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表揚沒有效果?那是你沒有掌握正确的表揚方法

表揚沒有效果?那是你沒有掌握正确的表揚方法

每個人都渴望被表揚

心理學家巴奴姆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在報紙上刊登廣告,聲稱自己是占星術家,能夠遙測每個不相識者的性格。廣而告之後,信件紛至沓來。這位心理學家根據讀者來信寄出了數百份遙測評語。

有二百多人回信感謝,稱贊他的遙測準确、十分靈驗。誰料心理學家寄出的竟是内容完全相同的标準答案:“您這個人非常需要得到别人的好評,希望被人喜歡和贊賞,不過并非每個人都如此對您;您想做成許多事情,身上蘊藏的潛力無窮,相比之下,已經發揮出的卻不多……”

任何一個人,渴望被肯定的心理需要都大大超過被否定的心理需要,因而肯定性評價才會使孩子獲得愉快的心理體驗,産生激勵作用。

表揚三步走

很多家長反映,自己家的孩子表揚根本沒有用,那是因為沒有掌握表揚的具體方法。如何表揚孩子才能事半功倍,這裡我分為三步走:陳述事實-表達感受-表達期望

陳述事實

當孩子有對的或好的行為時,家長需明确告訴他,什麼地方做對了,什麼行為值得肯定和欣賞。

不少家長表揚孩子時會采用“真棒”“好厲害”“真能幹”這些詞彙,這些詞彙當然有表揚的效果,但有兩方面不好的地方,第一:孩子并不清楚自己的哪些行為被表揚了,比如孩子主動去做家務,誇“真棒”和“很高興看到你整理玩具,這習慣真好,寶貝以後更要堅持”,你覺得哪句話能更有效果呢?第二:沒有具體事實的表揚會讓孩子感覺你在敷衍他,并沒有在意他的表現,那麼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不想表現不想獲得你的表揚了。

同時陳述事實時,家長要注意不要貶損孩子。比如“這次考了100分,看來你不笨”,這句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家長心裡原來是比較笨的孩子,那麼本來考100分可以提升自信心的,因為你說了句不笨,反而讓孩子産生了自我否定的心理。

表達感受

很多家長在表揚完孩子時,并不會提出自己的感受。那我們首先要了解到,孩子的行為一方面是渴望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希望看到父母的态度。是以當你對孩子的好行為感到高興或自豪時,一定要表達出這種感受。這是推動孩子前進的動力,會讓孩子繼續做下去。

表達期望

表達新的期望,也就是告訴孩子,隻要他繼續努力,他會做得更好。這裡不妨表達宏觀的期望,可籠統地說:“相信你會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體的要求。因為如果是具體的要求,孩子就認為父母對自己的目前行為還是不太滿意,進而産生壓力感,讓你的表揚大打折扣。

通過陳述事實-表達感受-表達期望這三步走,每一位家長的表揚都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好,我是小博,愛談一點兒青少年教育的内容,如果你需要這方面的内容,歡迎關注我,小博期待與你進行交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