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寶寶吃手需要制止嗎?寶貝三歲了還在吃手正常嗎?

對于寶寶的吃手行為,家長們總是焦慮萬分。

其實每隔幾天就會有家長留言詢問:寶貝吃手怎麼辦?寶寶吃手需要制止嗎?寶貝三歲了還在吃手正常嗎......諸如此類的問題。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關于孩子吃手的那些事兒。

寶寶吃手需要制止嗎?寶貝三歲了還在吃手正常嗎?

幾乎每一個孩子在4個月-1歲半期間都會經曆吃手的行為,因為孩子在來到這個世界時,對外界所有的事物都是好奇的。

可是孩子0-4個月嬰兒時期,更多的通過聽覺、觸覺、嗅覺來感覺這個世界,視覺會先從0-3個月感覺光與暗的不同,再到四個月左右感覺色彩的變化。

但是孩子需要對一個物品有更清晰的認知,那就一定要用自己的雙手觸摸與把玩。

寶寶吃手需要制止嗎?寶貝三歲了還在吃手正常嗎?

可是4個月的小寶寶手的發育還停留在握拳的階段,而孩子在哭鬧不止或者焦慮時,隻要家長把手放進寶貝嘴巴裡,寶貝能很快安靜下來,并且開始開心地吸吮自己的拳頭,好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

在此刻,孩子意識到了手的存在,并且用自己的嘴巴感覺到了外部世界的不同。

再接下來嘴巴對手開始不斷地探索,從吃拳頭,慢慢地到吃手指的過渡,而孩子的手也被嘴巴一點一點地喚醒,從握拳到五指張開拿物,再到手指的摳和捏,手逐漸靈活起來。

而這個手部發育的過程都離不開嘴巴對手的啟發。

因為0-2歲是孩子感覺運動發展的思維形成期,孩子一定要用自己的操作與把玩來實作對外部世界的認知與學習。

同時此階段也是孩子的出牙期,牙龈的癢痛也可以通過啃咬物品的方式來進行緩解。

寶貝不僅喜歡吃手,也會喜歡啃自己的腳丫子,隻是因為啃小腳丫太不友善了,是以才會更多的吃手。

而這一行為也是由于先天反射中覓食反射和吮吸反射的一種表現。

寶寶吃手需要制止嗎?寶貝三歲了還在吃手正常嗎?

寶貝不僅在用嘴巴探索外部世界,吮吸的過程還能帶給他們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哭鬧中的孩子隻要吃到手,情緒會很快安定下來。

孩子除了吃手還會對玩具産生豐富的探索。各種玩具也要啃一啃、被子也要舔一舔、衣服也要咬一咬。

因為啃咬的行為還滿足了孩子用嘴巴感覺光滑與粗糙、邊角與線條的不同刺激感,這也是孩子認識過程的産生。

寶寶吃手需要制止嗎?寶貝三歲了還在吃手正常嗎?

家長面對孩子吃手的行為也是各種招數齊上陣:全家總動員,看到吃手就阻止、給寶貝纏膠帶、抹辣椒水或者戴手套、甚至還有抹蒜水的。

我們需要做到的是:不阻止、不焦慮、為寶貝勤洗手、給玩具勤清洗和消毒,直徑小于3cm的顆粒物不要讓寶貝吃到嘴巴裡産生吞咽,保證寶貝的安全就可以了。

寶貝吃手的行為到了一歲半左右會逐漸消失,因為孩子的手對于生活中的探索會逐漸增多,注意力轉移到用手來探索玩具和遊戲上。

很多家長發現為什麼兩三歲的孩子還在吃手?一般持續吃手的原因分為以下幾種

01、寶貝太無聊了

當孩子沒有家人的互動陪伴,沒有遊戲來調動情緒和注意力時,就會感覺很無聊,這時就會想起來帶給他很多安全感的手了,然後就會把吃手當成安撫自己的一種方式。

是以面對這種情況,家長讓寶貝的手不停地動起來就好了。手指遊戲、積木搭建、拼插雪花片這些遊戲都可以讓寶貝雙手樂此不疲地動起來。

但是家長對于吃手這件事不要批評孩子,不要強化總提醒不讓孩子吃手,隻要孩子情緒興奮了,手指工作起來了,自然也就想不起來吃手了。

02、情緒低落了,哭的時候要吃手。

寶貝的玩具摔壞了,或者自己摔了一跤摔疼了時,内心便會很脆弱,同樣也會出現吃手的行為來安撫自己。

這時家長不需焦慮和制止,而是主動去抱抱寶貝,給他安全感,給孩子鼓勵,孩子的内心逐漸恢複狀态後,自然也就不吃手了。

03、睡覺前吃手,吃着手才能睡覺

寶貝在晚上睡覺前也會産生安全感不足的行為,孩子總要那個自己最親近的最信賴的人陪伴着才能安心入睡,如果孩子的内心愛的需求和親人的安全感不足的情況下同樣也會出現用吃手的方式讓自己放松,讓自己安定下來的行為。

是以家長需要做的仍然是給到寶貝更多的愛與安撫,比如睡前多擁抱寶寶、給寶貝講繪本,讓寶貝大腦放松,給寶貝全身做撫觸,讓寶貝心情愉悅的慢慢入睡。

當孩子還出現吃手行為時,家長可以選擇與寶貝握握手,或者讓寶貝抱着一個小玩偶進行入睡,逐漸過渡掉吃手的行為。

寶寶吃手需要制止嗎?寶貝三歲了還在吃手正常嗎?

如果過渡不好,孩子吃手的行為就會變得更加頻繁,甚至有的孩子已經把自己的大拇指吃出了繭子,四五歲慢慢變成了啃咬指甲的習慣,上學後還喜歡咬筆帽、甚至還會出現咬人行為。

這時家長不應隻是關注孩子讓不要吃手的行為,而是去思考孩子吃手背後的原因和内心的需求:

是因為孩子的不自信?無聊?缺乏安全感?還是已經将吃手成為了行為習慣?

在這裡給家長們推薦三本關于寶貝吃手的繪本,家長可以給寶貝閱讀。

《小鼹鼠吸手指》、《大拇指,真好吃》、《我不再吃手了》

但是無論何種原因,家長的不否定、不批評、不打罵是必須要嚴格遵守的育兒準則。

用耐心引導、高品質陪伴、戶外活動增加的方式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讓孩子内心更充實,更自信,吃手的行為便逐漸消失了。

也可以讓寶貝從故事中找到共鳴,慢慢過渡掉吃手的行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