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昨天我的朋友圈被刷屏是兩條資訊:
一條是谷愛淩精彩奪冠。在奪冠後谷愛淩感言:之是以敢于在決賽關頭選擇高難度創新動作,不為獎牌,也不為戰勝對手,隻為呈現完整的自我。
一條是上海某私募掌門在上海黃埔江溺水而亡。 年僅四十餘歲的規模業績曾經雙佳的基金經理,以這樣的方式結束一生。
作為同行,我能夠感受這位私募掌門人的焦慮和壓抑,特别替這麼年輕、優秀的英才早逝感到痛心,無法用言語來表達惋惜之情。
作為家長,我不羨慕“别人家的孩子”天才少女谷愛淩,我隻想在此分享一下我非常認同的,谷愛淩自己分享的成功秘訣:“睡覺,且從小每天晚上睡10個小時。運動和睡眠,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兩件事。”
我們的教育認為“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當孩子很小的時候,作為家長的我們就開始“拔苗助長”,急于讓孩子成為“小天才”,我們不再允許孩子有玩的權利。幾乎每個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孩子輸給别的孩子,從幼稚園開始,家長就開始焦慮,害怕自己的孩子進不了一個好的幼稚園,是以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願不願意,家長都要把孩子送進各種各樣的教育訓練班,從早晨六點鐘開始始,孩子迷迷糊糊地被叫起床,就開始奔赴各個教育訓練機構,參加各種教育訓練,一直忙碌到晚上做完各項作業或練習,才能上床睡覺,這時也許是晚上十點,也許是十一點,但沒有一個家長關心孩子的睡眠時間夠不夠,隻關心孩子今天的任務有沒有完成及完成得如何?
谷愛淩的成功因素之一是因為她的媽媽愛玩,她媽媽愛滑雪,在愛淩三歲時,她媽媽把她帶在身邊一起滑雪,培養了她的滑雪興趣愛好。最重要的是她媽媽讓愛淩從小養成了每天晚上睡10個小時以上,把運動和睡眠當成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兩件事的習慣。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卻忘記了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對孩子的重要性。
谷愛淩的成長過程中得益于運動和充足的睡眠。運動的不僅在體能上能培養孩子的心肺功能、核心肌群的力量;培養孩子的協調性,靈敏性,促進大腦的認知發育和潛能,使孩子的眼腦、四肢、肌肉、神經、心理等各方面均衡發展。在素質上也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進取心,形成勇于拼搏的精神,且幫助孩子樹立磨練自我意志力,堅持不懈的正确價值觀。而充足的睡眠能夠加強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有精力沉迷在喜歡的事情上,且充足的睡眠能産生強化記憶、甚至是啟發新思路、帶來新靈感的神奇效果。
“運動和充足的睡眠”的優勢在谷愛淩身上充分展現,她多才多藝,每一項她喜歡的運動或才能,都是在她精力充沛的情況下,主動想學,自覺地學。她說:“從不覺得身體上的累或痛是一種辛苦”,因為她從小就在運動中培養了堅韌不拔的毅力,習慣了不斷挑戰自我,而且她比别人專注,學什麼東西都比别人快些,是以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斷有滿足感和目标,激勵她學得更好。
我們的基金經理也是行業裡的人中楚翹,但是在他們從小的教育中,“運動和充足的睡眠”從來沒被提倡為重要的事情。當他們面對壓力,産生焦慮的時候,是在不斷自我檢討,更加刻苦地去研究市場,導緻嚴重的失眠,甚至有些人從此變得抑郁了!
是不是我們的教育需要适當地做一些檢討呢?若給我再一次的養育機會,我一定會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對于人到中年的我也深刻體會到需要作出改變,我的生活中被短視訊和手機霸占了我的睡眠和運動時間,因為我也不覺得這兩項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我總覺得需要學更多的東西,需要了解更多的資訊,需要成為更成功的人。但我卻沒有發現我已經遺失了自己,若沒有好的身體,充沛的精力,怎麼能發現生活的美?怎能包容孩子的不完美?怎能在工作中充分發揮?而隻有焦慮和煩躁在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