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過年偷偷“假解鎖”?600位威馬EX5車主還在焦灼

春節期間,威馬EX5車主發現自己的車又被“動”了。

為什麼說“又”?

起因是,去年底威馬推出“迎新年使用者特優”活動,免費檢測并贈送200元京東卡。但被衆多車主發現,檢測後車輛續航裡程縮水,引發170多名車主給威馬發律師函。

據一手消息顯示,一個春節假期,車主維權群的規模從170名增長到600名,聯名律師函的群有242人,鎖電維權群377人,群主表示兩群部分人士有重疊。

那麼明面上遲遲沒有回應的威馬汽車,私底下到底做了什麼才火上澆油、再度引發衆怒?

何為假解鎖?

起初車主陳周認為,威馬EX5維權群的成員們有點疑神疑鬼了。

1月28日,春節前的最後一個工作日,開始相繼有人在群裡反映,他們的車疑似被“動”了。

過年偷偷“假解鎖”?600位威馬EX5車主還在焦灼

剛開始大家雲裡霧裡,直到大家發現,威馬官方修改了相關法律資訊。陳周意識到,并不是捕風捉影。

據車主提供的資料,威馬汽車增加了“我們可對您的車輛系統進行遠端更新或修改,而無須向您發出進一步通知或獲得您的同意。軟體更新或修改可能會影響甚至删除儲存于您車輛系統中的個人資訊。”

過年偷偷“假解鎖”?600位威馬EX5車主還在焦灼

“此條細則意味着他們可以跳過使用者OTA授權步驟,直接在背景修改與車輛行駛相關設定,這公然違反工信部關于車輛OTA更新的相關要求”,陳周表示,這一新條款徹底讓車主們寒了心。

不少威馬EX5的車主表示,春節期間大家的車相繼被“假解鎖”。

過年偷偷“假解鎖”?600位威馬EX5車主還在焦灼

根據威馬汽車EX5維權群的車友反映,近段時間遇到的狀況可概括為:在無人開啟車輛的前提下,車機系統被重置,車的動力感及能量回收力度完全變化。

之是以被車主稱“假解鎖”,關鍵在于車主們發現:

“威馬方面遠端更改車機後,資料顯示充電電壓上升,但續航并未得到提升。”

車主們懷疑,威馬此舉或意在清除此前偷偷鎖電痕迹,故而被稱之“假解鎖”。

“大規模遠端改車機顯示資料,也就是假解鎖,試圖銷毀證據,續航也沒有任何提升,”一位維權車主向鳳凰網汽車控訴。

一邊維權人翻倍,一邊歲月靜好

讓車主們憤怒的除了威馬汽車一面“裝睡”,一面搞桌面下的小動作,還有在社交媒體上捂嘴,扮“歲月靜好”。

過年偷偷“假解鎖”?600位威馬EX5車主還在焦灼

翻閱威馬汽車官方微網誌,展示内容都是春節系列活動或紅包互動。

威馬官方微網誌評論寥寥,維權群的車主們表示,他們希望能通過評論互動的方式表達訴求和想法,但是他們被官方拉黑了。

鳳凰網汽車試圖留言發現,在評論視窗的确顯示部落客“拉黑”、請“謹慎評論”等字樣。

車主們的訴求在一處的出口被堵,自會再去探索其他的方式或出口。

于是在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晖充滿過節情懷的的微網誌下,是威馬維權車主們的紮堆留言。

過年偷偷“假解鎖”?600位威馬EX5車主還在焦灼

評論裡有人放話“315見”,有人指摘官方“裝聾作啞”。

他們希望能夠正視老車主們的訴求,畢竟這些人當初多數是以盲訂的方式支援威馬的。

不過,車主們無奈告訴鳳凰網汽車,無論是律師函還是留言評論,他們都沒有得到回應,更沒有有效措施阻止手中的威馬變成“危馬”的可能性。

經銷商跟着倒黴

受傷的不止有車主,還有經銷商。

事件聲量擴大後,維權群召集到越來越多的車主,搜集到更多的案例和維權證據。

更重要的是,1月26日威馬汽車的官方經銷管道之一,北京達世行主動聯絡了威馬維權車主會談。為照顧到不能到會的車主,此次會談同時采取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座談長達一個小時有餘,北京達世行負責人當場緻電威馬汽車,傳遞了車主們的所有訴求,并承諾兩日内給答複。

威馬車主們向鳳凰網汽車提供了會談錄音,該負責人表示,通過北京達世行售賣的威馬汽車有近千餘輛,現在威馬汽車續航縮水事件發酵越來越厲害,他們也倍感壓力。畢竟很多威馬車主,購車和做車輛更新都是在達世行店内。

受該事件影響,達世行的銷量在明顯下滑,他們或許也将面對中消協和國家質檢總局的檢查。

多位車主表示,他們感謝北京達世行的積極溝通行為和橋梁作用,達世行的口碑也一直不錯,威馬的舉動無異于将達世行“架在火上烤”。

不過兩日後,他們并沒有等到來自威馬官方正式說法。

再之後,就是多位威馬車主所稱,“春節期間官方疑似不間斷地操作背景:遠端改車機顯示數字,遠端假解鎖,試圖銷毀證據,續航無任何提升。”

代理律師怎麼說?

