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知習俗品美味|這些書伴你新年新氣象

新年新氣象,閱讀不打烊。雖然已經上班了,但傳統節日還在繼續,在我們的認知裡,春節要過完元宵才是一個完整的節日。喜慶依然繼續。知習俗品美味,這些書伴你新年新氣象!

美文美味在這裡嘗到生活

知習俗品美味|這些書伴你新年新氣象

《魚米之鄉》

扶霞·鄧洛普 著

英國美食作家扶霞愛上了江南和這裡卓絕的美食文化。扶霞曆時數年,出江河湖海,下村野田間,尋訪江南專業廚師、民間高手與鄉野農人,記錄下具有特色的菜肴與秘譜。

有常見的紅燒肉、鹽水鴨、叫花雞、龍井蝦仁、響油鳝絲,有道地的紹興醉雞、鎮江水晶肴肉、冰糖元蹄、素蟹粉,複雜具有挑戰性的八寶葫蘆鴨、松鼠魚、三絲卷……還原淡雅溫和的江南本味。

150餘道經典食譜,108種常備配料,24種烹饪技法,精巧雅緻、包容平和,傳統精髓被不動聲色地安放于飲食文化和曆史之中。

知習俗品美味|這些書伴你新年新氣象

《川菜》

第二本也是扶霞的作品呢。她癡迷中國美食,千裡迢迢來到四川,潛心研究川菜的起源、發展與烹饪技法。

從熟悉的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夫妻肺片、水煮牛肉,到當地才能吃到的自貢小煎雞、橋頭一嫩、活水豆花、峨眉豆腐腦、蛋烘糕;從鍋碗瓢盆、烹饪手法,到配料香料、料理竅門……在家吃自己做的川菜才是真的“安逸”。

56技法,200佳肴,在這裡嘗到生活。

知習俗品美味|這些書伴你新年新氣象

《風味人間》

陳曉卿、陳立 著

《風味人間》是紀錄片《風味人間》授權圖書。作者陳曉卿與團隊遍尋全球奇絕美食,講述了8類食材和70個美食與人的溫暖故事,字裡行間帶讀者閱盡生活滋味。

說到《風味人間》,還有一人也功不可沒,他是《風味人間》總顧問——陳立。陳立教授是真正的“識食物者”,寫美食,講故事,看曆史,說文化,談人生,書中既有古今中外的飲食文化、天南海北的俚俗掌故,又有關于故鄉、土地、人情和生活的真味。

了解傳統節日,了解中華文明

知習俗品美味|這些書伴你新年新氣象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

司南、劉大為、朱成梁等 著

《中國傳統節日故事》總共收錄了8個不可不知的民間故事,由多位國畫大師聯袂打造,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同時,書中文字經過反複打磨,朗朗上口,富有童趣。每本書的結尾附有對應傳統節日的有趣的習俗。孩子聽完故事,還可以更進一步的了解中國的節日,感受傳統之美。

精心打造的這樣一套傳統節日故事,旨在讓孩子們了解自己的傳統節日,了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領略先民深邃的智慧。

知習俗品美味|這些書伴你新年新氣象

《二十四節氣志》

宋英傑 著

幾千年的節氣文化,在今天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麼“熬過了冬天,卻差點兒凍死在春天”?大寒、小寒誰更寒?大暑、小暑誰更熱?50年來,中國人名的變化竟然跟天氣息息相關?為什麼實際溫度是30攝氏度,體感溫度卻超過40攝氏度?馮骥才為何說“女人的孩提記憶散布在四季,男人的童年往事大多在夏天”?

時光律動,草木枯榮,《二十四節氣志》,為你講述節氣文化在這個時代的“未完待續”。

知習俗品美味|這些書伴你新年新氣象

《中國風俗叢談》

齊如山 著

作者認為,中國風俗之美,讓人感念。從前教育遠不及現在之普遍,法律更不及現在之嚴密,但風俗保持着勤儉、樸厚、信實等等。本書帶你體味中國風俗裡的仁義和溫情。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孫珺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孫珺

視訊/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孫珺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劉麗琴

繼續閱讀