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新增就業崗位55萬個,為有突出貢獻的特殊人才建立職稱評審“直通車”,推動企業年金擴圍,推動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實施,加快工資保證金監管系統建設……今天,2022年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視訊會議召開,送出了一份新春民生“大禮包”。
新增就業崗位55萬個
過去一年,上海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全年新增就業崗位63.51萬個,正規就業規模創曆史新高,達1084.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明顯低于年初預期目标。同時,穩步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最低工資、失業保險等民生保障待遇标準。推進機關事業機關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擴大企業年金覆寫範圍。年末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654.3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74.73萬人。兜牢重點人員就業底線,幫助12054名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實作就業創業,幫扶7.82萬名就業困難人員實作就業,幫助10092名長期失業青年實作就業創業。實施鼓勵創業帶動就業專項行動計劃,幫扶引領成功創業12787人。全年補貼性職業技能教育訓練118.85萬人次。
為穩住就業基本盤,今年上海将新增就業崗位55萬個,幫扶引領成功創業1萬人,幫助8000名長期失業青年實作就業創業,本市戶籍城鄉登記失業人數控制在17萬人以内,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内。切實加大高校畢業生以及殘障人士、退役軍人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就業幫扶力度。進一步鼓勵創新創業,大力支援多管道靈活就業,做強“樂業上海”“海納百創”公共服務品牌。深入開展與對口支援地區、中西部省份的勞務協作,釋放上海對穩定全國就業的帶動效應。
此外,上海還将穩妥推進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等重大改革。推動企業年金擴圍,推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落地實施。開展平台靈活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統籌平衡各類群體的收入配置設定關系,做好年度各項民生待遇标準調整工作。
建立職稱評審“直通車”
2021年,上海人事人才工作邁上新台階。以市政府1号檔案,出台全國首部支援留學人員回國就業創業新政,首創釋出“上海海歸300指數”,舉辦“留·在上海”留學人才及項目交流大會,直接落戶引進留學人員2.7萬餘人。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在高技能人才表彰獎勵、新型技師學院建設、技能人才與專技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等方面,推出一系列創新政策,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勞動者比重達35.34%。
會議提出,要不拘一格攬人才。今年,上海将向科研機關進一步下放崗位設定自主權,支援區級機關組建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為有突出貢獻的特殊人才建立職稱評審“直通車”。圍繞重大戰略、重點區域、重點産業,大力引進集聚海内外優秀人才,研究制定“南北轉型”區域人才支援政策,推動人才引進規模可持續增長,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資助力度。出台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加大“伯樂”獎勵力度,統籌規劃“一園多區”功能布局。進一步提升事業機關人事管理水準,制定事業機關高層次人才招聘辦法,面向全球開展專場招聘。
世界技能大賽迎來倒計時八個月,上海将高效率做好開閉幕式策劃、賽事組織實施、主題宣傳推廣、選手備賽參賽等重點工作,高品質召開世界技能大會和世界技能博覽會,高水準建成世界技能博物館。要充分發揮世賽溢出效應,推動本市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再上新水準。為此,上海将開展大規模職業技能教育訓練,挂牌建設一批新型技師學院,支援培養萬名企業新型學徒。大力推進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開展特級技師評聘試點,支援職業院校畢業學年學生參加職業技能等級認定。
提升勞動争議調處效能
去年,上海勞動關系總體保持穩定。加強欠薪治理,連續4年在國家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考核中獲評A級并得到國務院上司小組通報表揚。和諧勞動關系達标企業超1萬家。全年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受理舉報投訴2.7萬件,查處違法案件1.15萬件;調解仲裁機構受理案件15.86萬件,結案率93.87%。同時人社公共服務再上新水準。在一年裡,推動上海人社數字化轉型,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社保3.0系統、“上海公共招聘新平台”上線運作,全年“一網通辦”市級辦理事項近2400萬件。推進“抓班子、帶隊伍、促工作、上水準”專項行動,打造“局長走流程”的人社品牌。
在過去一年的基礎上,上海将加快工資保證金監管系統建設,深入開展勞動關系“和諧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動,适時向社會公布勞動保障重大違法行為。加快推進勞動仲裁、監察“一口受理”和跨區域集體争議調處,探索在新就業形态勞動者集中的行業、區域或頭部企業培育勞動争議調解組織,全面提升調處效能。

圖檔來源:市人社局供圖
來源:作者:周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