陳周也是首批盲訂威馬車主,同時也是管理着2個共計600多人威馬汽車EX5維權群的群主。據他說,這兩個群有小部分人是重疊的。

陳周和威馬官方溝通的感受是:推脫與敷衍。

在曆經續航縮水、車門密封不嚴、為省電不敢開空調的遭遇後,陳周試過400、4S店等正常溝通方式,都未等到有效解決。甚至有次還因為身在外地,無法如約在威馬單方面規定的時間前往面談,而被判定為“不願配合”。

車主們反應,威馬汽車的政策是“按鬧配置設定”。

比如,有位會寫歌的車主,将自己的遭遇寫成《200塊就把我騙了》,在網絡上小火後,得到立馬解鎖的特殊待遇。

不過,這在大多數車主們看來,不算維權成功,因為“解鎖”隻是暫時緩解了部分裡程焦慮,治标不治本,甚至還埋下了無法預知的安全隐患。

過年偷偷“假解鎖”?600位威馬EX5車主還在焦灼

維權群是1月才成立的,直接原因如上文,威馬官方舉辦的“迎新年使用者特優”活動。被随機抽取的幸運使用者将獲贈全面車輛檢查和價值200元京東卡。“幸運使用者”随後發現,自己經過全面檢查的車輛出現明顯續航裡程縮水的現象。

而鎖電的原因大約與去年12月4天發生的3起起火燃燒事件有關。2021年12月20日,鄭州發生威馬EX5充電起火燃燒事故;22日、23日發生在海南的EX5起火。目前官方并未對以上起火事件做出回應。

不隻一位威馬EX5車主向鳳凰網汽車表示了他們的擔憂:如果不是由于電池很可能引起自燃,必須通過一定措施幹預的話,威馬不可能下決心去做熱管理或電池均衡,即偷偷“鎖電”。

他們普遍認為,這是威馬品牌通過損害客戶利益的方式,降低品牌自身風險,也從側面證明電池大機率是存在是安全風險或品質缺陷的。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豆世菡告訴鳳凰網汽車,受釋出律師函的173名威馬汽車使用者(現在維權人數已增加)的委托,已就汽車電池“鎖電”問題向威馬汽車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嚴正交涉。(律師函見附錄1)

豆世菡表示,據威馬使用者反應,經“鎖電”處理後的車輛技術性能顯著降低,不符合國标品質要求,低于工信部車輛申報參數。

在工信部申報的參數中威馬汽車EX5 400型号,電池容量約為53千瓦時,鎖電後電池容量大幅降低約為40多千瓦時。

如果使用者反應的事實屬實,威馬汽車為回避産品品質缺陷,采取“鎖電”即通過軟體大幅降低電池容量的方式來降低汽車安全風險,存在不告知消費者汽車真實情況,通過欺騙消費者更新汽車軟體等形式,降低汽車電池電量,以緩解或降低因汽車自身生産設計缺陷導緻的安全性事件發生機率的情形,威馬汽車或違反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和第二十條的規定,涉嫌侵犯使用者知情權且涉嫌存在欺詐行為。

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産品品質法》第四十條第二款規定,如果使用者反應的問題屬實,那麼威馬汽車應當積極承擔汽車召回、更換合格電池、提供解決方案等義務和責任。

基于此,聯名使用者要求“威馬汽車就鎖電行為公開向委托人道歉,另外積極主動與使用者溝通賠償事宜,明确賠償标注與實施方案,讓每個使用者都滿意。”

“總之,威馬汽車的行為對使用者構成了侵權,除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與隐私權,往深說,還有可能侵犯了消費者的個人資訊保護權利。因為電動汽車是一個多功能的資訊載體,裡面承載太多消費者的個人敏感資訊,比如指紋、人臉識别等。另外,财産權是一個比較籠統的說法。鎖電肯定涉及侵犯了财産方面的權利,但是具體侵犯了多少,具體得由法院或者是有關部門來判定”,豆世菡強調道。

專家怎麼說?

