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間
孩子們多了一些用于玩耍的時間
很多孩子喜歡抱着手機玩遊戲
但是
玩手機不僅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
而且一些小孩對金錢缺乏概念
将父母的錢用于遊戲支付
後果也是相當嚴重

圖源:攝圖網
河北發生多起未成年人給遊戲充值案例
案例1:石家莊8歲孩子給遊戲充值7360元
石家莊平山縣一8歲孩子在用手機上網課之餘,用手機玩遊戲時向遊戲平台充值了7360元。家長報警求助。合河口派出所民警通過多管道與遊戲平台取得聯系後,經過近半個多月的協調溝通,除去收取合理的費用外,平台将充值遊戲的錢退還。
案例2:石家莊9歲男孩沉迷手機難以自拔
石家莊一9歲男孩自從放假後,就天天手機不離手,吃飯也需要媽媽叫半天才來,時不時還在盯着手機,就連作業也懶得寫。而且還偷偷用奶奶的手機給自己的賬号充錢。孩子媽媽發現後,屢次和孩子溝通,不但沒有改善,還鬧着要離家出走。
案例3:承德12歲女孩給遊戲充值4000多元
承德一12歲女孩将父母打工攢下買年貨的4000多元充值遊戲。經過溝通協調,遊戲平台通過稽核,将4000多元錢按照充值順序悉數退還。
案例5:滄州11歲男孩給遊戲充值上萬元
滄州一11歲男孩用爺爺的手機玩遊戲時,謊稱“刷臉”解鎖手機,讓爺爺進行人臉識别後,為手機遊戲充值。幾個月的時間,他給遊戲充值了一萬多元。為遊戲充值成功後,該男孩會把支付記錄删除。
案例6:安新縣一孩子玩遊戲充值上萬元
安新縣龍化鄉某村1名10多歲的孩子通過使用其父母的手機支付充值“遊戲币”購買遊戲裝備,花費了上萬元,家長報警後,經過民警多次電話協商,最終遊戲公司同意退還全部錢款。
除了給遊戲充值,
未成年人防範意識差,
電信詐騙也需要警惕!
接連有未成年人被詐騙
掃碼付款赢返利?追星女孩被騙9萬餘元
廣東佛山桂城某國小五年級學生小麗(化名)正在某偶像團體微信粉絲群閑逛,翻着翻着發現一件天大的“好事”:轉賬支付32.22元參與明星粉絲團的PK活動,如果PK成功就能獲得2500元的返利。
剛好又知道父母的支付密碼,小麗添加管理者的QQ并支付了32.22元。但此時,管理者稱小麗是未成年人,需要完成驗證才能獲得返利,在驗證期間,小麗覺得操作複雜想退出,卻被對方恐吓:“由于你是未成年,導緻活動方的賬戶被當機6萬元,如果不完成轉賬驗證,活動方将到公安機關報案。”
小麗被吓到了,心驚膽戰地根據對方指引,偷偷修改母親的支付寶密碼,還下載下傳“小X盒”“悠X有品”App,并用對方提供的兩個賬号分别登入App綁定母親的支付寶進行充值,先後充值了近9萬元。
買卡送皮膚?遊戲男孩被騙2萬餘元
六年級學生小軍(化名)在家玩遊戲時,一名陌生玩家主動找上門,玩家稱小軍隻需要購買10次X東E卡便可以得到遊戲皮膚,而購買的E卡的費用此後是可以原路退回的。
聽到購卡費用可以退回,小軍徹底放下心理戒備,按照對方的要求,先是登入父母的X東賬号,随後修改支付密碼之後,在對方的指引下多次購買X東E卡。
小軍共操作了8次,前7次均購買成功,共計花費2萬餘元。
孩子總玩手機,危害極大
#損傷視力,造成視力下降,甚至導緻青光眼;
#損傷脊柱,導緻頸椎病、腰椎病;
#破壞孩子原有的學習習慣和生活作息;
#目前的電信詐騙手段不斷變化,而學生也是主要的受害群體之一。
讓孩子放下手機
也要講究一些方式方法
現在就來給寶媽們支幾個“狠招”
第
1
招
首先,媽媽們不要過于焦慮。
焦慮的情緒是會傳染的,在過于焦慮的情緒下溝通常常無效,也不利于親子關系的維護。家長要合理地宣洩自己的焦慮情緒,也可以跟自己的配偶互相去消化。再有,家長要認識到适當适度地玩電子産品對孩子的成長是有利的,比如年齡小的孩子可以在電子産品中擷取很多知識;很多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會表示玩遊戲會減壓,還會讓其有成就感等等。
2
其次,要看到孩子背後的需求。
很多孩子會在很無聊,又不知道做點什麼來排解的時候就會想到電子産品。家長要看到孩子背後的需求:“我很想要陪伴,很需要被關注。”年齡小的孩子,家長要多花些時間來陪孩子,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做一些親子遊戲,比如手工、畫畫等;年齡大點的孩子,家長可以坦誠地跟孩子交流,跟他/她一起制定假期的規劃,還可以規定玩電子産品的時間。不要在小孩哭鬧、無聊時經常給他玩手機,也不要把手機當成哄孩子的神器。
3
最後,要幫助孩子樹立規則意識。
規定了玩電子産品的時間,時間到了要按要求執行,3歲以上的孩子就應該有規則意識。同時,作為家長也要能夠承受孩子是以而産生的情緒反應,比如小點的孩子會哭鬧、大點的孩子會憤怒等,作為父母要給予陪伴和安慰。建議家長也控制玩手機時間,給孩子做榜樣。如果孩子手機玩遊戲成瘾,父母也不要一味地指責甚至打罵孩子,可以找專業心理醫生幫忙。
家長們除了要以身作則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嚴格控制孩子玩手機的時間
懂得拒絕孩子
還需要開闊孩子的視野
讓孩子的生活豐富起來
當家長們給孩子一個
更豐富、更有趣
更有意義的真實生活
孩子自然不會再沉迷于
手機的虛拟世界
文:河北青年報記者李媛、王珊、部分内容綜合自承德公安網絡發言人、滄州晚報、安新公安、南海公安
編輯:樊一帆
校對:趙潤澤
責編:賈陽陽
監制:寇拴民
更多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