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何面對全球疫情第三年?專家:尋求心理疏導的咨詢量激增

全球新冠疫情邁入第三年,疫情引發的心理創傷越來越引發關注。

有公共衛生專家認為,許多人正努力應對疫情帶來的巨大情感和社會變化,然而,随着全球各地的封鎖措施逐漸解除,很多人反而發現自己難以适應“正常狀态”。不少心理學家和精神科醫生稱,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衛生危機導緻焦慮和抑郁病例增加,并加劇了已有的心理問題,疫情期間尋求心理疏導的咨詢量激增。

常駐紐約的精神科醫生雷特(Valentine Raiteri)表示:“我這輩子從未如此忙碌,也從沒見過我的同僚如此忙碌。我無法将病人轉給其他醫生,因為每位醫生的就診時間都排滿了,隻能停止接收新病人。”雷特說,他的許多病人仍在居家隔離、遠端辦公,許多人有“脫節和失落”的不适感,同時他坦言自己也無計可施,“我能夠治療疾病,但無法消除精神壓力”。

大量研究正在驗證疫情對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美國華盛頓大學和澳洲昆士蘭大學研究人員去年在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上發表研究論文,首次評估了新冠對重度抑郁症和焦慮症的影響,調查覆寫了全球204個國家和地區,研究發現,2020年人們的心理健康急劇惡化,全球大約新增5300萬例重度抑郁症和7600萬例焦慮症患者。

2020年春天,疫情之初人們對疫情将會持續多久幾乎毫無概念。心理學家表示,在疫情暴發頭幾個月,特别是許多國家進入史無前例的封鎖狀态的那段時期,人們顯示出驚人的韌性。

雷特說,随着時間的推移,日常社交活動的缺失開始構成損害。“長期的不确定性和變化讓人們感到孤立,不懂應該如何社交,這肯定會對心理健康造成巨大影響。”他說。

根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彙編的資料,迄今為止,全球累計确診新冠病例超過4億,死亡病例逾570萬。

喪親之痛、與世隔絕、不确定性和失去自由、人際關系和特殊時刻……這些隻是疫情期間影響許多人的其中一些問題。心理學家認為,疫情或許處于“收尾”階段,但新冠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恐将持續多年。

英國臨床心理學家德薩尼克(Alex Desatnik)的工作對象包括成人和兒童,他說許多年輕人因為疫情而錯過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裡程碑和關鍵體驗,這些錯失造成的傷害需要至少一代人來彌補。“在這樣環境下長大的孩子,那些缺失将會伴随他們的一生。我希望全社會盡可能采取措施,以補償已經發生的事情,實際上,那些錯過仍在發生。”他說。

就目前而言,那些廣泛接種疫苗及加強劑的國家正在努力試圖恢複常态,不過,佩戴口罩和新冠檢測可能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

倫敦臨床心理學家博達爾特(Natalie Bodart)說:“我認為,現階段我們可能需要面對的是,我們沒有真正回到過去,也沒有辦法回到過去。我們已經進入了一種非常混合的生活模式,公司和多數地方似乎都在接受這種混合狀态将繼續下去。也許對某一代人來說,這是第一次出現這種重大的人生轉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