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家长说的这些话,会打压孩子的学棋积极性!

“几道题,就需要做1个多小时”

“这样做更好,跟你说了多少遍了”

……

这样的话是不是很耳熟,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而且不止一遍。而这样的唠叨,不仅会使孩子感到厌烦,还会给孩子这样的暗示:你就是这样的。

孩子年幼,本就处于学习的阶段,在学棋的过程中也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时候家长的一句肯定或是否定都会给孩子很大的影响。正面的情绪会激励孩子不断尝试,让孩子树立自信,增加孩子主动学棋的积极性,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不好的心理暗示,会打压孩子的学棋热情,在压抑的环境中,孩子总是担心会被责骂,反而无法集中精力。

家长说的这些话,会打压孩子的学棋积极性!

家长的唠叨看似是关心,但是更多的家长的唠叨只是一声声“委婉”的责备。没有轻声细语,没有谆谆教导,甚至有时候连道理都不讲,只是看到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就喋喋不休。这不就是暗示孩子要严格服从家长的命令吗?不平等的“上下级关系”,却让孩子体会父母的爱,确定不是开玩笑?这样只会让彼此之间产生隔阂吧。

年幼时,孩子无法反抗,只能服从,年长一点,孩子会极度渴望与父母产生距离,因为迫切甚至会有很多过激的行为,叛逆的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难以引导劝说。

家长说的这些话,会打压孩子的学棋积极性!

家长的唠叨,本意是体谅孩子不能一下子转变,多提醒引导,让孩子能够记住并不断地改进。

既然是言语交流,就必须是双方的。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欢这种打压式教育,有些孩子就像是弹簧,越是被打击,越是能反弹到最高点。有些孩子本身就容易被打击,他们自身的实力也许不错,但是就是缺乏自信,特别是知道对手的强大时,更是难以平复心态。

这些孩子需要家长不断地为他们鼓劲。所以,“唠叨”的话用错了方向,会给孩子错误的暗示,用对了方向,便能成为真正的砺智良言。

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出处所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