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後第一個“年”,你與情緒和解了嗎?

您是家長嗎?是!就點标題下方藍色的 家長慧 三字,然後點關注,您就可以享受到我們為您提供的最新教育和健康等資訊。

大年初五,我們一家給小姨拜年。

幾個表兄妹閑談中聊到雙減,沒有快樂的神情,隻有哭喪的表情,茶還沒喝就大吐苦水。

讓我想起年初的期末考試,家庭氣氛已經上升到一觸即發的戰備狀态。真是應了那句流行語:成績會告訴你誰在裸泳!

家長們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焦慮,表妹還爆料知道成績時都失控打孩子了,大家七嘴八舌勸她需冷靜,可自個心裡也是密密匝匝的疼。

遙想兒子結業典禮那天,停車場上演那紮心一幕:

離我三輛車外的地方,一位媽媽拿着試卷抓狂,對着孩子一陣數落和辱罵,最後她竟失控到掀翻手裡的電動車,書包、蔬果散落一地,不停捶打着欄杆哭泣,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在她身後,六神無主,驚慌失措……

當我的車從他們身旁閃過,也能清楚感覺到她急促、粗沉的咆哮聲,以及焦慮無助的神情!

反觀身邊的朋友圈、同僚圈、家長圈,有多少家長不是談成績色變?

不論以前還是現在,即便學校不評分、不排名,但分數還是家長評估孩子在校學習成效最直接的方式,在這個充滿焦慮的年代,家長們大多也匆匆忙忙地奔向結果。

然而,父母這種破壞性的情緒,最終買單的是孩子,确實是一個家庭最大的悲劇。

前不久,武漢發生的一個家庭慘劇:

一個母親,40歲的成熟女性,白天是民警服務人民,晚上回家輔導剛上國小兒子的作業,竟砍傷了孩子送醫院,自己傷害孩子後選擇關在房間裡自缢。

虎毒還不食子,更何況她還是國家執法人員,懂法知法。這個可憐的女人已經自缢身亡,留下失去母親的孩子在醫院救治,更給孩子留下了可能永遠都不能愈合的童年之殇。

養育孩子,誰都難!誰都被孩子學習折磨得苦不堪言過,隻不過是在崩潰與自愈之間尋到一個恰當的出口罷了,這是為人父母該有的修煉!

很多時候,我們總挂嘴邊的是“别人家的孩子”,卻不想想别人家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是怎麼做的。

無獨有偶。

那天下午,我們一起領孩子們到親戚家串門。

我們大人坐在院子閑聊着,她家二寶從房間跑出來拉着一旁的爸爸,喊:“爸爸,爸爸,快來看看”。

我和孩子媽好奇跟過去一看,梳妝台上翻出的三支口紅全按斷了,台面上全是孩子亂七八糟的畫作,當時我就想,這要是我家的孩子,肯定沒忍住動手了。

可孩子爸爸一看,寵溺的笑着抱起女兒,說:“呀!你還能用媽媽的化妝品畫畫呀,真是個天才!”

媽媽還補上一句說:“挺不錯,就是有點單調。口紅顔色太少了,而且桌面太滑,畫出來不好看,對不對?要是用蠟筆在畫本上畫的畫肯定很豐富,更好看,對不對?”

孩子想了一下,屁颠屁颠地出來找畫本、蠟筆了。

孩子的行為有了偏差,他們的做法是把問題擱置起來,不忙着給孩子“上課”,而是告訴孩子,很為她的行為自豪,接着再給以恰當的指引,讓孩子精神大振,勇敢向前。

當時,我第一次看到,遇事情緒良好的父母養育的孩子是什麼樣子,她的眼裡總是閃閃發光,對未知探索永遠是那麼自信、勇敢。

他們和我們一樣是普通人,也需上班、帶孩子,也會有煩心事,但學會了控制情緒,再糟糕的事也能朝好的方面發展,這種養育孩子的方式确實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

曾經有一位兒童心理專家這樣說過:父母的情緒就像一面鏡子,映射在孩子大腦裡,他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性格與人格發展。

不要低估自己對孩子的影響,父母的一言一行,很容易成為孩子的參照,情緒暴力,對孩子的傷害是緻命的,會讓孩子缺乏對世界最起碼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而父母情緒平和友善,孩子也會更具幸福感看待世界。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效應,叫做“踢貓效應”。

一位父親白天上班時被老闆臭罵了一頓,心裡很不爽。剛回到家,就看見孩子在沙發上跳來跳去,于是把孩子也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裡也很不爽,便去狠狠地踹了身邊正在打滾的貓。

一般來講,“踢貓效應”指的是對比自己等級低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進而産生的不良連鎖反應。

在現實生活裡,“踢貓效應”往往會像上面例子講的那樣,發生在家庭親子關系中。

長時間都是家庭裡面能力和地位最低的那個“弱者”,當父母處在一個負面的情緒狀态時,不管是焦慮還是驚恐、還是憤怒,如果父母缺少情緒覺察和管理的能力,孩子都很容易成為家庭中承接壞情緒的受害者。

長期受情緒暴力,是怎樣一種體驗?

兒童動畫“吼叫中的孩子”,玩偶媽媽一有情緒就對小玩偶大吼大叫,每一次都會把小玩偶震得支離破碎,頭飛到了空中,四肢飄落各地,身體挂在房頂……經過無數磨難,才能一塊一塊的零碎的身體重新複原。

我的幼年,因為長輩重男輕女,一直被脾氣暴躁的父親當出氣筒,小小年紀就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讨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以至于現在年過三旬了,有時候聽見父親的聲息,還會件反射的打寒顫。

曾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好父母的标準是什麼?

底下高贊回答中,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大人。

還是說這次期末考試吧!我兒子每一科成績都下降了,特别是國文成績,曆史新低!我沒辦法不焦慮、不難過,當我從他口中得知71分這分數時,也是差點一口氣沒上來,也想爆粗口。

可我在理智與心靈之間掙紮一番……四目相遇的那一刻,硬生生把嗓子眼的那些話噎了回來,平靜和他說:

“兒子,沒人喜歡摔倒,可摔倒幾回又能怎麼樣呢?這個71分确實出我所料,可那又怎麼樣呢?關鍵是你是否對自己的退步有清楚的認識,對不對?”

兒子沉默了幾秒,用力的點了點頭,憂色從他眉間漸漸退去。

我的态度和話語,總讓兒子有些意外、欣喜,但也能讓他發現我給他營造了自省的機會,那麼他也能夠承認自己的問題,将學着勇于面對問題,終究有能力糾正錯誤、逾越障礙。

當然,我的克制也收到好的回報。第三天,兒子就把試卷和練習冊錯題都做了分析、标注,并分類整理成錯題本,讓我檢查。我拒絕了檢查,而是說相信他。

教養孩子,就好比走鋼絲,一步走錯就會傷害一個小小的心靈;同樣,一個适當的鼓勵就可以讓他們在空中昂首闊步。

每時每刻,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有可能打斷他們的進步,讓他們裹足不前;也有可能讓他們感到振奮,對他們形成促進。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狀況,人有情緒是正常現象。

其實,隻要我們不再給它貼上‘好壞’的标簽,必然不會被種種瑣事困擾,為無謂的小事抓狂,那我們就和情緒和解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