樣做更好,跟你說了多少遍了”

……

這樣的話是不是很耳熟,很多父母都對孩子說過,而且不止一遍。而這樣的唠叨,不僅會使孩子感到厭煩,還會給孩子這樣的暗示:你就是這樣的。

孩子年幼,本就處于學習的階段,在學棋的過程中也會暴露出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時候家長的一句肯定或是否定都會給孩子很大的影響。正面的情緒會激勵孩子不斷嘗試,讓孩子樹立自信,增加孩子主動學棋的積極性,引導孩子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而不好的心理暗示,會打壓孩子的學棋熱情,在壓抑的環境中,孩子總是擔心會被責罵,反而無法集中精力。

家長說的這些話,會打壓孩子的學棋積極性!

家長的唠叨看似是關心,但是更多的家長的唠叨隻是一聲聲“委婉”的責備。沒有輕聲細語,沒有諄諄教導,甚至有時候連道理都不講,隻是看到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就喋喋不休。這不就是暗示孩子要嚴格服從家長的指令嗎?不平等的“上下級關系”,卻讓孩子體會父母的愛,确定不是開玩笑?這樣隻會讓彼此之間産生隔閡吧。

年幼時,孩子無法反抗,隻能服從,年長一點,孩子會極度渴望與父母産生距離,因為迫切甚至會有很多過激的行為,叛逆的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難以引導勸說。

家長說的這些話,會打壓孩子的學棋積極性!

家長的唠叨,本意是體諒孩子不能一下子轉變,多提醒引導,讓孩子能夠記住并不斷地改進。

既然是言語交流,就必須是雙方的。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歡這種打壓式教育,有些孩子就像是彈簧,越是被打擊,越是能反彈到最高點。有些孩子本身就容易被打擊,他們自身的實力也許不錯,但是就是缺乏自信,特别是知道對手的強大時,更是難以平複心态。

這些孩子需要家長不斷地為他們鼓勁。是以,“唠叨”的話用錯了方向,會給孩子錯誤的暗示,用對了方向,便能成為真正的砺智良言。

聲明: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及出處所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