關于“鎖電”事件的幾個邏輯

2020年10月,也是因連續自燃事件,威馬汽車曾公開召回過1282輛車。

據公告資訊,召回原因是由于電芯供應商在生産過程中混入了雜質,導緻動力電池産生異常析锂。極端情況下可能導緻電芯短路,引發動力電池熱失控并産生起火風險,存在安全隐患。當時威馬汽車通過授權經銷商,為召回範圍内的車輛免費更換其他供應商提供電芯的動力電池包。

“但威馬汽車連續發生的幾起電池自燃事件真的不是電池或電芯品質問題嗎?”車主們有疑問。

汽車技術專家萬春雷告訴鳳凰網汽車,純電動汽車品質表現中對包括電池在内的三電系統依賴很重,電池的電力補充和供給是通過BMS電池管理系統統籌實作的,包括電機功率控制器電流大小頻率控制,電池充電功率控制、電芯電流電壓溫度監控等都最終會涉及到熱管理問題,所有電池自燃起火案例無一例外都與電池熱失控問題關聯,或因溫控系統設計性能不足引發電池熱失控,或因電池電芯各類原因短路熱失控,或因電池高倍率充放電過程中熱量聚積超限熱失控等等。

“任何OEM廠商都希望能将電動車的行駛裡程資料表現做得很漂亮,往往在初期,有些企業會将電池電力容量管理做得比較極限激進,以求達到電池在循環充電放電壽命周期内更持久且更高效的充放效果。快速充電,高能效供電長裡程驅動可實作純電動汽車更優秀的三電系統綜合能力表現,BMS對不同功率下快慢充階段性比例的控制,對電池最低電量及最高電量的控制,對充放電倍率的控制等等,皆需在高效率高性能和安全可靠之間找到技術應用的平衡點,但一旦超過電池熱管理系統安全備援範圍,或者電芯絕緣層擊穿産生正負極短路,熱量聚積超出電芯熱耐受極限,都将有可能導緻熱失控的局面,輕則發生系統安全預警保護,嚴重的則直接引發車輛自燃起火。”

基于已經發生的多例自燃事故,或針對批量性産品潛在的技術安全隐患,威馬如展開主動召回,優化三電系統中核心的BMS管理政策,采取有效技術措施提升三電系統安全權重,可起到控制或消除産品三電系統中相關的嚴重安全隐患的效果。

“續航縮水和鎖電事件表明電池技術還不成熟”,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産業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表示,威馬意圖通過鎖電避免熱失控、爆炸情況發生是可以了解的,雖然這種操作會帶來裡程縮短的負面效果。但有一點是需要注意的,做此措施前應跟車主聲明,做好溝通工作。

“絕不是隻拿走壓在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就行”

“鎖電是大家對續航長期不滿的導火索”,陳周表示,他的威馬EX5的續航裡程隻有一次跑到過300km,更多時候的都是280km左右。自元旦的那次所謂熱管理更新後,續航裡程便隻能達到180km,這還是在冬天忍着低溫沒開空調的前提下。

“還有更慘的車友續航最多直達160km,這與購車時宣傳的可達400km相差太多。其實大家是能夠了解一項新的技術,最初不夠完美,因為冬季氣溫低或其他各種因素緻使續航打8折是可以接受的,6折勉強。跌破50%就說不過去了。當量變引起質變,我們大家的要求絕不是讓威馬把壓在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拿走就行”,陳周如是說。

再比如,維權群中坐标天津的楊桦。EX5駕駛體驗達一年半,除窩火的續航問題,他還總結了幾個故障:EX5會在一定條件下刹車失靈(比如過坑時,必須預判提前減速);停在車庫時,反光鏡和車門會自發異響。

關于這點,楊華向400回報被指引到店檢查。起初店裡稱,是通病,換件要自費。不過在楊華向相關汽車品質網站投訴後,處理方式變了:三年質保免費更換。

有行業分析人士告訴鳳凰網汽車,粗糙的售後處理方式會使威馬在使用者紅利逐漸消退後處境艱難。“在使用者體驗至上的時代,如果不能圍繞使用者建構産品和服務,不尊重使用者,把其當韭菜,若在沒有技術能夠保證産品力的穩定性,品牌就已經壞了。”

公開資料顯示,威馬汽車EX5于2018年9月正式量産傳遞。2021年,威馬汽車累計傳遞4.4萬輛。橫向比較曾經的對手“蔚小理”,如今後三者年銷量皆破9萬,哪吒也有6.9萬。威馬早已掉落第一梯隊。

過年偷偷“假解鎖”?600位威馬EX5車主還在焦灼

(注:此文提及所有車主皆為化名,圖檔均由車主提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