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賽那的“加價大法”起到作用了嗎?

【導語:在早前,消費者購買豐田部分車型時候需要加價,比如說漢蘭達、普拉多以及埃爾法等熱門車型,均采用了加價政策,甚至埃爾法的加價金額一度高達四五十萬元。有意思的是,别管豐田怎麼加價,這些車型總是有人追捧,許多消費者都願意為加價部分買單。在10月30号上市的廣汽豐田賽那也傳遞出了這樣的信号。】

撰文|蔡家倫、編輯|禾 子

衆所周知,在轎車和SUV領域風生水起的廣汽豐田,此前一直沒有MPV車型來支撐細分市場,用以抗衡别克GL8、艾力紳和奧德賽;但自從推出了賽那之後,廣汽豐田在MPV市場開始有了底氣,而且這款MPV在市場中一直熱議不斷,尤其是在其公布加價政策後,更是引來了諸多的關注和讨論。去年12月份公布的賽那的批發銷量為2791輛,今年2月份公布的賽那1月銷量為5399台,那麼賽那的“加價大法”起到作用了嗎?

賽那的“加價大法”起到作用了嗎?

有一說一,這款MPV的産品實力還不錯

賽那銷量一般,難道是這款MPV的産品實力不行嗎?恰恰相反,這款MPV的産品實力其實還是不錯的。

憑心而論,基于TNGA架構打造的賽那,其酷炫時髦的造型幫助它從一衆MPV車型中脫穎而出。無論你喜歡還是讨厭,它都可以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時衆所周知,消費者對MPV的空間要求比較高,豐田賽那擁有的5165mm的車長、3060mm的軸距,加上合理的空間規劃,讓這款MPV可以帶來寬敞舒适的駕乘感受,甚至是第三排乘客也有較不錯的駕乘體驗。

賽那的“加價大法”起到作用了嗎?

配置部分,豐田賽那全系标配膝部氣囊、車道偏離預警系統、車道保持輔助系統、主動刹車系統、全速域自适應巡航、駕駛模式切換、無鑰匙啟動等配置,值得點贊。更重要的是,它還搭載了位于行業前沿的混合動力系統,2.5L自吸發動機的最大功率高達141kW,最大扭矩高達238N·m;前置電機最大功率134kW,最大扭矩高達270N·m,再加上整車運作平順,NVH性能可圈可點,這款MPV的确可以較好地覆寫商務出行需求。

賽那的“加價大法”起到作用了嗎?

價格較高,還要加價!

雖然豐田賽那的産品實力相當不俗,銷量也在走上升通道,但總體表現還是低于預期。的确,這款MPV實力不俗,但價格也不不菲:廠商指導價30.98-40.58 萬元。也就是說,使用者需要以BBA的價格,買一款拿方向盤加熱和360度全景影像當頂配賣的普通品牌MPV,沒點信仰,還真不敢下手。而且上市之初,配置設定到各地的展車資源非常有限,有些地區很難一睹芳容。

賽那的“加價大法”起到作用了嗎?

與此同時,不止是展車較少,廣汽豐田經銷商們還表示,豐田賽那市場統一行情加價6萬;換句話說,一輛30萬元級别的車型,最終入手價要達到40萬區間。這樣加價政策一定程度上直接打擊了豐田賽那潛在消費者的消費熱情:當消費者對賽那的家庭幸福座駕理念産生共鳴,并滿懷希望準備下定時候,卻最終等來4S店冰冷的“加價”,一冷一熱之間,讓賽那的銷量開始打折扣。

賽那的“加價大法”起到作用了嗎?

“饑餓營銷”很難一直有效

有時候,“饑餓營銷”和“加價政策”的确能在市場上赢得很好的效果,但很難一直有效。而在中高端MPV市場,可供選擇的車型也不少,就拿别克GL8來說,已經在中國市場積累了相當不錯的口碑,甚至堪稱是中高端MPV的标杆之作,再加上别克GL8完全不需要加價,起售價還低至23萬多元,本來就很有市場基礎的GL8在“加價”的襯托下反倒更具優勢。

除了别克GL8之外,消費者還可以選擇本田奧德賽,以及成本效益較高的國産車型,比如說傳祺M8、榮威iMAX8以及上汽大通MAXUS G20等等。這些國産車型的起售價甚至隻需要十幾萬元,購買壓力也小很多。

賽那的“加價大法”起到作用了嗎?

點評

不可否認的是,賽那是廣汽豐田的旗艦産品,也是MPV新的标杆。它打破了MPV單一化的消費和用途,颠覆了功能疊加的蒼白,而是有機地将多功能集于一身的樂趣與靈便更趨生活的智能化,為數字時代的出行提供了新的選擇。不過,對于在汽車供應受到影響情況下的經銷商加價行為,企業應當加強管理力度,避免經銷商的“加價政策”傷及消費者的熱情。畢竟,要想從GL8這樣的暢銷車型中“虎口搶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本文系《禾顔閱車》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